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极度压抑,简直是要疯掉的。”
我跟MyCK公司大老板洪振群兄同是怡和轩会员,而且经常在一些社会活动上偶遇。但是,一直到前不久在喜阅书友会活动上,跟他做了一次访谈,听到他说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喜阅书友会与洪振群合影)
要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洪振群是社会名流、成功企业家、公益达人,捐出去的钱是千万新元的级别。他竟然有过“极度压抑,简直是要疯掉”的时候?

(洪振群与陈庆炎总统合影。下图是他获颁的各类国庆奖章和圣约翰救伤队奖章)
其实,洪振群经历过“三落三起”,这种困境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有些人一次都经受不起,但他熬过来了。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些品质。这些品质,也同样出现在历代社会贤达身上。可以说,在这两百年来的不同历史阶段,正是这些品质不断引领、推动新加坡突破看似无望的困境,排除万难,屡创高峰。
出身寒微,长袖善舞
洪振群的父亲洪才润年轻时,在老家潮安经营百货商铺。时值1949年,时局动荡,百业惨淡。洪才润见商铺生意惨淡,于是变卖产业,咬紧牙关,追随父辈下南洋闯一闯。
他先后在火炭店、干粮店帮忙,后来,白天到巴刹摆地摊,晚上到流动市场做生意。洪振群等几个兄弟,当时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去帮忙。

(新加坡七十年代的地摊。图源:NAS)
洪振群说,每天黎明时分,就跟弟弟结伴从阿裕尼赶搭德士,到全岛不同地点的巴刹“摆地摊,喊lelong,走地牛”。
【编注:“lelong”,马来语,“吆喝叫卖”之意;“走地牛”,新加坡本地闽南语,“躲避城管稽查员”之意】
甚至在入伍之前,洪振群就自立门户,跟大哥、弟弟各自摆摊,清晨天还没亮就跑去巴刹抢好位置,晚上则跑夜市,跑遍了金吉、芽笼、中峇鲁、大巴窑等巴刹和巷子。他14岁的时候还被稽查员抓住,控上法庭,货物充公,罚款150元。
跟我小时候一样,洪振群当时住在一房式组屋,面积很小,大概25平米,但他家人口比我家多了一倍,他曾祖母加上父母,还有兄弟五人、两个妹妹,一共九人挤在一起,组屋里还堆满了摆地摊的货物,完全没有温习功课的空间。

(洪振群在光华学校的成绩册,上面写了“读书懒惰”)
洪振群当时好动、好玩,运动样样精通,尤其在中学时期,曾得到多类运动的冠军。学习倒是不用心,小学四年级成绩册上还被标注了“读书懒惰”四字评语,但是他心算好,所以数学经常拿高分。
洪振群后来回忆,少年时期练就的好体魄,让他后来有体力面对异常的磨难;心算好,对他长大后做生意有很大的帮助。无论如何,后来由于教育制度改革,英文跟不上,他经常旷课,在德明念中三时索性辍学,开始出来做生意。

由于洪家大哥“毛巾大王”洪振钿口才过人,谈吐幽默,推销手法灵活,以礼待客,“洪家军”摆地摊生意十分红火,1973年就赚到了第一桶金,搬离组屋,以月租1800元租下排屋,既住宿,也存货。
到了1978年,洪家军告别摆地摊模式,进入商店经营百货,称为“双鱼”。到了八十年代,就在全岛开了好几家连锁店,包括至今仍为人所熟知的双鱼牛车水店。

(意气风发的洪振群,在双鱼的丹戎加东门店。图源:洪振群)
数钱数到手指抽筋
当时,牛车水店人潮汹涌,全年营业364天半,就只有大年初一放半天假,每天收入可达10万元。洪振群回忆说,员工数钱数到手指抽筋甚至破皮,连门口的两台投币电话每月都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当年的双鱼牛车水旗舰店。图源:洪振群)
1989年,双鱼开了乌节路门店,一时风光无双。从1986年到1993年,双鱼集团每年盈余高达千万元。要知道,那个年代,在新镇的一套四房式组屋也才四五万元。
经历双鱼破产风波之后,1997年5月,洪振群独立创业,成立CK百货,仍然从事百货零售,很快就达到月销售50万元,一年内就开了三家门店。

到了1998年10月,重新拿回牛车水一楼地面层店面,设为MyCK旗舰店,并且从原本的时装零售拓展到洗浴用品零售。三年后,甚至把地下层也租了下来,生意非常红火,赶上了实体店零售辉煌的末班车。

