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能在新加坡过得幸福吗

2020年06月21日   •   8万次阅读

在对新加坡的评价里,常常能听到这种说法:

“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地狱。”

这是因为,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一直都备受争议。

新加坡虽然一直以来都以制度完备著称,在老年人的医疗、退休金、乐龄生活,再就业方面都有完善的养老政策。

但与此同时,我们却总能在生活中看到许多老人做着清洁工、街边小贩、德士司机这样辛苦又少钱的底层工作。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难免显得“晚景凄凉”。

所以,当我们老了,或者将爸妈接到了新加坡来后,他们能过得幸福吗?

01. 为何这么多老人在工作?

为什么我们总能经常看到佝偻的老年人仍然在新加坡街头巷尾工作呢?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钱不够花。

在新加坡这个全球生活成本最贵的城市里,一位年满65岁的新加坡单身老人一个月需要多少钱才能不愁吃不愁穿呢?

答案是,1379新币。

这是来自于《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等权威媒体报道的数字。以前SingPlus也写过,新加坡政府不制定贫困标准。而这一由本地学者统计的数字,也让人们对于维持晚年的消费水平,有了一个直观的预期。当然,如果现在还年轻的朋友,等你老了以后,因为通货膨胀,肯定不止现在这个数字了。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黄国和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得出的调查结论,受访者同意,这$1379不只是应付基本开支,它还可以让老人“享受有素质且独立自主的生活,包括社交活动”的开销。可以形容为让生活得有尊严的“体面钱”。

但是,在新加坡常有人说,“能死不能病”,因为医疗费用是真的高。而老人更是最怕生病,这笔$1379还没有把慢性疾病的医药费算在内,否则至少多加几百新。

所以,一个65岁以上老人每月需要1379元,有配偶的要多加1000元左右,2351元才够用。55岁至64岁的独居者要用上1721元。

那么新加坡有多少老人能够负担起这笔生活费呢?

虽然这份报告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政府公开的公积金数据。新加坡老年人会领取的退休金中,主要的部分来自于公积金年利息。

人力部长杨莉明2019年2月在国会介绍,2018年12月领取退休入息的公积金会员中,入息金额不到500元者占74%。

65岁至69岁的会员,平均退休入息只有$450;70岁至79岁的平均为$290,80-87岁的最少,平均只拿$220。

所以,当把两组数据摆在一起:500元公积金退休入息和1721元老人生活费。还差了一千多新,钱真的不够用。

所以,若是年轻时没有很好地理财储蓄,存好每月一千多的养老钱。那么老了就只能选择继续出来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政府鼓励老年人出来工作,而且尤其鼓励老年人从事纯体力的劳动。

新加坡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聘请年长员工。如果企业聘请超过60岁的老人,担任包括清洁工、机械操作员、服务和销售员工在内的工作,政府会对企业进行补贴。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新加坡老人普遍集中在以上的纯劳力工作岗位。

在新加坡, 60岁以上老人工资的中位数,在2006年是1160新元,到了2015年增加到了2000新元。因此,聘用老年人的成本总体不高,而且企业还能享受津贴,同时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可谓双赢。因此,不少企业也很乐意长期聘用他们。

2018年,65岁以上的新加坡人中,有25%受雇。而2006年,这个比例只有13.8%。有人预言,未来10年,老年人就业率将很有可能达到30%。

最后,除了维持生计和政府鼓励之外,还涉及到新加坡老年人的观念问题。

很多新加坡老人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还能工作,就应该出来工作。继续跟社会打交道,跟周围的同事工友密切接触,这样不仅不会与社会脱节,还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发挥余热,创造满足。

因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就是这样带头垂范的,一辈子都在为新加坡工作付出,为国家发挥余热。

《联合早报》就报道了一位83岁的老人吴亚里,在包装与搬运公司星洲木箱包装私人有限公司工作已有将近30年,目前主要负责用钢钉枪组装木箱与木托盘。

吴亚里的大半辈子都在木箱厂工作,脚踏实地挣钱养大五名子女。他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孩子其实都有给他家用,也劝他在家休息,他倒是觉得待在家辛苦,工作反而让他过得充实。

吴亚里住在淡滨尼,当工厂从德福搬迁到大士后离家太远,孩子见他每天舟车劳顿太辛苦,希望他在家安享晚年。

可是吴亚里说:

“如果没有工作的话,白天女儿们都去工作,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只能看看电视,时间过得很慢,很辛苦。晚上盼著女儿们回家来,才有人说说话。” “有做工就不同,每天早上起床知道这一天要做什么。工作有伴可以聊天,一起做事情,时间过得快很多。而且老板很体恤员工,不让我搬重的,让我自己安排工作时间,没压力。”

吴亚里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目前跟两个女儿一起住。他说,女儿会偷偷把钱放在他的衣服口袋,但他都还给女儿,跟她们说:“老板给我的钱都花不完,不用给我。”

他现在每周工作四天,下午3时放工,扣除公积金后月入1360新,而且公司有厂车往返德福与大士,也提供早午餐,他对这样的安排与待遇相当满意。

吴亚里为公司效劳将近30年,多年来累积的感情也是他留下的原因。

他说:“看着小老板长大,从老老板接手,10人的小工厂至今有100多人,有许多老朋友一起做,很熟悉,做得很开心。”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能够允许老人工作,能够接纳想要工作的老人,这个社会没有年龄歧视,最起码是包容的。

02. 用老人替代外劳?

