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感染人數變多,很多確診者也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歷。
據部分康復者說,新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新加坡近期確診患者分享經歷:
感染新冠不那麼可怕
新冠到底可不可怕,感染過的人最有話語權。
今天分享幾個已經打完疫苗的患者經歷,看看確診新冠病毒到底是個什麼體驗。
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翁醫生
作為一名醫生,我治療病人並幫助他們康復。但這並不意味著醫生就不會生病跟感染 新冠,尤其是在最近社區病例增加的情況下。
我已經打完2針疫苗,但在上周初,我感染了。
周一晚上(9月27日),當天我剛回到家打算準備晚飯,但我感覺到自己有類似流感症狀,包括流鼻涕和輕微發燒。我覺得不對勁,因為我和我全家人在過去2年里都沒有生病——通過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流感幾乎沒中過。
所以,我注意到這些類似流感症狀出現後,就迅速將自己與家人隔離開來。這種意識或可以讓我免於感染家人和其他人。當天晚上我就做了抗原快速檢測(ART),但最初的結果是陰性的。

該醫生的社交媒體
可是到了後半夜,流感症狀惡化,我不得不吃藥(撲熱息痛)來讓發燒症狀好轉。我起床後就給醫院打電話,取消了一整天的病人預約。早上我就待在家裡休息,多喝水。到下午晚一點趕在附近全科診所關門前去看病,這樣我就是最後一個病人,不會感染求醫者。
而之後,我又做了一次抗原快速檢測,這回ART呈陽性。但我還在等結果,因為我還有一個核酸拭子檢測( PCR) 結果要等到隔天早上出爐。
於是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天早上結果出來,證實了陽性感染。
跟一般流感發作相比,打完疫苗感染新冠以後,發燒持續時間要多出3 倍,但症狀通常較輕。我的症狀主要是乾咳、流鼻涕,持續約2 天才解決。且退燒後恢復順利,無異常。

來源:該醫生的社交媒體
所以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我不接種疫苗,我肯定會在更長的時間內病情加重。同時我也認為自己最具傳染性的階段是在我發燒的那3天半,那會病毒載量可能最高。因此,個人意識和責任是極其重要的。
最後,這名確診醫生慶幸他自己迅速隔離,沒有傳染其他人。 然而他的15歲女兒,同樣也是打完2針疫苗,之後做了新冠檢測也呈陽性,被確診。好在是沒有症狀,但他女兒的班級都被影響到放缺席假。據醫生自己透露,女兒或是被自己傳染的。
關於這個醫生,值得一提的還有這樣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本地醫護人員都得定期檢測,但上述醫生因為做新冠檢測非常痛,據說捅到鼻子流血,就沒有例行做檢測。
而9月28日他檢測陽性後,這個事情才被曝出來。而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的大boss,IHH集團就撤銷了該醫生的職業執照。
84歲小販中心攤販,吳阿婆
「我打完2針疫苗了,中了新冠病毒,不過我沒事,我不怕。」

我今年84歲了,當時是巴剎內隔壁小販確診,然後我就收到通知說我得隔離。之後當局就一直上門找我了,看我有沒有在家。還給我那個新冠自助檢測儀,讓我一天測3次。我自己做測試第一次陰性,第二次再做就2條線,知道這次是真的中了。
然後我就給我兒子打電話,兒子就給衛生部打電話,衛生部又給我打電話說要送我去醫院。不過我自己沒有什麼症狀,沒感覺到有什麼不舒服。我住院期間,我兒子也給我打電話問情況怎麼樣。我就感覺都挺正常的,就是有點無聊,在醫院很悶。
這位老人是在8月13日的時候被感染的。她具體在醫院待了多久沒有透露,她的兒子說當時聽到母親確診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還好已經打了疫苗。 從採訪視頻來看,吳阿婆的狀態很好。可能是老人到84歲都還有在自己做生意,常走動,身體素質好一點有關。
53歲交通行業職員,杜先生

當我發現我確診的時候,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的人比較多。不過我自己有一點擔心,因為有哮喘病。確診的時候衛生部就給我自己做選擇, 看是要在家隔離還是要去醫院隔離,然後我自己感覺情況不嚴重,就有一點發燒、喉嚨痛,還有全身酸痛,然後我就選在家隔離好了。想著醫院還是留給那些重症的人。
我家裡還有老婆跟2個孩子,他們都打完疫苗了,所以就沒怎麼太擔心。就如果有接觸就馬上洗手液消毒。我自己每天都會量體溫跟測血氧兩三次,到第10天我就感覺差不多了,檢測也陰性。現在身體感覺跟以前相比沒什麼兩樣。
這位安哥是在9月17日的時候被感染的。他覺得自己病情不重,跟疫苗有很大關係。
59歲理工學院講師,蔡老師

講真,我知道自己確診以後,非常驚訝。因為我感覺很正常,沒什麼事情。甚至連流鼻涕、咳嗽的流感症狀都沒有。然後在家康復也覺得跟平時沒什麼不一樣。所以我自己感覺,對於那些沒症狀或者輕症的人來說,在家康復確實是不錯。
52歲女秘書,符女士

