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个人所得税
新加坡是全世界税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球合法避税天堂”。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的算法、缴纳方式、流程等规定是怎样的呢?今天鸿信商务就带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新加坡的缴税规定吧!
01 谁需要纳税?
在新加坡,纳税群体分成两种:“居民”和“非居民”。其中,对于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国人来说,是否需要交税,主要是根据你在新加坡逗留的时间而定的。

1、居民 (Residents)
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永久居民(SPR)
如果在新加坡境内居住(合理的临时离境除外)或者工作(作为公司董事的情况除外)超过 183 天的外界人士
对于就业时期横跨两个日历年的外国雇员,设有一项特许(通常称“两年行政特许”),规定:如果外国雇员在新加坡停留或工作至少连续的183天(跨年度),将同时被认定为两个纳税年度的居民,即使每一年度在新加坡的时间都少于183天。
2、非居民(Non-residents)
如你在纳税年度的前一年,在新加坡境内居住超过61天,但不满183天 ,需要按照 “非税收居民” 的税收规定,缴付 15% 个人所得税,但公司董事则需要缴付 22% 个人所得税。
如你在新加坡境内居住不超过61天 ,就不需要交税,而公司董事还是需要缴付 22% 个人所得税。
如在新加坡境内居住(合理的临时离境除外)或者工作(作为公司董事的情况除外)超过 183 天的外界人士
注:183天指的是在新加坡就业期间,逗留在新加坡的天数,包括周末和公共假日。就职期间因为合理理由出境新加坡,例如海外度假或出差,也算在逗留时间内。

02 税收的定义?
税收居民根据上述居民税率表就其应缴税收入纳税。税收居民的应缴税收入的定义如下:

总收入:
作为独资经营者或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经营任何业务、贸易、专业或职业的收益或利润。
从任何工作中获得的收益或利润。
股息、利息、投资收益。
房产物业产生的租金、使用费、溢价及其他利润。
不包括在海外赚取的合格收入。
开支:
合格的就业相关费用
合格的租赁相关费用
捐款:
向受认可的慈善组织捐款。
个人减免:
特殊个人减免,如符合条件的课程费用、个人收入估税扣税、父母扣除等
应缴税收入:
从总收入中扣除上述各项之后的收入(如上图所示)。
注:居民及非居民纳税人向获批的公共性机构进行的捐赠可以在个人税前进行抵扣。但是只有居民纳税人个人才可享受特定的个人扣除项目及税款减免。特定的个人扣除项目可从税前收入中减除。税款减免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从而确定个人的最终应缴税款。一个课税年度内个人总共可以申请的税务减免额度的上限为80,000新币。
03 敲敲!!!未来预计调整!!
2024 课税年起,非新加坡居民个人的所得税税率(就业收入和某些按降低预扣税率征税的收入除外)将从 22% 提高到 24%。这是为了使非新加坡税务居民个人的所得税税率与居民个人的最高边际所得税税率保持一致。

图源I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