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要二胎,你,想好了吗

2021年01月18日   •   2万次阅读

我们这一代年轻宝妈,很多应该都赶上了计划生育,家里都是自己一个孩子,最多再有一个兄弟姐妹。

近十年来,国内开始鼓励生育。2011年11月,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从放开二胎政策到现在,我常常听国内的很多朋友叹气:很想再要个宝宝,可是又怕要不起。

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中国,养大一个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50-130万人民币。当然,这还不算很多额外的费用。这二胎生还是不生于是就成了很多家庭无比纠结的一个问题。

很多朋友都非常羡慕身在新加坡的我,因为新加坡的生育福利特别好,政府对生育和抚养孩子都有大量福利性质的措施。

但即便在高福利的实质支持与鼓励生育的社会风气之下,新加坡其实也有很多家庭对于要不要二胎一事非常犹豫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在新加坡要二胎,你想好了吗?

01 新加坡的二胎福利

先来说说国内父母们都很羡慕的新加坡生育福利

新加坡人口与人才署2017年的一项统计显示,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在两个孩子13岁以前,一共可以领到价值折合现金16.6万新币的津贴。

疫情期间,新加坡鼓励生育又加码,只要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出生,符合条件的新加坡籍新生儿,就可以获得政府发放的3000新币一次性育婴补贴

育婴补贴(Baby Support Grant),是政府在婴儿花红(Baby Bonus)现金奖励之外的一次性额外补贴。育婴补贴将从明年4月1日起存入儿童培育户头,或在父母为孩子申请加入婴儿花红计划的一个月内存入户头。

现在的婴儿花红现金奖励会分阶段存入家长为孩子开设的儿童培育户头。第一和第二个孩子各可获8000新币,第三个及之后出生的孩子各可获1万新币。

目前,除了婴儿花红现金奖励,父母还可获4000新币新生儿保健储蓄补助金,及3000新币儿童培育户头起步津贴

父母另外存入儿童培育户头的款项,也会获政府一对一补贴,比如父母存1000新币,政府会自掏腰包再存入1000新币直至顶限。

政府为这项户头提供的最高津贴总额,分别可达6000新币(第一和第二个孩子)、1万2000新币(第三和第四个孩子)及1万8000新币(第五或之后的孩子)。

这样算下来,在规定时间内出生的新加坡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可以拿到: 育婴补贴(3000)+ 婴儿花红(8000)+ 新生儿保健储蓄补助金(4000)+ 儿童培育户头起步津贴(6000)= 2万1000新币

二胎自然可以得到更多。除了这些,新加坡还在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给予公民身份的孩子各种减免、减税、现金补贴等。

加上疫情期间加码的育婴补贴,新加坡的二胎家庭一共可以领到价值折合现金17.2万新币的津贴。

另一边,孩子多,妈妈势必会很辛苦。为鼓励父亲分担更多育儿责任,新加坡政府调高男性的带薪陪产假至两个星期,此项政策导致的额外假期薪水也将由政府支付。

新加坡政府鼓励生育的决心之强可见一斑!

02 新加坡生养孩子的成本

福利这么好,在新加坡生个二胎总不会养不起吧?

这就涉及到在新加坡生养孩子的成本,毕竟新加坡可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咱们一起来算算这笔账。

首先,怀孕就需要3500-5500新币

怀孕初期,也就是前三个月一般会进行2-3次产检,根据医生收费的不同,一般需要500-800新币的产检费用,加上孕期要补充的叶酸、钙、维生素等,总的来说,这个期间产检的花费一般在700-1000新币

过了13周之后,一般医生都会提供产检配套,付费一次,生产前产检一包到底。每位医生价格不同,一般费用在1500-2000新币。当然,也有便宜的。

但是唐筛、四维、糖耐等这些不包括在内。

再说分娩。分娩需要1-2万新币

其实在新加坡,生孩子这件事,新加坡公民有补贴,但外国人只能出钱了。而且,如果你是外国人,在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生孩子花费都差不多。

一般顺产的医药费用是在1000-12,000新币剖腹产的医药费是10,000-19,000新币

在孩子的婴儿期,也就是0-2岁,这一时期需6万+新币

当然也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新加坡的女佣费用每月600-800新币,月嫂费用每月2500-3500新币。如果自己或者妈妈婆婆带孩子,就可以省去这些了。

另外还有吃穿用的,比如奶粉、尿不湿、玩具、疫苗……也都是需要花费的。

要是孩子经常生病就得另算了,6万新币肯定是不够的……

教育支出向来都是孩子成长中最不能省的一项,包含最基础的学费,也包含孩子的补习费、兴趣班费等等。

这里再问各位宝妈一句:一个孩子在新加坡从幼儿园上到大学一共要花多少钱?

答案是8-35万+新币。之所以跨度这么大,是因为身份真的很重要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个公民家庭,孩子从幼儿园到读大学也要最低8万新币。

算到这里,只能说是把孩子平安健康地养大,算是比较低的养孩子门槛。按照各项最低计算,总费用是15万3500新币。如果生两个孩子,就是30万7000新币

更何况还有不可避免的生活费和娱乐费。在新加坡,把孩子从2岁的小豆丁养到18岁的成年人,生活费就需要13-25万+新币

娱乐费是额外算的,需要8万+新币。

带孩子偶尔去个动物园、博物馆以及各种乐园每年就得花个1000新币左右。全家旅游费每年也得有个3000-10000新币。但还是因人而异,看宝妈们的各自安排。

从怀孕、分娩、教育、衣食住行到大学毕业,在新加坡养一个孩子平均花费高达68万新币,两个孩子就是136万新币

这是平均的花费,哪怕是按照最低标准计算,生养两个孩子也要花费72万7000新币

到这里,宝妈们还觉得在新加坡生养二胎不贵吗?

03 二胎备孕注意事项

当然了,钱其实并不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

就社会层面和个人情感来说,一个孩子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想想也是很期待的。就算贵点,也值了!

何况虽然钱是很多,也不是需要一次性拿出的。而且现在新加坡政府慢慢的推出了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新生儿补贴啊,产假陪同延长啊等等等等。

记得有位宝妈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说,她之所以要二宝,就是因为大宝长大了,而她特别怀念大宝小时候的那些时光,于是生了二宝。

第一个孩子,在初为人母的昏天黑地和手忙脚乱中长大了,而第二个孩子,宝妈们也许能更有经验地去面对,更从容地品味那些美好时光的细节

此外,我也听过很多新加坡宝妈,讲过自己想要二胎的理由:

“一个孩子太孤单,想要两个孩子做个伴。”

“希望能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

“我们老的时候,两个孩子压力会小一点。”

这些理由也都充满了一个家庭对于温暖、热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

然而在下定决心生养二胎之前,宝妈们一定要多方位考虑。宝妈自身的健康状况就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准备要二胎之前,应该问问自己:

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是否准备好应对怀孕可能带来的挑战?

我的身体准备好生二胎了吗?

如果想要二胎,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健康,进行基本检查并检查疫苗接种情况。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其他疾病,在怀二胎之前也需要进行治疗和处理。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