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自女佣始?

来自女佣事务所到消息指出,大量女佣出走台湾,台湾的雇主能提供比新加坡多一倍的薪水,也会给予女佣更大的自由,因此更受女佣青睐。
随着台湾重新开放边境,对会讲华语的女佣来说,那里或是更具吸引力的工作地点。受访帮佣中介指出,本地会讲华语女佣的供应因此减少。
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地相继开放边境,但受访的女佣和看护中介说,这不会影响本地能讲华语女佣的供应,本地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台湾。

会说华语女佣的需求总是存在,如果她们来自印度尼西亚,通常是曾经在台湾工作的人,并且在那里学讲华语。
在台湾时,她们大部分的工作是照顾年长者,因此会说华语并曾经在台湾工作过的人,非常适合在新加坡担任年长者的看护。
不少女佣表示自己比较能适应新加坡的气候和生活习惯,而且社交圈子也比较广阔。虽然在台湾的收入比较高,但女佣决定在哪里工作可能有不同考量。
中介透露,目前会讲华语的女佣来源有限,主要是曾在台湾或香港工作过,或曾在本地工作并在上一任雇主家学过华语。这也意味着会讲华语的女佣并没有固定的供应,主要是转聘的女佣。因此,不少中介认为应探讨扩大来源或开办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谈到是否有新女佣来到新加坡才学习华语,中介表示女佣一般上抵达本地两三个月后就会到雇主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受训。
不少周边国家的女佣选择来新加坡是因为这里很安全,而且天气以及饮食习惯都和家乡很接近。华语对他们来说不算难学的,学会就能更好地同雇主家人沟通。
本地的劳动力市场短缺不只是女佣一个工种,有更多的行业呈现出抢人的趋势。
延迟退休?

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来得快,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促使越来越多年长者得工作到70岁或以上。
一些国家如日本因为不愿引进大批移民,有一半的企业面临全职员工短缺问题,不得不以年长员工来填补空缺。
除了日本,韩国和中国也尝试改变政策,如提供企业补贴和调整退休年龄,以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
不过报道指出,在这些国家,全职、稳定的工作是为相对年轻的人保留的;许多满退休年龄的长者在失去全职工作后,多半只能从事低薪的合约工作,如清洁工、司机或保安。但为了生存,许多年长者还是会选择继续工作。
据报道,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政府提供的养老金通常无法支付基本生活费用,平均每月只有500美元(约666新元)或更少。

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并跟上养老金支付的步伐,一些国家政府正试图将退休年龄推高,但这也碰到了一些阻力。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雇主都愿响应政府的政策,提高退休年龄。由于东亚地区普遍采用以资历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公司多半希望将年长的员工从工资单中剔除,而不是让他们延长工作。
东南亚经济何去何从?

对于亚洲地区的许多经济体来说,新的一年可能会历经坎坷,但随着企业开始在中国市场之外寻找多元化投资机会,一些经济体也可能将从中受益。
2022 年本应是全球经济从冠病大流行中复苏的一年,但对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说却是艰难和充满挑战的一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供应链持续受阻、中国在清零政策下屡次因疫情爆发而实施的封控,以及通胀飙升等问题都抑制了增长前景,并给企业和家庭带来了经济和财政困难。
美联储为遏制通胀飙升而大幅加息,也导致一些亚洲货币对美元贬值,进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侵蚀了它们的购买力,并促使其央行相应地提高利率以支撑本国货币。
进口食品和燃料等商品成本的不断上升,耗尽了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并引发经济危机。在南亚地区,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因陷入债务困境并遭遇国际收支平衡困难,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
专家认为,2023年经济形势仍将困难重重: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下降,融资条件恶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均下调了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增长预期。预计新加坡、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以贸易为导向的经济体将尤其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亚太区的增长将受到外部需求疲软和货币环境收紧的拖累。随着外部需求放缓,出口开始下滑,预计经济增长在未来一年将进一步呈疲软态势。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以贸易为导向的经济体在11月已经出现收缩。
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市场状况恶化以及中国内需疲软,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在2023年将面临更大的阻力。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预计在2023年会出现较温和的经济增长,这将得益于国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即使增速会有所放缓。
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预计在2023年只会缓慢增长,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将其对中国的预测从4.5%下调至4.3%。这个亚洲巨人的经济发展此前长期受到冠病清零政策的限制以及国内房地产业危机的沉重打击。

在经过反复封锁、大规模检测、长期隔离和人员流动限制后,中国于去年12月突然终止了其新冠清零政策。一些限制虽然仍然存在,但随着大部分严格措施的取消,中国国内需求的上升将有望重振该国经济。
这也将令一些依赖旅游业的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从中受益。由于缺乏中国游客,这些东盟国家的游客数仍然低于冠病疫情爆发前。虽然这些国家不会期望中国游客人数能重返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可以预期的是,如果中国开放,情况会有所好转。
2022年,许多国家开放边界已经使亚太多个国家的旅游业逐步回暖,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拥有大量国际旅游业的国家,其2023年经济发展势头预计将显著增强。
印度逆风而上?

由于利率上升和全球贸易放缓,亚洲第二大经济体印度也面临着困难。与此同时,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也加剧了贸易平衡的恶化。再加上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高于印度央行制定的2%至6%的目标范围,迫使其在过去一年内多次加息,将借贷成本推高至疫情前的水平。
对于2023-2024 财政年,印度经济预计将继续保持5.3%的同比增长,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疲软的外部需求将减缓经济增长。印度在未来一年面临的挑战包括流动性收紧、出口疲软和增长势头放缓,预计2023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22年的6.9%放缓至6.3%。
2023年企业将继续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多元化投资,以避免去年出现的供应链中断,而一些东盟国家可能会从这一趋势中受益。
包括跨境并购和创建投资在内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数据显示,2022年流入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激增。

预计,即使中国取消其冠病清零政策,这一趋势仍将继续。这不仅会增加东盟和印度地区的资本流入,还会提高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