(牛车水“MyCK”旗舰店。图源:许振义)
开店快 装修快 排货快
再往后,洪振群进入了“开店快、装修快、排货快”的三快模式,往往从拿店、装修到排货,只花10天时间,马上投入营业。同时,他开始投资购店面。洪振群笑称,这是“三头赚”的模式,即一边做百货零售赚钱,一边投资买店面,挣产业升值的钱,一边不用怕业主涨租金,而且可以把原本租店的钱省下来。
洪振群着眼地点好的店面,宁可出偏高的价格,迅速拿下。这么一来,他首先省下讨价还价的时间,可以迅速开业,其次,只要见到有好地点的产业,房屋经纪都愿意第一时间去找他。最高峰时,洪振群买过40个产业。

洪振群长袖善舞的一个因素是他对市场保持高度敏锐。例如从泰国平行进口黑人牙膏,MyCK售价至少比市价低两成;引进自己订制的蕾丝花边内裤,价廉物美,风靡一时;他利用薄利多销的策略,以超薄的利润压低某一商品的价格,引来人潮,炒热场子,间接带动了MyCK其他商品的销售。
百折不挠,三落三起
其实,洪振群给我最大的震撼和感动,并不是他在商场上的成功,而是他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虽三次坠入深渊,却每一次都浴火重生。
进入90年代之后,双鱼设下上市的目标,采取快速扩张的策略,进行大改革。但是,由于用人不当,盲目无序扩张,进入许多本身不熟悉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商场、制造业等,甚至收购无法盈利的酒楼。
当时,双鱼旗下的关联企业超过50家,“胡乱投资,投资之后不管,也不懂得如何去管”,存在管理松散,制度败坏,高层管理人员挥霍浪费等各种弊端。
对双鱼无序扩张提出反对的,唯有洪振群一人。结果,1994年5月,37岁的洪振群被公司辞退。他回忆说,“它不仅仅代表了金钱上的利益,也象征多年来血浓于水的亲情根基受到了撼动。这毕生难忘的一天,可用心如刀割来形容”。

(洪家五兄弟。图源:洪振群)
洪振群不但失业了,而且,连之前出售的390万元的双鱼股票和260万贷款也泡了汤,大哥承诺分期还钱,但还了三期就不再还了。洪振群一边面对养家的负担,一边面对是否起诉大哥的两难选择。在失业的三年里,他变得十分自卑,感觉自己一文不值,见到熟人就躲避,经常随时随地落泪,不能自已。
在无业三年之后,1997年他重新振作起来,独立创业,创办CK百货。这是洪振群的“一落一起”。
不过,很快的,一年后,1998年,双鱼由于欠下1000多名债权人总额2600万元的债务,被司法接管。洪振群曾经是双鱼董事,受到牵连,被判破产。尽管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仍是沮丧万分。
更麻烦的是,当时他正要在牛车水开CK门店,但是由于是破产身份,无法向银行贷款,所幸朋友们帮忙,一共给他寄去23张支票,筹到租用门店的钱。破产四年后,他偿还了9万元,总算脱离了穷籍。这是洪振群的“二落二起”。
克服这次难关之后,洪振群一路凯歌,却没想,十多年后,又一次让他尝到“彻底心碎”的滋味。
2016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午一点半左右,MyCK总部大楼警铃大作,烈焰从四楼货仓冒出。短短一小时内,五楼、六楼沦陷。最后,消防队花了17小时,在隔天清晨6点才把火灾扑灭,但总部大楼已烧得满目疮痍。

(2016年8月,总部大火。图源:洪振群)
洪振群回忆说,“我当时极度压抑,简直是要疯掉的,我只是必须努力克制住自己”。
无独有偶,总部大火之后不到两个月,裕廊西巴刹发生大火。虽然旁边的MyCK百货没有被焚,但是受后来巴刹重建的严重影响,整整两年生意惨淡。

(2016年10月,裕廊西巴刹大火之后。图源:洪振群)
在总部毁于大火之后,洪振群带领员工,争分夺秒,花了近两年时间,重新建起总部大楼。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总部大楼封顶之后不到一年,2019年7月5日下午,MyCK宏茂桥店相邻的店屋着火,尽管隔着两间店铺,火势迅猛,几分钟内就蔓延到MyCK,全部焚毁。
洪振群回忆说,“我根本无法接受,当下整个人是呆住的,心寒了”。

(2019年7月,宏茂桥门店大火。图源:洪振群)
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人没事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参透到“人的考验原来是没有止境的”。经过一年多的修葺,宏茂桥店重新开业。
祝融“三顾茅庐”,每一次他都咬紧牙关克服,重新展翅高飞。这是洪振群的“三落三起”。
被开除、被破产、被三次火灾烧得心寒,这种困境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有些人一次都经受不起;许多人也许经受得了一次,但难以经受第二次,更别说第三次。更何况,这第三次的考验还不止一次大火,而是前后三次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