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17岁才读中一?父亲道出少女背后原因 感谢华助会帮忙

李镜波和李慧荧两父女在华助会的协助下,受到多方援助解决困难。(图:蔡庆顺)
17岁本该是烦恼到哪里升学的年纪,但少女李慧荧却因种种家庭因素,在六年前才得以办入学,如今就读中一的她,并不屈服于命运,积极珍惜求学机会,现在她最想做的事是申请护照跟父亲一起出国旅游。
李慧荧会对《8视界新闻网》说,她只知道小时候自己没有出生证,无法办理入学手续,但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她在读五年级时曾问过父亲,为什么自己小时候无法像其他小孩那样去上学。
慧荧的母亲已在2017年因罹患肝癌过世,之后与67岁的父亲李镜波相依为命。但李先生患有三高,七年前因为心脏有三条血管阻塞,曾一天两次进手术室完成心脏绕道手术,也因身体原因,李镜波无法工作。目前父女俩是靠福利部的支助维持生活。
同时在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医药社工帮忙下,李镜波父女过后也获得华社自助理事会提供的援助。
因种种家庭因素 少女出生时没有出生证
李镜波受访时解释,孩子因为种种家庭因素,出生时没有证明,也因此没有报生纸,也就无法办理入学。
他说,直到华助会介入和协助下,女儿在2017年6月才拿到她的出生证。
慧荧拿到出生证时已12岁,那时才正式入学读二年级,因为没有读过幼稚园,对英文ABC一窍不通,无法适应,幸好入学前获得华助会义工帮忙,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和教导。
“女儿入学前看来有点自闭”
李镜波说,慧荧在上学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其他小朋友,在外人看来有点自闭,如今上了学,做事待人比较开朗,也肯和同学相处。
“她现在乐于学习和帮助同学,学校老师让她参与同侪支助小组,让她有机会帮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她的性格也随之开朗起来,也愿意主动争取和积极发问。”
李镜波觉得女儿无论在学业或性格方面都改变了许多,变得比较活泼,肯发问。

慧荧去年参加华助会功课督导小组毕业典礼,从卫生部长王乙康手中拿到证书。(图:华助会)
李慧荧:得知能上学心情复杂
李慧荧受访时告诉记者,12岁那年得知能够上学,心情非常复杂,开心又兴奋,也很害怕,开心是终于可以去上学,害怕是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和人。
不过,她说,刚进入小学头几个月很难适应,需要早早被叫起去上学,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得面对新同学、老师和功课。幸好,周围的人都在尽量帮助她,虽然辛苦,但值得。
她说,没上学前她的个性比较安静,不喜欢接触陌生人,遇到不认识的人,一句话都不会说。
谈到与其他年龄比较小同学相处问题,李慧荧不觉得年龄差是一个问题。她说,同学们都主动与她说话,交朋友,而她只要把对方当着与自己爸爸妈妈说话,就没有那种隔阂。
除了努力求学外,慧荧也很喜欢音乐,她在学校的课外辅助活动是学习低音号(Euphonium)。
现在,慧荧最想要做到事是申请护照跟父亲一起出国旅行,其次是希望抽出时间学习其他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并且上一些兴趣班学烹饪。

李镜波非常感谢华助会的协助。(图:蔡庆顺)
华助会助解决经济、孩子教育和住宿问题
华社自助理事会是在2016年接手李家的个案,协助李家解决经济、孩子教育和住宿问题。
华助会家庭支援与发展部高级处长张晓君说,针对慧荧没有出生证的情况,该部当年协助联系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并与其他政府机构接触,在各方积极协助下,约半年左右终于帮慧荧拿到出生证。


华助会义工陪伴慧荧进行活动。(图:华助会)
在拿到出生证,但还未知道会被分配到哪所学校之前,华助会特地安排几个义工,一起帮慧荧做入学前的准备,包括打好英文基础、认识华文字,以及她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而义工在与她接触时,尽量不去强调她的年龄,而是跟她说,她跟其他孩子一样,是要获得回到学校上课的机会。
小六会考成绩放榜时,慧荧成绩考得不错,能升入她所想要的中学,对她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舞,而对义工们来说,则感到莫大的欣慰。
张晓君希望,目前碰到困难的家庭,应尽快寻求援助,因为周围有很多机构都愿意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