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协助特需孩子的家庭减轻开销,为此将把特需学校每月的学费顶限从150元减至90元,并调低特需学生托管中心的收费顶限为了协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或就业,政府也将增加庇护工作室(Sheltered Workshop)和日间活动中心的名额,让特需群体接受培训。当局也会设立更多包容残障服务中心(Enabling Services Hub),为残障人士和看护者提供支援。
助首次购屋家庭 政府推出育儿短期住屋计划补助券
为更好地满足首次购屋家庭的住房需求,政府将提供育儿短期住屋计划(公开市场)补助券,为期一年。
一些夫妇在等待所预购的新组屋竣工前,得另寻暂时住所,对于有年幼孩子的夫妇更是如此。
政府在育儿短期住屋计划(Parenthood Provisional Housing Scheme,简称PPHS)下,提供补贴的组屋租赁。建屋发展局收到了不少PPHS的申请,并正在加大房源供应,以满足需求。在此期间,政府希望为有紧急住房需求的年轻家庭做得更多,即向符合条件且在公开市场上租下组屋单位的家庭,提供育儿短期住屋计划(公开市场)补助券(PPHS (Open Market) Voucher),为期一年。
另一方面,政府也正增加预购组屋的供应,并给予首次购屋家庭更大的优先权。今年新推出的预购组屋项目中,政府也会通过“黄金”“优选”“标准”框架,以公平、包容的方式,让人们更负担得起地点更优地段的组屋。
政府资助学前中心 每月收费顶限调低40元
政府资助的学前中心明年起将调低收费顶限,主要业者和伙伴业者学前教育中心的每月收费顶限,皆减少40元,即分别降至640元和680元。这是在未扣除托儿津贴之前的收费。
加入主要业者(Anchor Operator)和伙伴业者(Partner Operator)计划的学前中心由于获得政府的部分资助,收费不能超出幼儿培育署设下的顶限。政府上一次降低主要业者和伙伴业者学前中心的每月收费顶限是在2023年。

此外,低收入家庭现有的学前教育津贴,也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在职母亲可享有额外托儿津贴。接下来,所有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可获得这项额外津贴,也包括非在职母亲的家庭。
另一方面,政府将拨款20亿元,填补教育储蓄基金(Edusave Endowment Fund)。
工教院校友修完专业文凭课程 可获1万元公积金
为了支持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进修,政府将为攻读专业文凭课程的毕业生填补5000元的延续教育补助,并在他们完成课程后给他们的公积金普通户头填补1万元。
为30岁及以下的工教院校友提供更多支援,支持他们提升技能,获取更好的薪资和就业发展机会。
工艺教育学院升学奖(ITE Progression Award)包括两个部分:工教院毕业生进修专业文凭课程时,延续教育户头(PSEA)将获得5000元的填补,以减轻他们的教育费用负担;在完成课程后,公积金普通户头也将获得1万元的填补,协助他们日后购屋并储蓄养老。循财指出,多数新加坡人反映,他们希望更多元的才华获得社会肯定,靠手艺和心件的行业也应获得应有的酬劳。工教院毕业生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不应与理工学院和大学毕业生的有太大的差距。
设立工教院升学奖是政府的显著投资,代表我国致力于协助工教院校友提升的持续承诺,更有效地支持他们的终生学习过程。
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 今年下半年起率先推出学前教育援助配套
政府将在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下,率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针对学前教育的援助配套。
当局是在去年11月正式宣布推出提升版社区联系站(ComLink+)计划,并将逐步试行四大援助配套。
今年下半年起将率先推出针对学前教育的援助配套。受益家庭若让孩子在三岁那年进入托儿所,孩子可获一次性500元的儿童培育户头填补;若确保孩子在三岁至六岁定期上课,并维持至少75%的出席率,每季度还可获200元的填补。至于另外三项援助配套,即协助弱势家庭维持稳定就业、减轻债务,以及购买组屋的援助配套,将从2025年起逐步推出。

其中,支持就业的配套鼓励有工作能力的成人维持一份缴付公积金、月薪至少1400元的稳定工作。若他们保有这份工作,每三个月可获政府发放450元至550元现金和公积金填补;一户家庭若有两个成人就业并符合上述条件,各可多得50元。每户最多两个成人受惠。换句话说,受惠家庭中的成人,每季可获最多600元现金和公积金填补。
就业入息补助计划 合格月入顶限调高至3000元
为确保跟上工资增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就业入息补助计划,明年1月起,该计划的合格月入顶限将从2500元,调高至3000元,预计可让约50万名新加坡员工受惠。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五(2月16日)发布2024财政年预算案声明时宣布,加强就业入息补助计划(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
其中年龄介于30岁至34岁的低薪员工,每年可领的最高补助金额为2450元,比目前的2100元,增加350元。越年长的员工,可领取的补助金越高。例如,60岁及以上者,每年可领的最高补助金额,从4200元增加700元,至4900元。残障员工不论年龄,同样可领取最高4900元的补助金。

2007年推出的就业入息补助计划,通过提供收入补贴和公积金填补,援助较年长和较低收入员工。 此外,政府也宣布从今年7月1日起,调高本地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简称LQS)200元,即从现有的1400元,增至1600元。换言之,有聘请外籍员工的公司,须给本地员工至少1600元的月薪。兼职的本地员工时薪,也从原有的9元增至10元5角。
年满40岁公民获额外4000元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
年满40岁的新加坡人将可获得额外4000元的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用来进修专业课程,加强就业能力。
推出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整个计划涵盖三大元素,并特别针对年龄40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这个群体将能在今年5月获得额外4000元的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

有别于早前提供的500元培训补助,这4000元培训补助将用于可提高就业能力的选定培训课程。明年新学年起,他们也可通过“中途职业加强津贴”(SkillsFuture Mid-Career Enhanced Subsidy),到大专学府如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艺术机构,报读全日制的专业文凭课程。
进修全日制课程的雇员,在进修期间也能获得每月最高3000元的培训津贴。每名进修者可在一生中,获得最多24个月的培训津贴,以减轻他们因请假进修而损失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