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分家(番外):脱掉英国法官的假发

2021年08月26日   •   2万次阅读

目睹了这一切的杨邦孝万念俱灰,他对马来西亚失望透顶,他决定举家移居新加坡。

二十多年的努力、奋发、沉沦和等待,最终换来的是麻木,废物党内尽蹉跎。

五、要不要降薪来给我打工

中国有句老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心灰意冷的杨邦孝甚至放弃了律师职业,但却在新加坡的金融业打出一片天地。

新加坡有三大本资银行(当地地位类似于我国工农中建),除了星展银行(其实按字面意思应该是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是政府控股外,其余两家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和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最早都是华裔资本兴办的金融机构。

中途进入金融业的杨邦孝仕途顺利,仅仅20年后,他已经成为了华侨银行(ocbc)的主席。(晋升速度之快,让一直在金融行业内蹉跎的作者本人感觉压力甚高,人和人的差距太大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历经二战,剑桥留学,参与政治并失败,当过大律师,也看到过人间惨剧,最后能否极泰来成为大银行的主席,人生经历之丰富,可以说毫无遗憾了。

但杨邦孝并不是“绝大多数”之中的一员,他的人生是一段多彩,却晚点很久的列车,直至黄昏才能体会最瑰丽的景色。

1980年代,李光耀开始筹备为人民行动党的第二代接班做准备。为了完成新老更替,建国一代的部长们纷纷退休。

1988年艾迪巴克退休,法律部长的职位空缺。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作为三权分立中重要制衡力量的大法官也即将在1990年退休。

而人民行动党内部推举的接班人吴作栋没有法律背景,李光耀决定在退居二线前解决大法官的人选(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制定了流程复杂却颇为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后续希望能单发一篇文章详述)。

这一年,为了挑选大法官人选,李光耀单独邀请了在法律战线任职多年的各位大法官,请他们按照功绩依次排列出他们心目中最合适的人员。

有四位大法官不约而同强烈推荐杨邦孝,给予了他最高评价。

这让李光耀回想起和杨邦孝在剑桥三年的同窗记忆。

李光耀第一年到剑桥时,因为错过了开学时间而落下了很多课程。他借用了杨邦孝的笔记自学。他惊奇的发现这些笔记完整而且井井有条,不仅对他学业帮助很大,杨邦孝也在剑桥的考试中名列前茅。

于是就在李光耀决定交班,退居政治二线之前。他邀请了杨邦孝共进午餐,准备正式力邀老同学出任大法官。

但是尚存一个障碍,作为华侨银行的主席,杨邦孝年薪是200万新元,而李光耀能提供的大法官职位,薪水只有区区30万。

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总理和部长的薪水

但李光耀坚信他能说服杨邦孝,因为干这种“劝说自己的老朋友低薪为他打工”这件事,他经验丰富。

新加坡第一代部长中的艾迪巴克、林金山(创造了新加坡祖屋奇迹的人),都是这样被李光耀拉进政坛的,杨邦孝是最后一个。

在午餐上,李光耀开始他的游说。

“你已经在金融行业登上顶峰,职位已经是华侨银行银行内最高,在那里付出心血也只能让上千名员工及少数股东受益”。

“而出任大法官却能改革法律体系,造福整个社会”。

杨邦孝出生于1926年,这一年他已经63岁。

让一个接近退休的人开始一项新事业,谨慎的杨邦孝当时的回复是:让我考虑一下。

没想到李光耀对自己认准的人绝不放过,他对自己的挚友说:

“我希望你会答应,因为你还没有为新加坡做过什么事!”

已很多年没干过法律的杨邦孝回答说:“好吧,不过如果我无法胜任,你会让我离职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光耀没有回答,也没必要回答。以他老人家的自信,潜台词是:“我亲自认定的人,怎么可能不胜任。”

于是杨邦孝接受了这个挑战,以降薪近80%的幅度,出任新加坡的第二任大法官。

李光耀自认为是他用造福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所激励的说法,说服了挚友。

杨邦孝在接受官方采访时,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也是如此。

但直到李光耀去世,杨邦孝写了一本《近看李光耀》的回忆录,在书中他写到:在剑桥的一个寒冬,杨邦孝病倒,醒来时却看到壁炉里烧着火。后来才从房东处得知,这桶煤炭是李光耀扛着在雪中走了近一公里路送来的。

