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假期,佩薇晒出一张清晨在阳台上做瑜伽的照片,引来朋友圈无数点赞。她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阳,身后是斯里兰卡郁郁葱葱的茶山。2022年4月6日,佩薇一家三口从新加坡出发,在斯里兰卡旅行了十天。由于这两个亚洲国家均已取消了入境隔离的措施,这趟旅程并不需要额外为隔离付出时间和金钱。

2022年4月15日,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滩上享受阳光的人们。随着疫苗接种率全面提升,欧洲多国开始放宽防疫限制,入境隔离措施逐步取消,跨境旅游的最大障碍正在解除。 (图:NachoDoce/ICphoto)
在旅途中,佩薇还遇到了儿子的同学和老师,都是趁著假期从新加坡出发旅游的人。这是新加坡3月24日宣布抗疫达到重大里程碑以来的首个小长假。“困在”小岛两年多的新加坡居民,正抓紧这个“窗口期”出国旅游。
新加坡目前已取消了绝大部分社会防疫措施,边境管控进一步放松。自2021年6月表态“与新冠共存”以来,历时九个月,新加坡民众逐步恢复疫情前的生活。

随着传播速度倍数扩大但危害程度大幅减轻的新冠变种奥密克戎的到来,世界各国相应调整防疫政策,陆续取消旅行限制、重新开放边境,航班也逐渐恢复正常运作。
全球旅游业迎来一波疫后的大复苏,往返北美及北美境内客运持续2021年强劲回弹的态势,欧洲各国近期也加速复苏步伐。不过,亚太地区的复苏之路相对缓慢。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下称“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Willie Walsh)在2022年4月最新的公告中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取消旅行限制,航空旅游业复苏的动力正在增强。
欧洲旅游“复活”
“复活节,欧洲的旅游业应该是复活了。”这是25岁的英国剑桥留学生安琪在假期旅游时的最大感受。
3月22日,安琪从英国出发,前往荷兰、德国、捷克、匈牙利多国一边实习一边旅游。除了布拉格和阿姆斯特丹的旅客还不算很多以外,其他地方“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安琪在荷兰入境时花了两个多小时,很多地方在搭乘公共运输时,都需要排队至少半小时才能上车。

(图源:Pixabay)
“英国2021年底已经放开了,夜店爆满,学校晚宴有一两百人参加,都不戴口罩。德国防疫措施最为严格,需要戴符合标准的口罩,有的地方还会检查疫苗接种证明。捷克、匈牙利没有什么防疫要求,但高级酒店的服务人员仍会戴口罩。”安琪说,在荷兰,她因戴口罩而受到当地人的指责:“你这是过度反应!”

(图源:Pixabay)
另一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思薇,则站在罗马万神殿门口发出感慨:“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欧洲人!”疫情严重时的意大利罗马,几乎所有景点都不用排队;而在复活节假期,到处人山人海,没有预约根本无法进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趁著复活节假期旅游了,能办申根签证的去欧洲,来不及办签证的都去免签的地方转转。大家实在憋得太久了,再不出去仿佛浑身要长毛了。”
4月10日,思薇从伦敦东北部的斯坦斯特德机场出发。“机场简直摩肩接踵。”斯坦斯特德机场4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复活节假期是该机场自疫情以来最繁忙的时期,预估4月15日至18日有约24万名乘客使用该机场,而2021年同期仅有8000余名乘客。

(图源:Pixabay)
疫情暴发的两年间,伦敦的各大机场长期人流稀疏。以欧洲重要门户、英国最大机场希思罗机场为例,2021年输送的旅客人数仅有1940万人次,为该机场自197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疫情前的2019年,该机场以输送旅客量8088.83万人次,成为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乘客人数的减少,加之高昂的固定成本,给希思罗机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希思罗机场4月25日公告称,尽管出境需求开始复苏,但预计2022年将继续亏损。而自新冠疫情以来,该机场累计损失已超过40亿英镑(约329亿元人民币)。
希思罗机场的遭遇,是近两年全球航空业几近停摆的一个缩影。根据国际航协的数据,2021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按照收入客公里RPKs计算,即飞行公里乘以收费旅客人数)与2019年相比下降58.4%,而2020年的情况更为糟糕,同比下降65.8%。

(图源:Pixabay)
但是,随着欧洲疫苗接种率全面提升,多国开始放宽防疫限制,原本长达7—14天不等的入境隔离逐步取消,跨境旅游的最大障碍正在逐渐松绑。英国是率先取消所有旅行限制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英国首相鲍里斯·詹森在2022年2月21日称,为了“把新冠当作类似流感的流行性疾病来进行治疗”,英国当局正在将抗疫“从政府限制措施转向个人责任”。
自2月24日起,英格兰取消了所有的法定防疫限制措施,包括取消要求新冠阳性患者进行自我隔离、完全接种疫苗的入境人员无需接受检测。3月18日起,英格兰取消了所有旅客的国际旅行限制,入境前后均无需接受新冠测试。
在威尔士,从3月28日开始,民众进出商店或公共运输工具不再需要戴口罩。苏格兰也从4月18日起,不再要求民众在公共运输工具上和大部分室内场所佩戴口罩。从4月1日起,英国政府提供的免费新冠检测也已取消,只有卫生护理人员、住院患者或养老院探访者等指定人群可以免费接受测试。
“近几个月,公司收到的短期和长期旅游预订量激增。”总部在瑞士的跨国旅行社Kuoni Travel的总经理Derek Jones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带来的新一波疫情并未影响订单。他认为,英国政府在判断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致病性降低后如期解封,为旅行者增强了信心。政府取消所有旅行限制也改变了游戏规则,民众现在去国外度假或探望亲友将不必担心回国前检测带来的压力。

