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年輕寶媽,很多應該都趕上了計劃生育,家裡都是自己一個孩子,最多再有一個兄弟姐妹。
近十年來,國內開始鼓勵生育。2011年11月,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從放開二胎政策到現在,我常常聽國內的很多朋友嘆氣:很想再要個寶寶,可是又怕要不起。
根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在中國,養大一個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50-130萬人民幣。當然,這還不算很多額外的費用。這二胎生還是不生於是就成了很多家庭無比糾結的一個問題。

很多朋友都非常羨慕身在新加坡的我,因為新加坡的生育福利特別好,政府對生育和撫養孩子都有大量福利性質的措施。
但即便在高福利的實質支持與鼓勵生育的社會風氣之下,新加坡其實也有很多家庭對於要不要二胎一事非常猶豫。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在新加坡要二胎,你想好了嗎?

01 新加坡的二胎福利
先來說說國內父母們都很羨慕的新加坡生育福利:
新加坡人口與人才署2017年的一項統計顯示,生育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兩個孩子13歲以前,一共可以領到價值摺合現金16.6萬新幣的津貼。

疫情期間,新加坡鼓勵生育又加碼,只要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出生,符合條件的新加坡籍新生兒,就可以獲得政府發放的3000新幣一次性育嬰補貼。
育嬰補貼(Baby Support Grant),是政府在嬰兒花紅(Baby Bonus)現金獎勵之外的一次性額外補貼。育嬰補貼將從明年4月1日起存入兒童培育戶頭,或在父母為孩子申請加入嬰兒花紅計劃的一個月內存入戶頭。
現在的嬰兒花紅現金獎勵會分階段存入家長為孩子開設的兒童培育戶頭。第一和第二個孩子各可獲8000新幣,第三個及之後出生的孩子各可獲1萬新幣。

目前,除了嬰兒花紅現金獎勵,父母還可獲4000新幣新生兒保健儲蓄補助金,及3000新幣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
父母另外存入兒童培育戶頭的款項,也會獲政府一對一補貼,比如父母存1000新幣,政府會自掏腰包再存入1000新幣直至頂限。
政府為這項戶頭提供的最高津貼總額,分別可達6000新幣(第一和第二個孩子)、1萬2000新幣(第三和第四個孩子)及1萬8000新幣(第五或之後的孩子)。

這樣算下來,在規定時間內出生的新加坡家庭的第一個孩子可以拿到: 育嬰補貼(3000)+ 嬰兒花紅(8000)+ 新生兒保健儲蓄補助金(4000)+ 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6000)= 2萬1000新幣
二胎自然可以得到更多。除了這些,新加坡還在教育、醫療等各方面給予公民身份的孩子各種減免、減稅、現金補貼等。
加上疫情期間加碼的育嬰補貼,新加坡的二胎家庭一共可以領到價值摺合現金17.2萬新幣的津貼。

另一邊,孩子多,媽媽勢必會很辛苦。為鼓勵父親分擔更多育兒責任,新加坡政府調高男性的帶薪陪產假至兩個星期,此項政策導致的額外假期薪水也將由政府支付。
新加坡政府鼓勵生育的決心之強可見一斑!
02 新加坡生養孩子的成本
福利這麼好,在新加坡生個二胎總不會養不起吧?
這就涉及到在新加坡生養孩子的成本,畢竟新加坡可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咱們一起來算算這筆帳。

首先,懷孕就需要3500-5500新幣。
懷孕初期,也就是前三個月一般會進行2-3次產檢,根據醫生收費的不同,一般需要500-800新幣的產檢費用,加上孕期要補充的葉酸、鈣、維生素等,總的來說,這個期間產檢的花費一般在700-1000新幣。
過了13周之後,一般醫生都會提供產檢配套,付費一次,生產前產檢一包到底。每位醫生價格不同,一般費用在1500-2000新幣。當然,也有便宜的。
但是唐篩、四維、糖耐等這些不包括在內。

再說分娩。分娩需要1-2萬新幣。
其實在新加坡,生孩子這件事,新加坡公民有補貼,但外國人只能出錢了。而且,如果你是外國人,在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生孩子花費都差不多。
一般順產的醫藥費用是在1000-12,000新幣,剖腹產的醫藥費是10,000-19,000新幣。

在孩子的嬰兒期,也就是0-2歲,這一時期需要6萬+新幣。
當然也要看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新加坡的女傭費用每月600-800新幣,月嫂費用每月2500-3500新幣。如果自己或者媽媽婆婆帶孩子,就可以省去這些了。
另外還有吃穿用的,比如奶粉、尿不濕、玩具、疫苗……也都是需要花費的。
要是孩子經常生病就得另算了,6萬新幣肯定是不夠的……

教育支出向來都是孩子成長中最不能省的一項,包含最基礎的學費,也包含孩子的補習費、興趣班費等等。
這裡再問各位寶媽一句:一個孩子在新加坡從幼兒園上到大學一共要花多少錢?
答案是8-35萬+新幣。之所以跨度這麼大,是因為身份真的很重要!

也就是說,哪怕是一個公民家庭,孩子從幼兒園到讀大學也要最低8萬新幣。
算到這裡,只能說是把孩子平安健康地養大,算是比較低的養孩子門檻。按照各項最低計算,總費用是15萬3500新幣。如果生兩個孩子,就是30萬7000新幣。

更何況還有不可避免的生活費和娛樂費。在新加坡,把孩子從2歲的小豆丁養到18歲的成年人,生活費就需要13-25萬+新幣。
娛樂費是額外算的,需要8萬+新幣。
帶孩子偶爾去個動物園、博物館以及各種樂園每年就得花個1000新幣左右。全家旅遊費每年也得有個3000-10000新幣。但還是因人而異,看寶媽們的各自安排。

從懷孕、分娩、教育、衣食住行到大學畢業,在新加坡養一個孩子平均花費高達68萬新幣,兩個孩子就是136萬新幣。
這是平均的花費,哪怕是按照最低標準計算,生養兩個孩子也要花費72萬7000新幣。
到這裡,寶媽們還覺得在新加坡生養二胎不貴嗎?

03 二胎備孕注意事項
當然了,錢其實並不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
就社會層面和個人情感來說,一個孩子能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幸福感,想想也是很期待的。就算貴點,也值了!
何況雖然錢是很多,也不是需要一次性拿出的。而且現在新加坡政府慢慢的推出了更多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如新生兒補貼啊,產假陪同延長啊等等等等。

記得有位寶媽在我的文章後面留言說,她之所以要二寶,就是因為大寶長大了,而她特別懷念大寶小時候的那些時光,於是生了二寶。
第一個孩子,在初為人母的昏天黑地和手忙腳亂中長大了,而第二個孩子,寶媽們也許能更有經驗地去面對,更從容地品味那些美好時光的細節。

此外,我也聽過很多新加坡寶媽,講過自己想要二胎的理由:
「一個孩子太孤單,想要兩個孩子做個伴。」
「希望能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
「我們老的時候,兩個孩子壓力會小一點。」
這些理由也都充滿了一個家庭對於溫暖、熱鬧、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

然而在下定決心生養二胎之前,寶媽們一定要多方位考慮。寶媽自身的健康狀況就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環。
在準備要二胎之前,應該問問自己:
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是否準備好應對懷孕可能帶來的挑戰?
我的身體準備好生二胎了嗎?
如果想要二胎,必須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進行基本檢查並檢查疫苗接種情況。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其他疾病,在懷二胎之前也需要進行治療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