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两部长谈防疫:继续​“中庸之道”,现阶段不宜进一步松绑

2022年04月04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在3月29日放宽一系列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后,冠病确诊病例料将回升,但应该会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医疗系统也有能力应付。待这轮病例回升后再次下降时,政府将考虑根据五大简化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松绑。

联合领导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财政部长黄循财和卫生部长王乙康,4月1日就放宽防疫措施的决策思路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地点是国家媒体中心,即工作小组过去两年多来举行记者会的地方。

有别于平时线上记者会端坐在长桌前,两位部长这次坐在扶手椅上,与记者相隔一米多侃侃而谈。

联合领导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财政部长黄循财(右)和卫生部长王乙康,4月1日就放宽防疫措施的决策思路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梁麒麟摄)

黄循财说,从2020年肆虐客工宿舍的野生型毒株,到去年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种毒株,过去两年多来新加坡经历了数波疫潮。虽然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比德尔塔轻微,但下一种毒株也有可能更危险、更具攻击性。

“若因担心未来新毒株的威胁而一直保持高度警戒,即使处于有利位置却不放宽措施,这是行不通的。”

他也强调,放宽措施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新加坡抗疫的首要重点是将可避免的死亡降到最低,确保医院不会不胜负荷。若在错的时间点松绑,病例有可能激增,导致医院承受巨大压力,到时就不得不收紧。

“据目前评估,即使这次松绑后病例回升,医疗系统还是有能力应付,无须再次收紧。”

问及这是否意味着就算日后出现新毒株,新加坡也不太可能再次收紧措施,黄循财说:“我们希望不须要收紧,也会尽最大努力不再收紧。”

王乙康解释,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松绑,是以科学为依据。新加坡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措施,而不是跟随其他国家的步伐,因为各国的疫情曲线都不一样。

抗疫小组原本预期这波奥密克戎疫潮,从触顶到消退需要六到八周。不料,今年2月中,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成为在新加坡传播的主要毒株,结果这波疫潮持续12周才消退,原定2月25日起落实的五大简化安全管理措施也延后至3月15日才推行。

这五大简化措施分别是调整社交聚会人数、戴口罩规定、工作场所限制、安全距离以及大型活动人数。

王乙康说,本周放宽措施后,随着互动增加以及更多人在户外不戴口罩,确诊病例料将回升,但应该不会像今年2月底那样达到每日2万多起的高峰,也不会对医院造成太大负担。

“一旦病例回升后平缓下来,我们就可以思考下一步怎么走,是否可以再有多一轮松绑。”

黄循财说,可重返工作场所的居家办公者比率,以及超过1000人大型活动的场地容量和人数限制比率,可能从目前的75%进一步提高。戴口罩的规定也可能进一步放宽,例如在人多或有易受感染群体的室内场所才须要戴口罩。

问及新加坡何时能全面放宽所有防疫措施,王乙康坦言,疫情形势难料,说不定下周又有另一个难题或新的变种毒株来袭。

他希望民众谨记新加坡的抗疫之路是如何走来的,因此继续采取“中庸之道”是明智的做法,而民众各尽其责也至关重要。

王乙康:现阶段仍不宜解除差异化措施

新加坡现阶段仍不宜停用疫苗接种差异化措施和SafeEntry访客登记系统,未完成接种的成年病患占加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逾五分之一,太快解除差异化措施有可能加重医院负担。

王乙康透露,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早前分析SafeEntry数据时发现,德尔塔毒株主要在小贩中心和咖啡店传播。

“不过,如今奥密克戎毒株无所不在,分析SafeEntry收集到的数据也没什么意义了。”

(梁麒麟摄)

继续实施差异化措施 直到医院情况稳定下来 

问及差异化措施何时能解除,王乙康说,现阶段还不是时候。虽然公共医院承受的看诊压力比起数周前已有所缓解,急诊部的看诊量已从高峰期的每天3000人降至1300人,可腾出更多预留床位来照顾一般病患,但医院目前仍非常忙碌。

王乙康指出,政府将继续实施差异化措施,直到医院的情况真正稳定下来,再考虑是否能逐步解除。

新加坡成年人口中有3.5%未完成接种,而这个群体却占加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超过五分之一。王乙康提醒,在这个时候解除差异化措施,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医院负担。

他也指出,民众遵守戴口罩的规定、医护人员辛勤工作、企业付出额外成本实行SafeEntry,全都是为了保护一小部分符合条件却始终不愿接种疫苗的人。

王乙康做家访时观察到,一些年长者因很少外出而不打算接种。“差异化措施正是为了保护他们,提醒他们不要外出。我们担心的是,若解除差异化措施,他们就会去很多地方,这对他们不安全。”

卫生部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鼓励人们接种疫苗,包括派遣流动接种团队到社区、发布更多有关疫苗保护作用的数据,以及透过全科医生和中医师鼓励病患接种。

冠病疫苗专家团建议8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护理设施的住户,以及染疫后重症风险较高的慢性病患注射第二剂追加剂。

至于较年轻的健康人口日后是否也须再接种一剂追加剂,王乙康说,科学人员正在密切研究。他认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需要应该不大”。

“首剂追加剂发挥的效用似乎可维持一段时间,以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病症严重程度来说,首剂追加剂的保护力似乎相当有效。”

不过,王乙康提醒,下来数月还须观察追加剂对抗变种毒株的保护力是否明显减弱,或是否出现可引发更严重病症的新毒株。

文:刘智澎

摄影:梁麒麟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18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