(图源:Pixabay)
如今,希思罗机场里挤满了旅客,新冠给英国留下的印记正渐渐淡化。目前,英国的新增新冠感染病例已大幅下降。截至4月27日,英国过去七天新增12万感染者、10160人入院。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累计2201万人确诊、17.4万人过世,官方公布的累计确诊人数约占英国总人口的33%。
近期,欧洲多国也相继解封。从3月14日起,法国取消室内场馆强制佩戴口罩的要求,进入公共场所不再需要出示疫苗通行证,而完成疫苗接种的海外游客从2月12日起,入境时也不再有任何限制。2月1日起,欧盟27个成员国内部的边境管控取消,接种疫苗或康复者均不再需要隔离。德国、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取消了对非欧盟国家出发的旅客的入境隔离要求,部分欧洲国家保留了入境前或入境后进行抗原检测的要求。

(图源:Pixabay)
欧洲航空业正在迅速复苏。国际航协提供的数据显示,欧洲航空公司2022年2月客运量,较2021年同期同比增长380.6%。该协会预计,随着欧盟内部日益协调、不再限制旅行,欧洲内部市场将受益于短途旅行,2022年往返欧洲和欧洲境内的客运总量将达到2019年的86%,至2024年实现全面复苏。
亚洲市场缓慢“康复”
与欧洲国家景区人山人海的现象不同,亚洲旅游业仍在缓慢恢复中。
“医生说我们一家现在拥有超级复合免疫力,所以我们放心大胆地出发了。”新加坡居民菲菲一家在3月集体感染新冠并康复后,3月底立刻安排了泰国清迈的旅游。这是疫情暴发两年来,她们首次离开居住的小岛。漫步古城、喂鸽子、给大象洗澡,这些疫情前东南亚旅行的日常项目,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清迈的游客不多,“几乎每顿饭都是包场”,菲菲表示,当地餐厅、店铺无人问津,令人揪心。疫情对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冲击仍在持续。

(图源:Pixabay)
泰国是东南亚第一批放宽旅行限制的国家。疫情之前,旅游业对泰国GDP的贡献约占20%,是该国的支柱产业。泰国自2021年7月开始陆续将普吉岛、苏梅岛、清迈等热门旅游地区向已接种疫苗者免隔离开放。2021年11月起,来自中国、美国等6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游客亦可免隔离访问泰国,只需在出发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购买保额为5万美元以上的新冠保险、入境后接受新冠核酸检测且结果呈阴性。2022年5月1日,泰国进一步取消入境时核酸检测,改用抗原试剂检测,新冠保险保额也下降到1万美元。
但是,这一系列措施的效果并不显著。2022年1月,泰国国际旅客入境人数从2021年同期的约7700人上升至约13.4万人。到3月,旅客入境数量升至21万人,仍不足疫情前的峰值的十分之一。在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12月,泰国单月入境旅客395万人。
这与大多数亚洲国家未大幅放宽旅行限制有关。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主要经济体仍然对入境者有核酸检测或隔离期的严格要求,即使部分旅游目的地已经解除限制,跨境旅游者仍担心回国不畅,因而旅游动机不强。
亚洲最先提出“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成为例外。从2022年4月1日起,所有已接种疫苗的海外旅客,不论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只需要在出发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或抗原快速测试,入境新加坡后即可自由活动,不再需要接受检测,也无需隔离。
但是新加坡人口仅有568万,对于亚洲旅游业带动作用有限。

(图源:Pixabay)
携程集团( 09961.HK )年报显示,欧洲市场正在复苏,2021年四季度,携程欧洲市场的机票预订量呈环比增长态势,并在许多欧洲国家放宽旅行限制后加快复苏;2021年,携程亚洲区域的本国/本地区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逾30%。不过,携程发言人回复财新时称,由于中国目前没有对外开放边境,许多航线处于停滞状态,暂无中国旅客预订欧美和亚太地区机票的数据。
旅游出行服务平台飞猪向财新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境内航段已基本恢复,境外航段恢复至2019年的七到八成。全球旅行数据提供商OAG数据显示,4月欧洲航空旅客量较3月环比增长24%,目前是北美以外的第二大市场,亚太地区航空旅客数量相较于疫情前复苏至六成左右,环比3月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