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新加坡创业,除了无可匹敌的年轻本钱,还有什么创业优势和挑战?不管是初生之犊不畏虎,还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在他们看来是荆棘满途,还是康庄大道?

图源:雅虎
他24岁拿着10万元人民币(约2万新元)创业,第一年赚了100万,第二年赚了1000万,第三年赚了一个亿,第五年,公司上市,不到30岁的年轻人实现了财富自由。他就是今年以29亿新元身家在新加坡富豪榜排名第22的企业家,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他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也不太显露企业家的锋芒。
梁信军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事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值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折点,他的公司复星集团,从最初的房地产业务,发展成为涵盖金融、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化企业,他本人也成为新加坡富豪榜上的常客。
因市场小 本地企业初创就面临全球竞争
尽管今天的时代背景截然不同,但在时势造英雄的意义上却有共通之处,我们正处于一次全球颠覆性变革的拐点上:一方面,几十年的和平与全球化红利正在消失,中美脱钩、去全球化已成趋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I)、互联网3.0(Web3)、低空技术这样的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带来颠覆性变革。

图源:雅虎
对年轻人来说,在新加坡创业既痛苦又幸运。痛苦的是,由于新加坡市场很小,一家企业从创立之初就要面临全球竞争,克服诸多门槛和壁垒,才能进入割裂、分散的全球市场,因此年轻人更需要有冒险精神,勇于突破边界。
他鼓励台下的大家说:“新加坡的年轻人或企业必须志存高远,一开始就要想清楚你开拓的是全球性的事业,这是创业壮大的唯一道路,没有第二条路。”
时代赋予创业者的幸运则更多,从地缘政治因素来看,中美脱钩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加坡正好处在中美交锋与合作的交汇点上。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把海外业务独立分拆,确保从股东、管理层、数据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都与中国分开,美国公司也是如此,而新加坡就成为它们分拆后平台的最佳注册地。
新加坡企业走钢丝但拥有最多机会
“我们在走钢丝,但同时也拥有最多的机会。新加坡人需要有对多元价值的认知,避免片面和极端,而要开放包容,这样才能在中美冲突下,找到两边的发展机会。”
在全球科技变革的层面,AI和Web3技术正从本质上颠覆商业秩序,新创者有更多机会从新一轮的竞争中胜出,新加坡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大语言模型等开源技术,降低编程门槛,探索AI技术的应用场景。他尤其看好Web3去中心化网络在新加坡的前景。他说:“Web3提供了一套底层的基础设施,它不需要政府批准,也不需要平台企业的支持,就可以低成本地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

图源:CNA
年轻人要多学习,坚定创业梦
梁信军还给出了一些创业的建议,包括:年轻人别做旁观者,应把AI大语言模型当外语学习,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年轻人应多交“忘年交”,拓展人脉和视野,学习不同的经验和知识;年轻人应从热爱、擅长、有意义或有收入这三者中找到结合点,才能长久坚持一份事业;
年轻人应有耐心和持续改进的精神,不要轻易放弃或分心,要有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的执行计划;年轻人应组建一个真正的团队,找到互补的合伙人,共同面对创业的挑战和机遇。

图源:雅虎
新加坡是一个创业的热土,拥有优越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但在新加坡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态度。梁信军的创业故事和心得,可以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帮助他们在新加坡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