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電影院陷入困境 「我們」該江湖救急嗎?

2025年02月21日   •   855次閱讀

近日,國泰戲院(Cathay Cineplexes)因拖欠商場高達270萬新元租金等款項而陷入財務危機。

為了扭轉局面,所屬公司mm2全亞影視娛樂公司推出了「拯救我們的戲院」(Save Our Screens)套票促銷活動,試圖通過優惠價格吸引觀眾支持,幫助院線渡過眼前難關。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athaycineplexes/posts/pfbid0mzKsJCMQPEEpZUamwaP6d2u7BkPGmJXYd2puAJMssXx5cctopMnbrV6MW2egkT6jl

根據國泰戲院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海報,這場簡稱「SOS」(意為「求救信號」)的活動提供價值223新元的百元套票,包含10張電影票、10份爆米花和飲料。如此的「跳樓價」引起網友熱議,但同時也折射出戲院急需吸引觀眾入場的焦慮與無奈。

看電影的消費習慣悄然改變

一家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很難不讓人心生同情。

何況這並不是一家尋常企業——而是歷史可追溯至1939年的本土院線。就算是未曾經歷過這段數十年前的輝煌歲月的年輕人,也必然曾途經位於漢地路(Handy Road)的國泰大廈。雖然如今已是國家古蹟景點,它也曾一度是傲視東南亞的第一高摩天大樓,見證了新加坡的變遷與發展。

位於烏節路一帶的國泰大廈於1939年開幕,曾經是全馬來亞最高的建築。(新加坡博物館提供)

對於許多人而言,國泰戲院早已超越了一個單純的戲院的意義,是承載著島國昔日電影文化歷史的象徵。

儘管如此,今日的國泰戲院,單就過去兩年已關閉了四家戲院,全島剩餘的六家戲院也陷入苦苦掙扎的窘境。對於如此局面,網友紛紛感慨:

的確,此一時彼一時。

然而,國泰戲院的現狀只是全球院線衰退趨勢的縮影。在疫情之前,戲院已經面臨著來自串流平台的強烈競爭,而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觀眾逐漸習慣了在家中享受電影,無需舟車勞頓,便能在舒適的家中體驗高清畫質和個性化推薦,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讓影視消費模式從過去的「出門看電影」轉變為「隨時隨地看電影」。

而與此相對的,是戲院票價的不斷攀升、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以及觀影體驗的逐漸下滑,甚至還有網友不忘非議起本地的語言政策:

這一切,都逐漸導致許多觀眾對戲院的熱情消磨殆盡。由此可見,傳統戲院的衰退已經不再是偶然,這不僅是技術進步導致的行業轉型,更是觀眾消費習慣變化的結果,並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環境的巨大變化。

在如此的大環境下,傳統戲院如果不能迅速適應變化,它們的滅頂之災幾乎是不可避免。

有趣的是,在國泰戲院「拯救我們的戲院」的這句口號中,「我們」並非僅指戲院的管理方和工作人員,而是廣泛的文化和社會群體。

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是電影行業中所有相關的個體——從電影製作人、戲院工作人員,到那些仍然熱愛大銀幕、享受戲院氛圍的觀眾。

到電影院看電影曾經是一家大小「周末必備」活動。(國泰戲院臉書)

這個「我們」構成了一種情感紐帶,激發了所有曾經走入戲院看戲的觀眾的共鳴。在這個時候,「我們」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不僅僅是為了支持國泰戲院,還是在捍衛一種社會傳統,一種電影文化的象徵。

然而,「我們」仍不禁要問,電影院的存續到底是應該依靠情感維繫,還是由市場決定?就有網友丟出了一個尖銳的疑問:

難依賴情感去維繫一個行業的生存

這不僅是對國泰戲院的運營策略的質疑,更是對整個院線行業的拷問。這是「我們」始終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問題:戲院的傳統形式,是否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從「唱片行的末日」到「書店業的式微」,我們見證了許多傳統行業因技術革新、消費習慣改變等原因走向衰亡。

僅依賴情感去維繫一個行業的生存,似乎帶有一些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色彩。

國泰戲院是新加坡的「老字號」。(海峽時報)

就如同唱片店雖然因情感和文化傳承而獲得一些忠實粉絲,但整體市場已經被串流流媒體平台所取代,戲院若無法創造出更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價值,同樣不可能在情感驅動下復興。

因此,市場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情感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力量,它無法長期支撐行業的繁榮。

戲院若想復興,必須走出傳統的舒適區,尋找與時代同步發展的路徑。否則,公眾甚至連走進戲院的信心都蕩然無存:

「他們需要現金流。購買(套票)時務必當心,因為他們很多戲院已經關門了。而且你知道,對於這類小額索賠,法庭並沒有足夠的執行力來幫你追回這麼一筆錢的。」

公眾有如此的擔憂不無道理,若還沒用完這些套票,戲院就已先撐不住,到時輪到這些江湖救急的觀眾欲哭無淚,而他們又該向誰討說法?

這場「拯救我們的戲院」的促銷活動背後,所揭示的不僅是一家戲院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更是院線在新時代下面臨的生死存亡問題。

儘管情感呼籲或許能喚起一部分觀眾的支持,但戲院的存續與發展,終究要依賴市場的力量和適應能力。否則,再如何聲勢浩大的「江湖救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拖延戰術」,既擋不住時代的洪流,也救不了眼前的財務近火,徒引來網友的各種唏噓而已。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576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814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