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影院陷入困境 “我们”该江湖救急吗?

2025年02月21日   •   855次阅读

近日,国泰戏院(Cathay Cineplexes)因拖欠商场高达270万新元租金等款项而陷入财务危机。

为了扭转局面,所属公司mm2全亚影视娱乐公司推出了“拯救我们的戏院”(Save Our Screens)套票促销活动,试图通过优惠价格吸引观众支持,帮助院线渡过眼前难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athaycineplexes/posts/pfbid0mzKsJCMQPEEpZUamwaP6d2u7BkPGmJXYd2puAJMssXx5cctopMnbrV6MW2egkT6jl

根据国泰戏院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海报,这场简称“SOS”(意为“求救信号”)的活动提供价值223新元的百元套票,包含10张电影票、10份爆米花和饮料。如此的“跳楼价”引起网友热议,但同时也折射出戏院急需吸引观众入场的焦虑与无奈。

看电影的消费习惯悄然改变

一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很难不让人心生同情。

何况这并不是一家寻常企业——而是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的本土院线。就算是未曾经历过这段数十年前的辉煌岁月的年轻人,也必然曾途经位于汉地路(Handy Road)的国泰大厦。虽然如今已是国家古迹景点,它也曾一度是傲视东南亚的第一高摩天大楼,见证了新加坡的变迁与发展。

位于乌节路一带的国泰大厦于1939年开幕,曾经是全马来亚最高的建筑。(新加坡博物馆提供)

对于许多人而言,国泰戏院早已超越了一个单纯的戏院的意义,是承载着岛国昔日电影文化历史的象征。

尽管如此,今日的国泰戏院,单就过去两年已关闭了四家戏院,全岛剩余的六家戏院也陷入苦苦挣扎的窘境。对于如此局面,网友纷纷感慨:

的确,此一时彼一时。

然而,国泰戏院的现状只是全球院线衰退趋势的缩影。在疫情之前,戏院已经面临着来自串流平台的强烈竞争,而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观众逐渐习惯了在家中享受电影,无需舟车劳顿,便能在舒适的家中体验高清画质和个性化推荐,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让影视消费模式从过去的“出门看电影”转变为“随时随地看电影”。

而与此相对的,是戏院票价的不断攀升、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观影体验的逐渐下滑,甚至还有网友不忘非议起本地的语言政策:

这一切,都逐渐导致许多观众对戏院的热情消磨殆尽。由此可见,传统戏院的衰退已经不再是偶然,这不仅是技术进步导致的行业转型,更是观众消费习惯变化的结果,并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

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传统戏院如果不能迅速适应变化,它们的灭顶之灾几乎是不可避免。

有趣的是,在国泰戏院“拯救我们的戏院”的这句口号中,“我们”并非仅指戏院的管理方和工作人员,而是广泛的文化和社会群体。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是电影行业中所有相关的个体——从电影制作人、戏院工作人员,到那些仍然热爱大银幕、享受戏院氛围的观众。

到电影院看电影曾经是一家大小“周末必备”活动。(国泰戏院脸书)

这个“我们”构成了一种情感纽带,激发了所有曾经走入戏院看戏的观众的共鸣。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国泰戏院,还是在捍卫一种社会传统,一种电影文化的象征。

然而,“我们”仍不禁要问,电影院的存续到底是应该依靠情感维系,还是由市场决定?就有网友丢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

难依赖情感去维系一个行业的生存

这不仅是对国泰戏院的运营策略的质疑,更是对整个院线行业的拷问。这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戏院的传统形式,是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唱片行的末日”到“书店业的式微”,我们见证了许多传统行业因技术革新、消费习惯改变等原因走向衰亡。

仅依赖情感去维系一个行业的生存,似乎带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泰戏院是新加坡的“老字号”。(海峡时报)

就如同唱片店虽然因情感和文化传承而获得一些忠实粉丝,但整体市场已经被串流流媒体平台所取代,戏院若无法创造出更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价值,同样不可能在情感驱动下复兴。

因此,市场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情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力量,它无法长期支撑行业的繁荣。

戏院若想复兴,必须走出传统的舒适区,寻找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路径。否则,公众甚至连走进戏院的信心都荡然无存:

“他们需要现金流。购买(套票)时务必当心,因为他们很多戏院已经关门了。而且你知道,对于这类小额索赔,法庭并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来帮你追回这么一笔钱的。”

公众有如此的担忧不无道理,若还没用完这些套票,戏院就已先撑不住,到时轮到这些江湖救急的观众欲哭无泪,而他们又该向谁讨说法?

这场“拯救我们的戏院”的促销活动背后,所揭示的不仅是一家戏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更是院线在新时代下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

尽管情感呼吁或许能唤起一部分观众的支持,但戏院的存续与发展,终究要依赖市场的力量和适应能力。否则,再如何声势浩大的“江湖救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拖延战术”,既挡不住时代的洪流,也救不了眼前的财务近火,徒引来网友的各种唏嘘而已。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7182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