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玶海岸:组屋奇迹:安得广厦千万间(三)

2021年11月01日   •   1万次阅读

前述:

1959年,刚从英殖民者手中获得独立地位的新加坡前途未卜,住房危机一触即发。第一次执政的李光耀施展铁腕手段,废除了英式官僚机构改良信托局,由此建屋发展局走上历史舞台。

但党内斗争严重,第一任建屋发展局主席的人选难产。就在此时,吴庆瑞向李光耀正式推荐了林金山。

事后证明,这是新加坡政治史上最成功的人事推荐。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林金山,实在是一等一的优秀公务员和政治家。

本文第一主角即将登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属舞台。

四、林金山的傲骨

(一)种子

1916年,距离东印度公司员工斯坦佛.莱佛士开埠新加坡港已有97年。在上个世纪中,英国人在这里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作为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商人、航海者、探险者和盗贼的强大实力和执行力。

盎撒人从南美洲偷来橡胶树种子,从中国福建武夷山偷来茶树,间接从西非偷来油棕树,又将这些经济物种在马来半岛广泛种植;

通过领先世界的矿物勘探技术,在雪兰莪州发现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锡矿;

又适逢北方清朝太平天国的大动乱,大量穷苦华人纷纷下南洋,为此地带来了充足劳动力,整个马来半岛经济就此蓬勃发展起来。

例如:吉隆坡的皇家雪兰莪(ROYAL SELANGOR ),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器加工企业

就在这一年,位于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的一户林姓家庭喜事临门,家族的长子诞生了

林家是当地商人之家,家族祖父是一名甲必丹(注:甲必丹即荷兰文Kapitan的音译,是下南洋的华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头领,负责管理老乡及与英国人打交道)。这个家族并不是豪商巨贾,但父亲依然对自己的大儿子寄予厚望,为他起名为林金山,期盼他未来能青出于蓝,为家族带来金山一般的财富。

这位长子的一生总是曲折回转,命运曾多次将他抛向谷底,但其总能在风口浪尖上化险为夷。未来林金山不仅给家族带来了财富,他最终的成就亦远超父亲的期望。

他就读于海峡殖民地最好的英校高中,英华学校(Anglo-Chinese School),从小就显露出异于常人的经商天赋,对数字异常敏感,小小年纪就能和父亲讨论商业决策。

按照当时海峡派南洋华人的教育路线,林金山的下一步应该是进入最好的大学莱佛士学院,攻读热门的经济或法律专业,未来成为一名商人或律师。

但命运给了林金山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也波及了南洋,父亲无法继续供他读书。于是原本的富二代林金山不得不中断学业,在父亲的加油站当了一名员工。

大萧条结束后的1936年,经济好转,林金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莱佛士学院,成为经济系的一名新生。

莱佛士学院是林金山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在那个年代,这所传奇大学里似乎永远群英荟萃。林金山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学历,还认识了改变自己命运,并与之共同奋斗半生的挚友、战友和伯乐,吴庆瑞。

青年林金山

这对未来一个修房子和一个搞经济的黄金搭档,在大学就是同班同学。1939年两人毕业后,吴庆瑞留校任经济学导师,而林金山开始协助家族打理生意。一切都非常平稳,毫无波澜。

如果这个状况一直持续,未来不会再有新加坡发展之父,也不会有Mr.HDB,吴庆瑞会成为殖民地政府的优秀公务员,林金山会按照家族的期望,子承父业将生意发扬光大,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但改变这座岛上所有人命运的大转折还是来了。

此时距离日本发动918事变已经有8年,距离卢沟桥事变也已经过去两年了。身处马来半岛的华裔们,眼看着日本对自己老家的侵略已经全面展开。

他们满心愤懑,悲痛欲绝,一边将自己积累下的财富源源不断捐献,一边招募热血年轻人回国参加抗战,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日本侵略者的脚步。

不仅如此,战争阴云早已笼罩整个马来半岛,而在英国人的宣传下,南洋华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1941年12月,日本帝国海军偷袭了珍珠港,陆军同时启动“南进计划”。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领日本陆军第二十五军在泰国南部登陆,由北向南进攻英属马来亚,太平洋战争中的马来亚战役就此爆发。

山下奉文和他的陆军部队

气势正盛的日军势如破竹,仅两个月后,兵锋就已渡过柔佛海峡,并在新加坡西部原福特汽车工厂建立了自己的司令部。他们占据了全岛制高点武吉知马山,并将大炮炮口对准了市区,要求与英军谈判。

原日军司令部,今被改建成日据时代纪念馆

与之相对,驻扎在福康宁山(Fort Canning Park)的英军指挥部内一片愁云惨淡。英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白思华(Arthur Percival)并不知道,从泰国南部登陆一直打到半岛最南端的日本人其实也已是强弩之末,山下奉文只是打算用谈判吓唬一下英国人就准备从容退军。

白思华(Arthur Percival)

英国人的软弱连身经百战的马来之虎都大为吃惊,曾经骄傲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居然在军队人数尚占优势的情况下,决定直接投降。

