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开斋节。它标志着斋戒月的结束,是穆斯林的重大节日之一。斋戒月为期30天左右,在此期间,穆斯林自省忏悔,自黎明至黄昏时段禁食。穆斯林将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敬拜、行善举、施怜悯。开斋节庆典以前往回教堂诵读特别的祷告词拉开序幕。接下来是拜访父母—在穆斯林传统中,孩子们会请求长辈宽恕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错误。他们还将走亲访友,欢聚在一起共享自家烹制的美味大餐。
比如,屠妖节(泰米尔语称为“Deepavali”,印地语称“Diwali”,又译为“排灯节”或“光明节”)是兴都教徒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节庆。在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万户信奉兴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兴都教徒一样,在家中点起温暖的黄色油灯,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荣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等上天神灵祷告祈福,同时互赠礼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另一项最让新加坡政府引以为傲的种族政策,是对组屋实施严格的种族比例原则。
新加坡85%的人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内。这个组屋和香港廉价公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组屋的居住者涵盖了新加坡的不同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和精英阶级都住在同一个社区。

198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自1989年3月以后的组屋社区将采取严格的种族比例政策。一旦某一栋楼里的某一种族达到比例上限,在房屋买卖市场中,这一种族的人群将无法购得这栋楼的房产。
在新加坡政府看来,不可以让某一个种族在某个社区越聚越多。
种族比例原则使得不同种族的人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面和打招呼,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种族的孩子将从小一起上幼儿园,一起共同成长。
可见,新加坡政府在种族政策上所花费的心思之深之细。
在新加坡政府的长久努力下,新加坡各种族人民各展所长,百花齐放。整个社会任人唯才,而不考虑其肤色和民族。连国家领导层都充分考虑民族多样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任新加坡总统是马来族人,而且是一位女性穆斯林政治家。

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是华人。

除了鼓励措施外,对于分裂种族,挑起种族矛盾的行为,新加坡政府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在新加坡,如果你一不小心对某一种族做出歧视性的言论或者行为,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2012年,某一女子在网络上留言,粗口辱骂马来族在政府组屋底层举办婚礼太多天,扰人安宁。她还指马来族承办这类婚礼仅花50新元(约40美元),更表示如果婚礼不那么廉价,离婚率或许也不会那么高。
原本以为自己纯粹只是在个人页面上的宣泄,却没想到在短时间内言论被广泛转载,闹得满城风雨,不但成为新闻人物,其公司更是立刻划清界限,在不到24小时就将她开除。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通过个人Facebook谴责这名女子的言论,并表示支持其公司的决定。在这之前已有几个年轻人因发表煽动种族情绪的言论而被判刑。
正是这种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措施,才使得新加坡解决种族冲突问题的政策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真正地从细节着手。
从细节上去消除人们对不同种族的歧视,让当地人意识到尊重不同种族文化的重要性。
从西方世界和新加坡的经验对比可以看出,多种族和平共生并不会天然形成。
不同种族之间因为多重差异而产生隔阂和不信任是很难避免的。所以政府是否有强有力的种族政策,是否推行彻底的种族平等教育,至关重要。
新加坡,坚决地向种族歧视说不!
这正值得那些标榜著种族平等却不断出现种族冲突的国家反思,他们是否真的做到“”向种族不平等说不”了呢?
资料来源:
1. @知乎谈小费:种族矛盾不可调和?美国应该向这个亚洲国家好好学学!
2. BBC中文:新冠病毒:遭遇疫情歧视的美国亚裔何去何从
3. ABC中文:特写:新冠肆虐,全球危机中的华裔“天涯沦落人”
4.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文化你知多少:节日与习俗
5. 澎湃新闻:新加坡为何是东南亚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6. VOA: 口水与暴力:疫情期间美国亚裔受歧视与骚扰事件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