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学学历者月薪比他人多一倍 如何拉近新加坡蓝白领收入差距

2022年12月08日   •   7695次阅读

研究显示本地年轻国人中,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的薪资远低于大学毕业生。(海峡时报)

作者 李国豪

项研究指出,21岁至38岁国人当中,有大学文凭或更高学历者的薪资,足足比工艺教育学院以及中学或更低学历者多了一倍有余。

这项由国大国立大学社会服务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共访问了1905名自年龄介于21岁至38岁的公民。

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数据:

大学文凭或以上者的月薪中位数为4200新元

持专业文凭或A水准证书者的月薪中位数为2600新元

工教院、中学或更低学历者为2000新元

大学文凭或以上者的月入中位数比持有专业文凭或A水准证书者多了62%

大学文凭或以上者的月入中位数更是工教院、中学或更低学历者的两倍有余。

差距可谓不小,领导这项研究的国大社工系副教授吴瑜虹因此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新加坡非常重视一纸文凭。”

本地三成多人口持有大学或更高学历

然而,根据2020年最新人口普查,我国25岁以上居民当中,33%为持有大学文凭或更高学历者。

换言之,至少六成国人的学历是在大学以下。

2017年,时任教育部长王乙康曾透露,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必须与经济结构一致,因此每个年龄段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最好能控制在30至40%左右,其余者则参与各行各业的技职训练。

从经济结构健全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一个发达经济体应当理论与实践并行。

正因如此,在预期本地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不会超过四成门槛后,较低学历者与大学学历者的收入差距如何缩小,已成为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课题。

政策层面,扶助低薪员工的渐进式薪金模式,以及当局推行的各项技能提升计划,如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SkillsFuture Credit)以及“新心相连”(SGUnited)技能提升计划等,都是试图拉近收入差距的努力。

但社会的观念,是接下来必须因应的挑战。

本地蓝领工作者和白领工作者的收入差距不小。(海峡时报)

近年来,政府和学界显然已意识到本地社会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是收入不均问题的原因之一。

王乙康2017年曾说,新加坡下来五年面对的最大教育挑战,是要改变“死死一定要上大学”的心态。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今年10月也曾表示,工教院与理工学院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距令人担忧,且薪资差距还在他们的一生中持续扩大,是因为新加坡仍过度看重认知能力,即被视为靠脑力的工作(head work)。

他说,在本地,从事其他形式工作的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例如需要手艺(hands-on work)的技术工作,或需要心件工作(heart work)的服务业和社区关怀职务。

“我们应该尊重那些用双手、用心劳动的人们,给予他们和其他发展道路者一样的地位。”

黄循财对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学历者的收入差距表示担忧。(通讯及新闻部)

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去年7月也曾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一场讲座中触及这项课题。

他指出,和其他国家相比,本地许多技术蓝领工作的工资相对低于全国薪资中位数,是造成国人收入不均的原因。

例如在新加坡,木匠和电工的收入仅是全国收入中位数的50至55%,相较之下,澳洲、美国和英国则是100%甚至更高。

“在新加坡,这些工作的待遇并不好,也不被视为是有前景的行业。体力活在社会上被污名化,而且常依靠低薪外籍员工去从事这些行业。

孟文能更建议我国应弃用PMET(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这组词汇,或至少将开头的P(专业人士)给去除,因为这个P暗示著技术活并不属于专业。

他也强调,世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拥有不同技术的分流,以及各种通往成功的道路,因此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以成为PMET作为目标的观念是应该受到质疑的。

孟文能质疑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想成为PMET的观念是否适切。(联合早报)

从上述几位政府高官的发言来看,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除了采取相关政策,改变社会思维,也是拉近收入差距的必经之路,而且是“人人有责”。

其中最难的恐怕是这一道灵魂拷问:

如果要提高技术工作者的薪资,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更多(钱)?

对蓝领职业者的重视,除了对其社会地位的尊重,还必须包含国人作为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服务及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从实际面认受技职人员的工作及贡献。

诚如黄循财针对此课题所言: “我们所有人也必须做好我们的本分,愿意为来自各行各业工友们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付出更高的价格。”

以制造水平闻名于世的德国为例,该国技术工作者的薪资水平之所以能与所谓的脑力工作者平起平坐,除了完善的技职教育体系,社会上对技术工作者的敬重亦是。

在日本,在特定领域拥有技术的熟练工匠则被称为“职人”,他们可以是石工、木工、雕刻师或是料理师傅等,社会地位极其崇高,职人也以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豪。

德国以其完善技职体系和一丝不苟的制造水平闻名于世。(德国之声)

无论德国的“匠人”或日本的“职人”精神,皆不是依靠一纸大学文凭在社会上立足。

在精神层面,技术工作让他们有成就感,在社会上享有尊严,现实面,也有不错的收入过上和“白领”工作者一样的中产阶级生活。

这在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依旧远远抛离其他较低学历者的新加坡,短时间内难以想像。

假以时日,新加坡社会若能逐渐摒弃文凭至上主义,社会能真正同等珍视技术工作和学术成就的价值,甚至跨过最难的那道坎,国人愿意为产品服务付出更高价格,以犒赏技术工作者的贡献,相信非大学毕业生与大学文凭及更高学历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自然有望进一步拉近,甚至平起平坐。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524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