新加坡老年人到底过得好不好?这个问题,新加坡的老百姓也是非常关注的。

2018年8月新加坡国庆前夕,就有民众在群众大会上就此向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直接提出了疑问:

为什么新加坡政府不向老人发放年金,以免他们从事清洁工作之苦?

吴作栋当时对此提问,如是反问:

If the old ladies and old men do not clean thetables, who are going to clean the tables?

如果不是老奶奶、老爷爷在清洁餐桌的话,那要谁来做这些清洁工作?

这个反问真的很难回答!

因为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好像子女回家跟父母吃饭,大家其乐融融吃完团圆饭,后,谁来洗碗?

大部分时间,应该还是父母洗碗吧。

无论是在读书也好,工作了也好;儿女表示要收拾餐桌,洗碗的时候,父母往往都会说:“你去忙你的吧,我们来就好。”

父母是不希望子女们把时间花在洗碗这种不具有发展性的事情上的,而更加希望子女可以把时间花在对未来有益的学习和工作上。

碗是一定要有人去洗的,清洁是一定需要有人做的;不是你做,就是我做;不是老人做,那就是年轻人去做?

但是,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每天就做清洁工作?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纯劳力的工作是机械的,是重复的,是很难让人学到新东西、实现跨越发展的。

当然,偶尔回家洗一两次碗,也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一天三顿饭都会有碗要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时间,能够三餐都帮爸妈把碗洗了。这时,就会产生新需求,那就请钟点工、保姆来做吧。

家庭的困境,也是国家的困境,这就和劳动力短缺的新加坡,要考虑引入外劳的情况一样。

新加坡是一个发达国家,它确实可以引入更多外劳,让外国劳工做新加坡老年人从事的这些劳力工作;直接给新加坡老年人发年金,让所有新加坡老人都去“享清福”。

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卡达就是这么干的,一切体力活都留给外国劳工做好了,自己国人福利一流,世界有名。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卡达2018年人均GDP是70,780美金,世界排名第七;而第八便是新加坡,是64,041美金。

所以,新加坡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是政府希望能够尽量省下这笔钱。

引入更多外劳,都会对岛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新加坡政府一直很谨慎对待引入外国劳动力这件事。他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够让一部分退休老年人重新出社会工作,以减少新加坡对于外劳的依赖。

正如,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新加坡2019年的预算案》中表示,

从2020年开始,外国员工只能占公司人手的38%,低于目前的40%,后年则进一步调低至35%。

类似清洁这样的体力工作,是不具有成长性的,收餐盘收得再溜,也不会成为“清洁之神”,不会广受尊敬,更不可能让一个人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让年轻人去做了,且不说年轻人是否愿意接受清洁工作的低薪资。更加关键的是,一个社会中,如果年轻人没有发展,没有未来,这个社会的未来就会令人担忧。

新加坡是很小很小的国家,或者说,城市。新加坡是没有农村的,每一个新加坡人,都是“城里人”;如果城里人都想要“晚年幸福”,不从事类似清洁打扫这种“没有未来”的工作的话,那么就没有人能够承担了。

新加坡总人口为547万,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接近13%,而且由于出生率持续低迷,近年来,一名老人对应的工作公民已从2004年的7.6人下降到5.2人。这意味着目前新加坡仅有不到6名工作公民负责供养一名老人,而且供养的老人还在增多,工作的人还在减少,鸿沟在不断变大。

所以在“老龄化”、本国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新加坡,政府不得不依赖老年劳动力,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来从事一些机械的工作。

能够依靠本国资源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是最理想的,所以在新加坡,老年人工作不是偶然,而是制度的必然。

所以,新加坡出台了一系列的老年工作鼓励政策,尽全力扫清老人重回职场的一切障碍。

2019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新加坡将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上调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从67岁上调到70岁,目标是最迟在2030年完成调整,2022年将分别先上调到63岁和68岁。以保障年长员工能继续就业。

对此,不少老年人表示:这是想要我们干到“死”啊。

2017年,新加坡重修了退休与重新雇佣法令,让雇主在安排年长员工继续就业时,能更灵活处理。若现有公司没有适合重新受雇员工的职位,雇主可把重新雇佣员工的义务,转让给另一名雇主。

而且,新法令允许年满60岁的员工保留现有薪金,不必像以前一样必须减薪10%。这就鼓励了更多老年人退休后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

为了鼓励雇主聘用年长员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包括薪金补贴以及用于打造老年人工作环境的津贴。

财政部长王瑞杰在2019年2月发表财政预算案声明时宣布,政府将继续发放额外特别就业补贴(Additional Special Employment Credit),直至2019年12月底。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208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