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户在格局上的束缚,不仅仅是限于居住空间。那些愿意多谈的,都透露他们没有寻找生活乐趣的余裕,生活只有工作、顾家、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别的。
记得去年有学者发表关于本地年长者需要多少预算过基本生活时,有网民质疑为什么要包括度假和送礼预算,但学者在报告中已解释,一年一次的度假能让人放松身心,礼尚往来有助于维持关系。
这项调查汇集不同背景的100多人,有的住租赁组屋或一般组屋,有的住私宅,目的是试图创造社会的缩影,让他们共同定义基本生活,得出的结论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应获得满足”。
这也延伸到低收入者的工资是否足以让他们过得体面、能在别人面前抬得起头。虽然精神上的满足不一定要通过消费来达成,但能选择要不要消费给人一种自主权,让人感觉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或许长期处在身不由己的环境,不少受访者对改善自身处境好像已经放弃,有的忙着工作,没空思考如何自我提升,有的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不学无术,进修也是徒劳。
没有乐趣、没有期待的生活让人难以想像。有趣的是,受访的中年大叔都不约而同地说,他们的生活乐趣来自买马票。买马票只需一块钱,但想像自己中奖的期待却让他们充满希望。
访问过程中,受访者都没有邀请我进屋的意思。隔着一道门,我知道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