白思华率领英国正规军在1942年2月18日正式投降,投降地点就选在在福特汽车工厂的日军司令部。

白思华率领英国正规军签字投降

投降日恰好临近这一年的华人农历春节,在日军渡海而来的克兰芝-裕廊一带,之前才急匆匆被组织起来的华人抗日部队(很多还是刚刚被英国人从监狱中释放出来的马来亚共产党员)给予了日军在马来半岛的最后,也是最沉重的攻击。这些英雄们一直战斗到最后一人,全军覆没。

新加坡就此沦陷,山下奉文改此地为昭南特别市,意为帝国南方之荣耀。

消息传进东京二重桥,裕仁天皇精神大振。日本全国上下举行祝捷大会,每个家庭都配给3合白酒(300毫升),每个小孩都配给一角钱的糖果,以示共庆胜利。11点22分,裕仁天皇乘坐“白雪号”坐骑,出现在皇宫之外的二重桥上。聚集在广场上的日本国民国民兴高采烈,“万岁”的呼声此起彼伏。

(注:二战马来亚战役和新加坡沦陷事,在前作《新马分家》第二集中亦有详述,忘了的各位可以回去看一看。)

在这个世界上,部分人的欢乐总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此刻日本人民的欢庆,带给东南亚人民的,却是噩梦一般悲惨时光。

面对残暴敌军的压力,这个已经平和了上百年的社会秩序突然崩塌了。

要知道大英帝国在马来亚的统治的百年中,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的人民,无论华裔、马来裔、印度裔,都对由“高等种族”英国人统治感到天经地义,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们也没有例外。

李光耀曾回忆说:(那时)大家在英国统治之下,过着很简单的生活,大家认为未来一千年也都会是这个样子。

(Everybody lived a very simply life under the British, and everybody thought they will going to be here for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但此时日本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将大英帝国在马来半岛的百年经营一扫而空。而英国人在战争中的表现,是前所未有的拙劣和低能。

对于原本“被统治而不自知“的各族人民来说,这是南洋版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原来的顺民们,亲眼目睹了英国人作为高等统治种族极不体面的狼狈和溃败;

原来毫无民族意识的人,也曾为了华人民间游击队中涌现出的悲剧英雄主义而痛哭流涕;

而最后取代英国人实施统治的日本人,其残暴程度却又令人发指。

对于战前战后的巨大落差,在日据时期的悲惨生活,以及对于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强烈悔恨与不甘,终于在各民族精英的脑海中产生了无法掩盖,如果火山喷发一般的化学反应。

某些千年不变的东西终于裂开,某些昂扬向上的种子就此被种下。

林金山就是觉醒者其中的一员。

(二)流离

当然,此时的林金山还无暇思考这些高纬度问题。日本人兵临城下,英属海峡殖民地的首府成为了一座孤岛,残酷的现实让他和家族都面临着生与死的决断。

是逃还是留?如何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财富?如何在兵荒马乱间保住性命?

1、是逃还是留

作为一名被日军包围的城市居民,特别对华裔来说,答案不言自明。只要有条件,一定要逃。

南洋华人在抗战中一直给中国战场捐钱捐物,而且数额巨大,早已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而日军的残暴众所周知,这帮畜生习惯占领重要城市后拿居民开刀立威。这是他们在中国战场锻炼出来的惯例,而新加坡华裔是再明显不过的目标。

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均已覆灭或远遁,机场也已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逃亡路线只剩下海路一条。

于是1942年春节的马六甲海峡有点繁忙,这条海路上可说是群星闪烁。

日本人最欲除之而甘心的陈嘉庚,也经由这条水路逃往苏门答腊,后转往爪哇。在二战结束前的剩余时间内,对中国抗战支持最大的华侨领袖和民族旗帜(主席评语),始终化名居住在爪哇岛一个叫玛琅的小镇。尽管日军悬赏500万荷兰盾要他的首级,也曾严刑拷打一些知情人逼问陈的下落,但没有一个人背叛、供出他的所在地。

抗日英雄林谋盛乘坐一艘舢板船在英军投降前三天逃脱,他的亲人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并就此了无音讯(后得知是被屠杀而尸骨未存)。林谋盛没有放弃国仇家恨,他从苏门答腊转往印度,并在当地招募士兵返回马来半岛继续抗争,直至被捕牺牲。

客居新加坡的文坛领袖郁达夫、以及胡愈之等流落南洋的左翼作家们,也乘船辗转前往苏门答腊。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他们,只能靠积蓄在一个叫巴爷公勿的小镇上卖酒为生。一代文豪郁达夫,在二战胜利前被日本宪兵杀害在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深处,至今尸骨无存。

年仅26岁的林金山也是其中之一,带领着家人从海路上匆忙逃往苏门答腊,总算逃过了最惨烈的日军大屠杀。

事后证明,从围城中逃走的决定无比正确。

在占领新加坡后,山下奉文下令立即彻底肃清本地华裔的抵抗力量。由臭名昭著的“魔鬼参谋”迁政信策划,由时任“昭南”警备司令河村三郎(Saburo Kawamura)和宪兵队队长大石正幸(Masayuki Oishi)带人执行,发动了肃清大屠杀

1/3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