我是在9月15日的時候被感染的,當時早上就突然開始流鼻涕,我沒當一回事。不過我女兒勸我去看醫生,同時當天早上就開始跟我保持距離了,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們的飯菜也是分開吃的。那天晚上我就開始覺得喉嚨癢,然後就咳嗽。
隔天早上我去做檢測,知道自己抗原快速檢測結果陽性後,就馬上在家也戴口罩了,然後收拾一下東西到房間隔離。好在兩個孩子也很機智,馬上給家裡消毒一遍,包括廚房用具、地板、電話,還有門的把手。我當時其實也不是很懂在家康復怎麼個流程,都是上衛生部官網去學著做的。
據這個符女士的情況,因為警惕性很高,消毒做到位,最後她的一雙兒女是沒有被傳染病毒的。
副銷售經理,楊女士一家六口確診

來源:todayonline
我今年45歲。跟老公、兩個孩子、家翁家婆住一起。我們一家的情況是這樣:81歲和75的家翁與家婆在9月17日出現症狀,當天確診;我女兒18日確診,之後我、老公和兒子19日做抗原快速檢測,結果陽性,20日確診。雖然我們全家都已經打完2針疫苗,可是所有人都還是有症狀,比如傷風、咳嗽和感冒。我家翁可能是因為年紀太大,他有出現缺氧的症狀,就送醫院治療了。當時家翁在ICU病房住了2天,但因為我們都需要在家隔離,所以沒人去探望他。10天後他出院,我們也沒有辦法接他回來。但我覺得我的家翁很幸運,還好有給他和家婆兩人註冊接種疫苗,不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另外,全家剛開始確診的時候,簡直就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要做什麼。還好家裡事先已有準備好溫度計、血氧儀和退燒藥,也買了很多自助檢測儀,才不會在確診後手忙腳亂。我自己的症狀比較輕,在居家康復的十天裡還有能力照顧家人的起居飲食,包括幫他們測量體溫和血氧,以及包辦每日兩餐,一餐會叫外賣。
楊女士一家覺得感染病毒後的身體情況會如何,主要還是看個人體質。 一開始她覺得很害怕,但之後發現其實就跟普通流感一樣。她女兒也覺得「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來源:SCMP
另外,也有個別醫生分享她的看診經歷,以下是發生在新山的
醫生分享新冠患者看診經歷
【新冠肺炎看診個案分享】
這位新冠肺炎確診者在9月22日第一次看診。當時她已經確診第10天,雖然已經第10天,她的感染症狀還是很明顯,看診時的症狀有嚴重的鼻子塞,呼吸不暢,疲倦乏力,夜間多痰,睡眠不佳,舌頭白偏膩。
10天前確診時CT值是34。按常理來說,CT值34是屬於傳播率已經不高,隔離10天後基本上可以預測病毒應該Not detected。奇怪的是,他在確診第12天後再次檢測PCR,一心抱著可以剪手環的心態,誰知道CT值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至26。CT值下降意味著病毒載量上升,病毒的傳播率也上升。當時他非常緊張和難過,再次看診問我要如何讓CT值轉成陰性。
3天後所有症狀明顯改善,特別是鼻子塞和呼吸順暢許多,5天後她再次做一次新冠核酸檢測,這時PCR檢測結果已經是陰性,Not detected病毒了。當時她開心得不得了,第一時間向我報喜,馬上發了她的報告給我看。
*以上來自fb@TCM Kau
綜合上述確診者的經歷來看,感染新冠以後最常見的有三種情況:
1)身體感覺一切照常,對生活沒影響
2)有輕微的流感症狀,如流鼻涕,咳嗽;嚴重一點會發燒
3)重症情況如吸氧,需要住院
且因為個人體質不一樣,出現症狀的人可能3天恢復,長的也有5天,10天就好了。

來源:SCMP
這邊椰子也列出幾個症狀,是官方認為檢測陽性以後,需要特別注意的嚴重情況:
1)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以及缺氧的症狀
2)有出現胸痛的類似症狀,需要特別注意
3)也有可能會出現:意識混亂,昏沉的情況,尤其是如果高齡老人以及沒有接種疫苗的人,要緊急就醫
所以,新冠可不可怕因人而異:
沒打過疫苗感染新冠,重症風險高,可怕;
打完疫苗,體質好的人感染新冠,不可怕;
打完疫苗,體質不好的人感染新冠,不怕也會擔心

也別說新冠不可怕,就能敢敢去感染。
畢竟個人體質決定感染後的命運
「拜託!不是你輕症就意味著剩下的全部人都會有類似經歷!就跟你抽菸能活到70歲但也不證明吸菸對所有人健康。」

歐洲最新研究:
非重症新冠患者也有可能血栓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一樣,不是你OK,應在我身上也萬事大吉。 近期歐洲最新研究發現(此研究還需進一步討論,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感染新冠以後,即便病情不嚴重的患者也可能出現致命的靜脈血栓栓塞(V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