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疫情陷落的大国
说到疫情中表现不佳的国家,美国首当其冲。
截止12月26日,美国已有1900万人确诊新冠肺炎,单日新增22万,是世界总确诊人数的四分之一。
回望今年3月初,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旗下的研究项目曾对全球195个国家的防疫情况进行打分,美国当时以83.5分(百分制)位列第一。
然而时至今日,美国却成为全球抗疫的反面教材。短短几个月,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专业人士一再指出,虽然疫情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如何在“保经济”和“抓防疫”之间取得平衡却考验著各国的智慧和担当。
美国政府最大的错误就是在疫情未见缓和的情况下强行重启经济,从而让疫情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在一些基本的防疫措施,比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问题上,美国政客更是没有起到什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对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年轻人产生了不良影响。
直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仍未出台明确政策,要求人们戴上口罩。

其实,另一个老牌发达国家英国的情况和美国差不多,
2020年9月,英国伦敦首次出现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感染病例。11月,伦敦有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确诊新冠病例由变异病毒引起,而到了12月中旬,这一数字就达到了约三分之二。
多条线索似乎指向同一个源头——英国新冠新变异毒株感染速度更快。
从12月20日开始,英国伦敦等地再次紧急封锁,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已开始对英国实施旅行禁令。
然而各种误导信息层出不穷,叠加媒体的渲染,大众的疫情恐慌情绪再次蔓延。

不过好在从已有的信息来看,英国的变异毒株对人类抗击疫情的路线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从全球美英接种的速度来看,整体符合预期,高收入国家仍有望在2021年夏季基本完成大规模接种。
但英国发生的新冠病毒变异也显示出保持一定防护措施、降低感染,对于减少病毒变异可能的重要性。
最快几个星期后,辉瑞和Moderna将会完成针对这一变异病毒的分析,到时我们的判断将更为确定。

可以说,英美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场疫情中是“缺位”的,不仅没能联合全球各国一起抗疫,在抗疫中用出色的表现作为表率,反而“拉了后腿”。
传统西方国家的形象和声望遭受沉重打击,也暴露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暴露出巨大的问题,互相扯皮掣肘,个人主义横行……

视线回到我们所在的新加坡,2020马上就要过去,2021即将到来。
这一年注定是与新冠继续战斗的一年,而我们战斗的核心武器就是疫苗。
因此,新加坡有必要加强宣导,以提高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以及迫切感。
当更多人更早地接种疫苗而产生群体免疫后,新加坡就能更快地走出疫情,并在一定程度上让经济活动与生活更加正常化。
这也能加强其他国家对新加坡控制疫情的信心,从而提高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解封第三阶段允许人数更多的聚会与大型活动,加上新冠疫苗的接种,容易导致人们误以为疫情已经远离而去。商家为了多做生意,也可能奇思妙想私自提高客容量。
因此,在抗疫的最后阶段,执法机关必须保持力度,以确保人们遵守安全距离以及合力追踪的规定。
解封第三阶段估计长达一年,但这也是抗疫马拉松的最后阶段。在这最后的冲刺,新加坡有必要继续提高警惕,以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资料来源:
1. 第一财经:英国变异毒株难撼全球抗疫格局
2. 环球网:抗疫不上心、经济拖后腿、道义一甩光…… 美国已失去世界的信任
3. 中新网:全球战疫:澳大利亚疫情控制向好 专家:天时地利人和
4. 早报:【总理演讲】近一年努力后 我国抗疫能力更强
5. 新华网:谨慎应对 科技助力——新加坡抗疫面面观
6. 新浪:世界防疫国家排名榜单出炉:中国第一 美国第98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