“无条件”现金补助:新加坡社会支持模式的新探索

2025年04月22日   •   855次阅读

新加坡社会长期秉持精英主义和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公共福利体系中的有条件援助一直是其显著特征。然而,近年来一些创新社会援助项目的成果表明,新加坡开始突破现状,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支持模式。

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新加坡非政府组织AWWA(原称“亚洲妇女福利协会”)试行了“家庭赋能计划”(Family Empowerment Programme, FEP)。该计划采用“无条件”现金补助形式,与政府政策和社会服务中常见的有条件财政支持模式截然不同。具体而言,该计划为75个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每月300至550新元的现金补贴,补贴金额依家庭人数而异,总共持续18个月,受助家庭可自主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为评估该计划的影响,AWWA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于2024年发布了调研报告。

现在,为进一步探讨该项目的成果、优势和挑战,以及无条件支持是否能为减贫和收入保障提供长期的解决方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NUS LKYSPP) 社会包容项目 (Social Inclusion Project, SIP) 组织了一场公开小组讨论。此次讨论由南洋理工大学教务长讲席教授(社会学)兼社会不平等研究中心主任张优远 (Teo You Yenn) 副教授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AWWA的影响与评估负责人Prassanna Raman博士、全欣社会服务 (Allkin) 战略与转型部门主管Ng Bee Leng以及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个案研究组、社会包容项目高级研究员兼主任黄国和 (Ng Kok Hoe) 博士。

创新的社会补助模式

“家庭赋能计划”的实地调研涉及两组家庭:一组是接受现金补助的75个家庭(实验组)和未接受现金补助的95个家庭(对照组)。研究团队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调查,评估现金补助对两组家庭生活的影响差异。

Raman博士介绍,该计划秉持“尊重受助者的能动性和自主权,承认他们是自己生活的专家”这一理念,旨在从根本上为受助者提供帮助。

这种无条件援助方式与新加坡现有的有条件计划(如就业入息补助计划)有着本质区别。此前计划中,受助者必须有工作才能获得补助,且补助金额的60%会存入中央公积金 (Central Provident Fund, CPF) 账户,只有达到最低提取年龄才能使用。

“家庭赋能计划”成效显著

“家庭赋能计划”试点成效显著,受助者生活的多个维度均得到明显改善。Raman博士分享了AWWA的调研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定性发现是:“在试验开始六个月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就有了明显改善。”

许多参与者表示,现金补助减轻了他们的焦虑,让他们能够将精力从眼前需求中解放出来,专注于长期规划。调研还观察到的一个关键的行为变化,那就是受助者的就医意愿大大增强。此前,不少人因经济拮据而推迟或避免就医,如今实验组的参与者表示会积极为自己和家人寻求医疗服务,这种转变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Raman博士指出,在试点过程中,参与者的压力水平大幅降低,他们普遍感叹“现在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在试验进行到第18个月时,实验组中60%的人在心理评估中被判定为状态良好,而对照组这一比例仅为36%。

除了改善心理健康情况,“家庭赋能计划”也对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现金补助为家庭提供了急需的“心理带宽”,使他们有能力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报告显示,这些工作在质量(技能匹配度、自主性和任务自由裁量权、培训/学习/结构化晋升机会)、福利(如公积金缴纳、年假规定等)和安全性(更多永久合同而非临时合同或零工)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更高质量的工作也有助于提高长期员工在稳定、有保障职位上的留任率。

此外,调研还发现,女性尤其受益于“家庭赋能计划”,因为她们通常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补贴为她们提供了一些独立决策的机会,减少了对他们人经济支持的依赖。

参与者“Angie”就是一个例子,她表示这种新补助方法增强了她管理财务的信心和经济独立性,进而改善了她的人际关系。

总体而言,无条件补助计划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赋予受助者更多的自主权,从而增加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Ng Bee Leng也认同“家庭赋能计划”赋予了参与者尊严、控制权和自主权,并重申:“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而这个计划正是以认可家庭和父母的自主权,以及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环境多样性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其他补贴形式的“起跑道”

“家庭赋能计划”被定位为一项过渡措施,家庭在享受其他有条件补助时,也能借助该计划获得稳定支持,从而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讨论中,黄国和博士指出,除了上述优势外,“家庭赋能计划”还挑战了“有工作总比失业好”这种传统观念。他认为:“社会援助不足可能会造成一批人群被迫接受短期、低薪工作,并陷入经济不稳定的循环中。如果人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度过难关,不必一有工作机会就急于接受,他们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份稳定且薪资体面的工作,从而获得长期保障。

长期赋能的意义

“家庭赋能计划”为政策制定者如何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社会提供了进步的范例。这首先要打破对低收入家庭如何使用财政援助服务的错误假设。

鉴于“家庭赋能计划”的成功,淡马锡信托基金会 (Temasek Trust) 将给予支持,助力其启动下一阶段的计划——“家庭赋能计划2”。第二阶段计划将优化补助资格标准、目标群体、现金补助金额及持续时间等关键要素,为家庭提供更精准的支持。同时,还将在无条件现金补助基础上,引入更全面的服务,以应对更深层次的系统性挑战。这些转变都是对参与者反馈的回应,他们表示在照护、慢性健康管理、特殊教育、辅导、育儿及同伴联系等方面需要更多支持。

总而言之,“家庭赋能计划”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有效解决不平等、社会分化及公民身份概念演变等问题。而与此同时,确保项目管理者及其团队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也是政策制定者需关注的核心问题。

文章来源:Global-is-Asian,2025年3月12日,星期三

作者:Global-Is-Asian Staff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1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