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靠怦然心动?专家教你怎么为每件物品“安家”

2021年03月31日   •   1万次阅读

日本收纳教主近藤麻理惠和她的“KonMari整理法”不仅让上班族陈蔚鋆受益匪浅,还让她成为新加坡为数不多的KonMari咨询顾问。陈蔚鋆认为,即使没有大房,也能通过专业的整理收纳,打造出符合自己需求且令人愉悦的空间。

陈蔚鋆去年创办了“Your Tidy Half”(“整洁的另一半”),为客户提供收纳整理的咨询服务。

和许多人一样,高管助理兼办公室经理陈蔚鋆(28岁)一直追求更整洁的收纳,却频频感觉力不从心。“我从来不是极简主义者,所以有很多属于不同类别的东西。我拟了整理时间表,确保自己定期收拾房间各个部分,偶尔也会买篮子、小抽屉和架子等收纳用品。让我泄气的是,我的努力换来的整洁从来不会超过一个月。”

日本收纳达人近藤麻理惠(Kondo Marie)的书作《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 The Japanese Art of Decluttering and Organizing)对她有很大的启发,麻理惠通过同名生活品牌KonMari Media开班授课后,陈蔚鋆一直想报名上课,成为获得KonMari Media认证的整理咨询顾问。无奈课程都只在美国开办,直至去年首次推出线上培训课,陈蔚鋆火速报名,并在去年6月创办了“Your Tidy Half”(“整洁的另一半”),为客户提供收纳整理的咨询服务。据知,新加坡的KonMari咨询顾问目前不超过10名。

陈蔚鋆说:“大部分客户其实都试过收拾东西,只是效果欠佳,有些则是不知道从何开始。阅读近藤麻理惠的书可以让你了解收纳理论,而我的责任是引导客户,提供一个新角度,因为每个人的居住情况都不同,可能需要一些创意方法解决问题。”

上课后,陈蔚鋆的收纳方式也变了。她除了根据物品类别收拾家居,也确保每个组别及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家”;东西有了适当存放空间,居住环境就会整洁。

常见的收纳误区

陈蔚鋆为客户提供30分钟的免费咨询,之后若想继续请她帮忙,每小时收费$70,每次最少3小时。至今,她为超过10名客户提供咨询,咨询时长按客户喜好和需求而定。

陈蔚鋆说:“收拾家居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空间不够,以及空间缺乏目的性。前者往往是因为和许多家人分享居住空间,后者则可能是空间意义不明确,例如原本应是书房或办公房,结果却变成堆积杂物的储物室。”

陈蔚鋆示范KonMari折衣法,抽屉里的衣服一目了然。(denisetws.com提供)

要让空间更整洁,不妨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收纳误区。陈蔚鋆指出四个重点:

误区 先买收纳用品再收拾东西?

衣服多到衣柜装不下,有些人会购买抽屉或挂衣架。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收拾东西,再决定是否须要购买收纳用品。

误区 装饰品有助营造“家”的感觉?

摆放照片、海报或其他纪念品确实有装饰作用,但装饰品过多却会看起来杂乱。建议把具备纪念价值的东西都放在家里的指定空间,并且不时变换装饰品,让人眼前一亮。

误区 除非崇尚简约主义,否则不可能保持整洁?

收纳与整理的目的是筛选并留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家里的物件都让你感觉快乐,所以什么都不想丢掉,其实也无所谓。不过,如果收纳空间有限,有些物品(例如体积较大的绒毛玩具)建议与它拍照留念,再捐出去或丢掉。

误区 屋子太小才会乱?

住家杂乱是因为物件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例如搬家后或迎来新家庭成员时,可能出现这类情况。关键是打造一个让整理事半功倍的“系统”,这样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一直把收纳与整理当成累赘。

陈蔚鋆说:“有些客户住在不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空间,不知不觉承受了许多年的‘痛苦’。完成整理与收纳后,我可以看到客户的情绪得到纾解。有一名客户对储藏室的蜕变非常满意,收纳完毕后还频频走进去。那曾经是让她感觉畏惧的地方,现在却能点燃她的快乐。”

舍不得丢掉的东西如何处理?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些难以割舍的物件,有些人还可能被严重的囤物问题所困扰。陈蔚鋆建议从根本解决问题,找出囤物背后的理由,了解为何自己难以放下或丢掉某些物品。

“有些人的感情可能比较丰富,建议在每个收纳组别中找出有纪念价值的物件,放在一边,最后处理。例如收拾衣柜时可能发现有些衣服蕴含特别意义,例如是母亲送的礼物。”

她建议为具备纪念价值的物件找到专属空间,确保自己可以常常看见它,让回忆历久如新。她说:“每个人都有一些想紧紧抓住的东西,有时候可能触发比较多的情绪。有些人则比较实际,所以难以丢掉花钱买的东西,即便那并非昂贵物品。情况因人而异,我们对于收纳的态度也会受成长过程和教育方式所影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东西是否值得占据现有的空间?”

记者:陈映蓁

摄影:谢智扬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