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轴箱脱落难道没声音? 东西线事故的提问议员有问到点子上

2024年10月17日   •   1710次阅读

东西线一列地铁列车9月25日早高峰期间发生故障后,地铁服务局部中断了六天,直至10月1日才全面恢复。

这起被交通部长徐芳达形容为“严重故障”的地铁事故,前天(15日)在国会进行长达两小时的讨论。

徐芳达针对这起事故的31道提问发表了部长声明,并详述了故障当天的时间轴。

交通部长徐芳达10月15日在国会上针对地铁东西线事故发表部长声明。(国会视频截图)

问:轴箱脱落不可能无声无息吧?

其中一道补充提问成功引起了红蚂蚁的注意。

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潘群勤问道:

“一个地铁轴箱脱落并(对轨道)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不可能是无声无息发生的。当时应该有发出一些声响。我想问的是,部长可否告诉我们,为什么轴箱脱落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地铁还在轨道上继续行驶了超过两公里?”

对此,徐芳达回说:

“脱落的是一个地铁车厢的一组轴箱。一列地铁有六个车厢,每个车厢有两组轴箱。至于为何当时轴箱的脱落,以及随后导致转向架车轮脱离运行轨的情况没能更早被发现,目前还在调查中,必须等调查结束后才能下定论。”

徐芳达在部长声明列出事故时间轴时说,每个车厢有两个转向架(Bogie),每个转向架有两个轴(axle)各衔接四个轮子,每个轴两端各有一个轴箱(axle box)。此次故障是轴箱脱落引发跳电,同时造成轨道和轨道设备严重受损。

一个轴箱脱落后,地铁还有11个轴箱在运作,因此在接下来几分钟内还继续行驶了2.55公里。

(如果蚁粉看到这里已经懵了,可以参考下面这几张图,会比较容易懂)

东西线列车有6个车厢。(SMRT官网)

(上图)正常的地铁轴箱。(下图)脱落的地铁轴箱引发跳电,并在地铁继续行驶2.55公里时,造成该轨道和轨道设备严重受损。(取自陆交局和SMRT)

部长还说,东西线的地铁平日的最高时速是每小时80公里。换句话说,行驶2.55公里的距离,在事故发生时,很可能只用了2分钟左右。

问:为何不早些更换第一代列车?

SMRT官网显示,东西线地铁和南北线地铁目前川行的列车有198列。

9月25日发生故障的列车属于第一代川崎重工业列车(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train,简称KHI列车),车龄35年。

目前还有48列KHI列车在南北与东西线运行。

工人党议员严燕松和陈立峰先后补充提问,第一代列车车龄那么高是否对乘客造成安全隐患,当局是不是应该检讨这些老列车的维护工作?

对此,徐芳达说“年龄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他解释说,2012年第一代KHI列车曾进行全面独立评估,列车总服务寿命评为38年。地铁公司对这些列车每三四年就进行小规模翻修,每六年至八年大规模翻新。其目标是在2026年底,更换掉南北与东西线上的48列第一代KHI列车。

至于为何没有早点更换列车,部分原因是冠病疫情阻碍了新列车的交付,另外一个原因则是:

“如果还没超出使用寿命,那些依然可靠的列车自然会继续运行。”

部长解释说,新列车在分批运抵新加坡之前和之后都必须经过严格测试才能“上岗”。

第一批交付的三列列车已在去年6月开始启用。陆交局至今已交付了34列新列车给SMRT,相当于每个月交付两列新列车。

问:轴箱为何无预警脱落,是不是列车养护经费减少了?

问这道问题的,有反对党议员和执政党议员。

徐芳达回答说,SMRT并没有像社媒上断章取义所谣传的那样,减少列车养护经费。

他说,地铁维护工作自2012年来已得到提升。新加坡的所有地铁线在2019年已全面达到行驶至少100万公里才发生一次延误超过五分钟事故的高标准。这个地铁可靠度,至今一直达标。

这次发生故障的东西线去年4月至今年3月之间,更是每行驶505万公里才发生一起延误超过五分钟的事故,表现不俗。

陆路交通管理局和地铁业者SMRT在东西线轨道上展开耐力测试,利用堆满沙袋模拟满载的列车,在轨道上来回行驶,确保轨道没有问题。(联合早报)

东西线地铁列车耐力测试。(SMRT脸书)

地铁公司平日里也采用预测式检修法,通过监测系统来侦查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并不时出动特别仪器去扫描轨道侦测问题。

至于上述检修方式是否足以提前侦查到9月25日轴箱脱落的风险,部长并没有回复,而是说一切须等调查结束后才能下判断。

部长说,许多地铁设备的问题,并非肉眼能轻易看出,有时候是“受内伤”。

例如在此次故障中,有一段约800米长的西向轨道(不再那2.55公里受损的轨道上),是在几天后通过例常压力和负重测试,才发现12处肉眼不可见的新裂痕,以至于必须更换10段原本不需要更换的铁轨。

这些在东西线未更换轨道上发现的12道新裂痕,是事故发生后几天进行压力测试时才出现的,并未在早前的检查中显现。(SMRT脸书)

问:这次为何没有成立调查委员会?

2011年,南北线地铁发生大规模故障时,陆交局曾成立调查委员会展开独立调查。然而此次故障,当局却没有这么做。

徐芳达说,这次故障情况没有2011年复杂,而且当年地铁的可靠度也不达标,所以才成立调查委员会。过往一些严重地铁事故,例如2017年地铁隧道淹水,也没有成立调查委员会。

作为新加坡的轨道监管机构,陆交局已经有足够的权限和技术知识来调查严重的地铁轨道事故。当局也委任了由海内外专家组成的六人咨询小组协助调查。

与此同时,交通部的交通安全调查局(Transport Safety Investigation Bureau,简称TSIB)也将对此进行独立安全调查。调查预计耗时几个月,当局届时会公布调查结果,并作出必要惩处。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5814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忙碌、焦虑、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溃的成年人都在干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