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新加坡6个康复者分享:打过疫苗感染新冠不可怕,几乎没感觉

2021年10月14日   •   5万次阅读

随着感染人数变多,很多确诊者也出来分享自己的经历。

据部分康复者说,新冠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新加坡近期确诊患者分享经历:

感染新冠不那么可怕

新冠到底可不可怕,感染过的人最有话语权。

今天分享几个已经打完疫苗的患者经历,看看确诊新冠病毒到底是个什么体验。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翁医生

作为一名医生,我治疗病人并帮助他们康复。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不会生病跟感染 新冠,尤其是在最近社区病例增加的情况下。

我已经打完2针疫苗,但在上周初,我感染了。

周一晚上(9月27日),当天我刚回到家打算准备晚饭,但我感觉到自己有类似流感症状,包括流鼻涕和轻微发烧。我觉得不对劲,因为我和我全家人在过去2年里都没有生病——通过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流感几乎没中过。

所以,我注意到这些类似流感症状出现后,就迅速将自己与家人隔离开来。这种意识或可以让我免于感染家人和其他人。当天晚上我就做了抗原快速检测(ART),但最初的结果是阴性的。

该医生的社交媒体

可是到了后半夜,流感症状恶化,我不得不吃药(扑热息痛)来让发烧症状好转。我起床后就给医院打电话,取消了一整天的病人预约。早上我就待在家里休息,多喝水。到下午晚一点赶在附近全科诊所关门前去看病,这样我就是最后一个病人,不会感染求医者。

而之后,我又做了一次抗原快速检测,这回ART呈阳性。但我还在等结果,因为我还有一个核酸拭子检测( PCR) 结果要等到隔天早上出炉。

于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早上结果出来,证实了阳性感染。

跟一般流感发作相比,打完疫苗感染新冠以后,发烧持续时间要多出3 倍,但症状通常较轻。我的症状主要是干咳、流鼻涕,持续约2 天才解决。且退烧后恢复顺利,无异常。

来源:该医生的社交媒体

所以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我不接种疫苗,我肯定会在更长的时间内病情加重。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最具传染性的阶段是在我发烧的那3天半,那会病毒载量可能最高。因此,个人意识和责任是极其重要的。

最后,这名确诊医生庆幸他自己迅速隔离,没有传染其他人。 然而他的15岁女儿,同样也是打完2针疫苗,之后做了新冠检测也呈阳性,被确诊。好在是没有症状,但他女儿的班级都被影响到放缺席假。据医生自己透露,女儿或是被自己传染的。

关于这个医生,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样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本地医护人员都得定期检测,但上述医生因为做新冠检测非常痛,据说捅到鼻子流血,就没有例行做检测。

而9月28日他检测阳性后,这个事情才被曝出来。而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的大boss,IHH集团就撤销了该医生的职业执照。

84岁小贩中心摊贩,吴阿婆

“我打完2针疫苗了,中了新冠病毒,不过我没事,我不怕。”

我今年84岁了,当时是巴刹内隔壁小贩确诊,然后我就收到通知说我得隔离。之后当局就一直上门找我了,看我有没有在家。还给我那个新冠自助检测仪,让我一天测3次。我自己做测试第一次阴性,第二次再做就2条线,知道这次是真的中了。

然后我就给我儿子打电话,儿子就给卫生部打电话,卫生部又给我打电话说要送我去医院。不过我自己没有什么症状,没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我住院期间,我儿子也给我打电话问情况怎么样。我就感觉都挺正常的,就是有点无聊,在医院很闷。

这位老人是在8月13日的时候被感染的。她具体在医院待了多久没有透露,她的儿子说当时听到母亲确诊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还好已经打了疫苗。 从采访视频来看,吴阿婆的状态很好。可能是老人到84岁都还有在自己做生意,常走动,身体素质好一点有关。

53岁交通行业职员,杜先生

当我发现我确诊的时候,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人比较多。不过我自己有一点担心,因为有哮喘病。确诊的时候卫生部就给我自己做选择, 看是要在家隔离还是要去医院隔离,然后我自己感觉情况不严重,就有一点发烧、喉咙痛,还有全身酸痛,然后我就选在家隔离好了。想着医院还是留给那些重症的人。

我家里还有老婆跟2个孩子,他们都打完疫苗了,所以就没怎么太担心。就如果有接触就马上洗手液消毒。我自己每天都会量体温跟测血氧两三次,到第10天我就感觉差不多了,检测也阴性。现在身体感觉跟以前相比没什么两样。

这位安哥是在9月17日的时候被感染的。他觉得自己病情不重,跟疫苗有很大关系。

59岁理工学院讲师,蔡老师

讲真,我知道自己确诊以后,非常惊讶。因为我感觉很正常,没什么事情。甚至连流鼻涕、咳嗽的流感症状都没有。然后在家康复也觉得跟平时没什么不一样。所以我自己感觉,对于那些没症状或者轻症的人来说,在家康复确实是不错。

