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银行发布2023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简称LPI)报告,新加坡位列第一。
从2018年到2023年,新加坡在全部六个维度的评分都有所提高,整体进步可谓一马当先,因此LPI综合得分从2018年的4.0提高到2023年的4.3,排名也从第7位跃升至第1位。
本期物流绩效指数报告覆蓋139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对来自跨国货运代理和主要快递公司的物流专业人士的调查评估,由海关和边境管理效率、贸易及运输相关基础设施质量、国际货运竞争力、物流服务质量、货物追踪能力及货运时效6个部分构成,单项指标满分为5分,最后计算平均值得出LPI评分。
2023年的报告还纳入了新的评估指标,如全球贸易的实际速度。这些数据被用于量化港口和机场的延误以及国际连通性。
新加坡此次荣登榜首,各方面都表现优异,尤其在物流基础设施、全球连通性和高效可靠性方面优势尽显。
01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在“及时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亮眼表现归功于在海关程序和基础设施方面不遗余力的投资。
在空运方面,未来樟宜机场的年货物吞吐量将从300万吨提高到540万吨,并将通过三条跑道系统为运力的提升保驾护航。
在海运方面,预计到2040年,大士港口的年吞吐量将达到6500万个标准箱,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货柜码头。
未来,新加坡还将继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投资,进一步提高新加坡作为全球贸易中转枢纽的能力,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02广泛的全球联通性
“连通性”也是新加坡显而易见的优势之一,不仅与全球600个港口相连,还通过新加坡港务集团(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 简称PSA)与全球主要航运公司的紧密合作,在转运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全球性的广泛合作还确保了航运的灵活性和确定性,一旦出现航线中断的状况,都能有现成的替补方案。
除了四通八达的航运网络,新加坡还拥有一个由27个自由贸易协定组成的强大网络,并继续寻求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东盟成员国,新加坡签订的13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11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全球最大的部分贸易协定,包括东盟-中国、东盟-印度、东盟-中国香港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03现代化的高效性与可靠性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异的连通性奠定了新加坡的贸易枢纽位置,与此同时,新加坡在科技领域持之以恒的创新发展更将为物流行业注入新活力,引领新未来。
新加坡的海港码头配备了现代化的货物处理和配送设施,如冷链设施、货柜货运站和全自动电动堆场起重机系统,将在确保运输可靠性的同时,大幅提高效率,并彻底改变港口与供应链的管理。
作为智慧港口,大士港口还将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供绿色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包括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向车辆、用于侦察海盗等航运异常情况的智能传感器、以及用于预测航运拥堵点的数据分析设备等。

新加坡政务部长
刘燕玲
“新加坡为企业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将供应链管理活动锚定在这里。”航运和物流巨头马士基也将在新加坡设立第二个区域配送中心。“这将使新加坡成为供应链网络中的一个主要物流枢纽,服务于高价值的垂直行业,如医疗保健、生活方式、鞋类和服装以及消费品。”
近年来,众多智能物流企业也纷纷选择出海新加坡,利用新加坡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韧性,推动物流和运输企业的自动化转型,以便更好地服务更广阔的东南亚市场。
内容来源:企航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