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司机驾驶技术差,抢道,不礼让!网友发视频控诉,一家之言还是确有其事?

2023年10月02日   •   1万次阅读

女子网络发视频,控诉新加坡司机的开车技术是全世界最差的,引发网民热议。

一名用户9月2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分享自己对于本地司机开车技术的看法,在配文中她写道: “你是否觉得新加坡的司机是世界上最差(或最不顾及他人)的?这是不是我们“怕输”心态带来的“后遗症”?”。

女子在视频中分享,如果在本地开车,每当前方司机打方向灯示意要转换车道时,后方车子会加速向前开车,导致车子无法顺利换道。“而且,还会鸣笛,指你驶入我的车道了。”

她还说,“所有在国外开车的人都知道,让打方向灯的司机换道,把车子开到新的车道是一种礼貌。因为他们需要(把车子开)进来,而且他们是在提前通知你。”

为支撑观点,女子也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近日打方向灯想要转换车道时,另一名女司机对她比了一个粗鲁的手势。

自视频上传后,目前已吸引8万4700人点阅和1096人留言。

澳洲市场调研公司Compare the Market今年2月1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世界最佳司机排行榜中位居第九。调查报告对比的因素包括:道路质量、车速限制、车祸死亡率等。日本司机高居榜首;泰国司机则在榜末。

新加坡、日本、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着独特的驾驶文化,反映了各国社会、法规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差异。让我们来看一下有什么不同。

交通规则和纪律:

新加坡: 新加坡的驾驶文化强调交通纪律和严格遵守规则。驾驶者通常会遵循交通信号、标志和速度限制。

日本: 日本也以强调交通规则和纪律而闻名。驾驶者在道路上保持有序,礼让行为普遍存在。

英国: 英国的驾驶文化注重遵守交通规则,左侧行驶是一大特点。驾驶者通常会遵循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

美国: 美国的驾驶文化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注重个人的驾驶自由。某些州允许右转红灯,交规在一定程度上因州而异。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交通规则有所不同,但驾驶者通常遵守交通规则。

礼让和文明驾驶:

新加坡: 礼让和文明驾驶在新加坡的道路上得到强调,司机通常展现出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关心和礼貌。

日本: 日本驾驶文化注重礼让,驾驶者常常展现出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尊重。

英国: 英国驾驶文化中的礼让行为体现在遵守交叉路口的优先权和尊重行人的行为上。

美国: 美国驾驶文化中的礼让行为因地区而异,但整体上司机通常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表现出尊重。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司机通常会礼让其他道路使用者,特别是在城市和高流量的区域。

驾驶环境和基础设施:

新加坡: 新加坡的城市驾驶环境相对紧凑,道路系统有序。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使驾驶较为便利。

日本: 日本的城市和农村都有发达的道路系统,驾驶者需要适应复杂的城市交通和山区道路。

英国: 英国的道路系统多样,从城市到乡村,驾驶者需要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

美国: 美国拥有广阔的道路网络,城市和郊区的驾驶环境差异较大。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广泛的道路网络,驾驶者需要适应城市、农村和沙漠地区的驾驶条件。

车辆维护和文化:

新加坡: 新加坡司机对车辆的维护和整洁有较高的要求,注重环保和安全。

日本: 日本司机通常会保持车辆的整洁,同时对环保和节能的汽车有较高的认知。

英国: 英国驾驶者对车辆的外观和机械状况有一定要求,对经典车型有一定热爱。

美国: 美国司机对车辆的外观和性能有较高的重视,汽车文化在美国较为丰富。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司机通常会保持车辆的整洁,对四轮驱动车辆有一定需求。

新加坡的驾驶文化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特质,又在道路上体现了一种有序和谐。

新加坡的驾驶文化注重交通纪律和遵守规则。驾驶者通常会严格遵守交通信号、标志和限速。这一文化的基础在于强调共同遵守规则,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流畅。新加坡的道路系统严密有序,驾驶者通过遵守规则来维持这一有序性。

新加坡的驾驶文化体现了对互相尊重和礼让的重视。在拥挤的城市交通中,司机们展现出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关心和礼貌。礼让行为在新加坡驾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车辆之间的变道时会使用方向灯示意,为行人让行的场景时常可见。这种文化为道路上的互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减少了交通摩擦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新加坡的驾驶者还对车辆的维护和整洁有着较高的要求。干净整洁的车辆不仅仅是一种美观,更是对自身驾驶态度的一种表达。这种文化也反映在对车辆安全和环保的关注上,一些司机会选择更环保的车型,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新加坡的驾驶文化并非没有挑战。城市拥挤和交通高峰期带来的压力,使得一些司机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疲劳。此外,高温多雨的气候也为驾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驾驶者具备更高的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驾驶文化既注重交通规则的遵守,又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让。这种文化成就了新加坡有序、安全、高效的道路系统,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城市国家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这里,驾驶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明和社会责任的表达。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