52岁女秘书,符女士

我是在9月15日的时候被感染的,当时早上就突然开始流鼻涕,我没当一回事。不过我女儿劝我去看医生,同时当天早上就开始跟我保持距离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的饭菜也是分开吃的。那天晚上我就开始觉得喉咙痒,然后就咳嗽。

隔天早上我去做检测,知道自己抗原快速检测结果阳性后,就马上在家也戴口罩了,然后收拾一下东西到房间隔离。好在两个孩子也很机智,马上给家里消毒一遍,包括厨房用具、地板、电话,还有门的把手。我当时其实也不是很懂在家康复怎么个流程,都是上卫生部官网去学着做的。

据这个符女士的情况,因为警惕性很高,消毒做到位,最后她的一双儿女是没有被传染病毒的。

副销售经理,杨女士一家六口确诊

来源:todayonline

我今年45岁。跟老公、两个孩子、家翁家婆住一起。我们一家的情况是这样:81岁和75的家翁与家婆在9月17日出现症状,当天确诊;我女儿18日确诊,之后我、老公和儿子19日做抗原快速检测,结果阳性,20日确诊。虽然我们全家都已经打完2针疫苗,可是所有人都还是有症状,比如伤风、咳嗽和感冒。我家翁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他有出现缺氧的症状,就送医院治疗了。当时家翁在ICU病房住了2天,但因为我们都需要在家隔离,所以没人去探望他。10天后他出院,我们也没有办法接他回来。但我觉得我的家翁很幸运,还好有给他和家婆两人注册接种疫苗,不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另外,全家刚开始确诊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要做什么。还好家里事先已有准备好温度计、血氧仪和退烧药,也买了很多自助检测仪,才不会在确诊后手忙脚乱。我自己的症状比较轻,在居家康复的十天里还有能力照顾家人的起居饮食,包括帮他们测量体温和血氧,以及包办每日两餐,一餐会叫外卖。

杨女士一家觉得感染病毒后的身体情况会如何,主要还是看个人体质。 一开始她觉得很害怕,但之后发现其实就跟普通流感一样。她女儿也觉得“没有想像中的恐怖”。

来源:SCMP

另外,也有个别医生分享她的看诊经历,以下是发生在新山的

医生分享新冠患者看诊经历

【新冠肺炎看诊个案分享】⁣

这位新冠肺炎确诊者在9月22日第一次看诊。当时她已经确诊第10天,虽然已经第10天,她的感染症状还是很明显,看诊时的症状有严重的鼻子塞,呼吸不畅,疲倦乏力,夜间多痰,睡眠不佳,舌头白偏腻。

10天前确诊时CT值是34。按常理来说,CT值34是属于传播率已经不高,隔离10天后基本上可以预测病毒应该Not detected。奇怪的是,他在确诊第12天后再次检测PCR,一心抱着可以剪手环的心态,谁知道CT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至26。CT值下降意味着病毒载量上升,病毒的传播率也上升。当时他非常紧张和难过,再次看诊问我要如何让CT值转成阴性。⁣

3天后所有症状明显改善,特别是鼻子塞和呼吸顺畅许多,5天后她再次做一次新冠核酸检测,这时PCR检测结果已经是阴性,Not detected病毒了。当时她开心得不得了,第一时间向我报喜,马上发了她的报告给我看。

*以上来自fb@TCM Kau

综合上述确诊者的经历来看,感染新冠以后最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1)身体感觉一切照常,对生活没影响

2)有轻微的流感症状,如流鼻涕,咳嗽;严重一点会发烧

3)重症情况如吸氧,需要住院

且因为个人体质不一样,出现症状的人可能3天恢复,长的也有5天,10天就好了。

来源:SCMP

这边椰子也列出几个症状,是官方认为检测阳性以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严重情况:

1)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以及缺氧的症状

2)有出现胸痛的类似症状,需要特别注意

3)也有可能会出现:意识混乱,昏沉的情况,尤其是如果高龄老人以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要紧急就医

所以,新冠可不可怕因人而异:

没打过疫苗感染新冠,重症风险高,可怕;

打完疫苗,体质好的人感染新冠,不可怕;

打完疫苗,体质不好的人感染新冠,不怕也会担心

也别说新冠不可怕,就能敢敢去感染。

毕竟个人体质决定感染后的命运

“拜托!不是你轻症就意味着剩下的全部人都会有类似经历!就跟你抽烟能活到70岁但也不证明吸烟对所有人健康。”

欧洲最新研究:

非重症新冠患者也有可能血栓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一样,不是你OK,应在我身上也万事大吉。 近期欧洲最新研究发现(此研究还需进一步讨论,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感染新冠以后,即便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致命的静脉血栓栓塞(VTE)。

1/2
下一页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