我想,这也是杨邦孝宁愿减薪也愿意为他打工的原因之一吧。

六、脱掉那些英式假发

新官上任三把火,要知道杨邦孝在63岁时继任大法官,他肯定不是来养老的。

这位新任大法官的第一把火,直接烧掉了当时新加坡法官律师们穿戴的英式假发。

没错,就是大家在香港律政剧中看到的大律师,大法官们头上顶的那玩意,世界上只有原英联邦国家中的几家还把持这种传统不愿意放手。

先简单说一下英式假发的来历,真相令人相当作呕。

假发在欧洲的流行,起始于16世纪晚期,那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大航海时代。

但是伟大的时代,也是有副作用的。

地理大发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疾病传播也更为迅速。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美洲人民带去了天花病毒。但美洲也并非没有报复,回程的水手们将梅毒从美洲带回了欧洲大陆,并随着他们每到一个港口就上岸胡天胡地的搞法,梅毒在欧洲开始了迅猛传播。(注:关于梅毒的起源说法很多,此为其中一种)

但是当时的科技水平未能引发医学大爆炸。直到1928年,在伟大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先生发现青霉素之前,梅毒一直是不治之症。

在这几百年间,大家耳熟能详的尼采、贝多芬、莫泊桑、路易十四等人,都是梅毒的受害者。

虽然梅毒不会导致迅速死亡,但其逐步侵蚀病人的神经,导致的症状包括开放的疮口、恶心的皮疹、失明、痴呆以及:脱发

当时的欧洲梅毒流行如此之广,秃顶的人自然不少。为了遮掩,对假发的需求猛增,开始还能够收购健康人的头发制作假发。后来连头发这种原材料也不足了,于是欧洲人开始用马毛,猪毛等动物毛发制作。

时间长了,大家对假发这种事也就习以为常,加上太阳王路易十四也染上梅毒并开始戴假发后,更是成为风靡全欧洲的流行风潮。

路易十四一家子,他本人早就秃了,一头假发极为抢眼

而英国的法官和律师们就是在梅毒和流行风潮的共同需求下,统一带上由马毛制作的假发。

几百年后,假发已经成为英式法庭的“光荣传统”,并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旗帜传播到各殖民地。

直到今天,香港的律师和法官们,还带着这顶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功能上都既耻辱又恶心的假发,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是蔚为奇观。

但杨邦孝对英国人的这套玩意不买账,法官和律师靠的是认真工作,严格执法。新加坡地处热带,带着如此厚重的假发,时间长了味道可想而知。

况且新加坡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了,为了国家认同,也需要减少当年殖民统治留下的印记。

于是,在上任成为大法官的第一次发言,杨邦孝就宣布废除沿用多年的英式假发。

真是大快人心,这些东西的最好归宿,就是历史的垃圾堆。

同时,杨邦孝也借着废除假发这个措施,开始敲打那些躺在功劳簿上,偷奸耍滑,懒惰成性的法官们。

“我杨邦孝上台了,大家都起来给我干活。”

当时的新加坡,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诉讼案激增,无论高庭初庭,都堆满积压案件,而每件案子往往要花上4-6年才能受理。

受过英式法律教育的法官们苦不堪言,为了逃避工作,甚至利用普通法繁琐漫长的断案流程来拖延案件。杨邦孝的司法改革就是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拉开帷幕。

他改革法庭和司法程序,使陈旧的制度焕然一新,搁置待处理的案件大量减少。

他修改惯例和条规,使得律师无法利用法律程序来拖延案件。

他以科学的标准考察法律人才,增加高等法院法官数量,注意选拔年轻人才。

为了抽打这些慵懒法官,他以自己60多岁高龄,与开国总理同时代的资深,每天在上班前站在最高法院门口,等待已经习惯迟到的法官们。

他注意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将之引入法庭,大幅缩短了庭审时间和运转流程。

杨邦孝上任两年,解决了高等法院之前积压的2000宗案件,法庭士气焕然一新。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记载,到杨上任十年后的1999年,新加坡的法庭闻名遐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法官和律师,都慕名前来考察杨邦孝的改革成果。世界银行向其他国家推荐这里的初庭和高庭制度,作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以改革司法制度这样辉煌的成绩,从政仅10年的杨邦孝在1999年被授予淡马锡一级勋章,这是新加坡的文官系统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以吴庆瑞的资深和成绩,也还是在退休后才获此殊荣。

杨邦孝比李光耀小六岁,他逝世于今年1月。全国哀吊,极尽殊荣。

后记:何以取舍

为什么要讨论新加坡的司法改革,是因为香港目前面临的困境,无论如何都需要去殖民地化,重建国家认同。

而司法改革的目的,并非要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

从大英帝国继承下来的普通法系,哺育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金融中心,我认为自有其独到之处。

何以取舍?

坚持拿来主义和实事求是。

符合实际需要的,优秀的传统可以保留,而类似于带假发这种形而上,没有实际意义,已经被绝大多数英联邦国家抛弃的传统,还是尽快扫进垃圾桶为好。

希望下次看见港式律政剧,其中的TVB明星们能在法庭上展示她们本来的黑发。

全文完

上一页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