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但想要移民新加坡的仍旧络绎不绝。
最近有网友私信椰子,他们一家子两大一小从上海搬到新加坡已经有一年了。
喜欢新加坡,但隐约还是有点遗憾。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上海家庭搬来新加坡:
这里很好,但有2点遗憾
“当初带娃来新加坡,这个决定没做错。新加坡这个地方很好,环境绿化、交通安全,丰富的教育资源,孩子来了这里也得到很好地教育。
新加坡的治安也很好,经常吃饭的时候能看到有人用车钥匙跟纸巾占座,也不用担心被盗。

图源:CNA
但是贵也是真贵,不过在这里生活除了房租学费等必要开销,其他也有平价选择,比如吃饭。”
唯独有遗憾的是,新加坡很小,日常不出国旅游的话看不到广阔的风景,而且买车也很贵。好在全岛交通是挺便利。
对于有计划,尤其是在国内已经有一定资产,想考虑举家移民到新加坡的人,这位网友也给出了几个建议。
来之前先考虑能不能接受大部分外人眼中,新加坡的“4大怪”。

图源:AJ jazeera
比如在中国生活,你已经习惯了一家子出游开车自驾。但是在新加坡买车成本太高,可能国内开车,来了之后就变成搭地铁或巴士。
这些都是需要适应的👇 外人眼中新加坡的“4大怪”
01 新加坡第一怪:贵到惊人
最近全球最贵铁皮

图源:yahoo
想在新加坡买车,得先准备一大口袋子现金。
新加坡拥车证(COE)6月最新价格出炉,无论是豪车还是普通款的拥车证成交价统统上涨:
①大型及豪华汽车的成交价高达120702新元,仅次于今年4月的120889新元;
②中小型汽车(A组)成交价格涨幅达6.5%,上涨6001新元达98001新元。

图源:motorist
一样的钱,在其他国家可能可以买到一辆车,但在新加坡却只能买个车牌。
而买车这件事,对于新加坡普通外派工作者或者本地新移民、单身人士来说并非是必要选择。新加坡的公共运输便利,此外还有多种网约私召车可选择,可替代出行方式太多。
但是对于本地家庭来说,有娃后有车更加方便。

图源:carbuyer singapore
*简单科普:拥车证的费用取决于车的类型,即发动机排量越大动力越足,拥车证越贵。以及在特定时间内想要拿到拥车证的人数多寡。有时候,拥车证的费用可能会高过车价。
02 新加坡第二怪:到处都是监控
不然不会是东南亚最安全的国家

图源:CNA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东南亚,第一反应就是乱,嘎腰子,诈骗等等关系个人身心财产安危的风险,尤其是今年各种案件频发。在这种形势下,新加坡的名声也颇受影响。
但这里椰子也是要给新加坡喊个冤。在整个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的画风尤其与众不同。
因为新加坡安全。

图源:海峡时报 |
专门提醒这个区域乱丢垃圾行为频发附监控截图
这种安全体现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大家知道新加坡律法严格,以乱丢垃圾为例,被逮到就等著交1000新元罚款。
但是这里有几百万人口,新加坡如何做到令行禁止?
有个近两年才从华盛顿移民到新加坡的老外,他发现新加坡生活中几乎摄像头无处不在。

图源:海峡时报
根据本地的一个调查报告,新加坡8600多个街区安装了52000多个警用摄像头。截止到2021年这个数字达到90000个!
根据新加坡当局的计划,到2030年,新加坡全岛将安装超过20万个警用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可以帮助阻止犯罪、发现乱丢垃圾的人、制造骚扰的高利贷者和非法停车的人。

图源:today online
或者更简单就一句话:为了保证居民安全。
新加坡整体犯罪率低,可能现在发生案件,几个小时后人就逮到了。
03 新加坡第三怪:纸巾占座
看到放了纸巾的座位,没放包都会绕道另找

图源:the jakarta post
新加坡的国民食堂小贩中心,不管是刚来新加坡的人,还是本地居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这里解决午饭跟晚饭,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三餐消费算平价。
一顿饭大部分3新-7新,各国比如西餐、日餐、韩餐、泰国菜、印度菜以及中国菜等等可任意选择,平价又好吃。
但是因为是国民食堂,意味着人流量大。所以到了饭点的时候座位就很难找了。一般桌上放着一包纸巾的不是上一桌人吃完饭忘记带走,而是以此表示占座。

图源:lab b
近期有刚来新加坡的外派同事就表示,刚来不清楚“行情”,动了纸巾,还有人专门来解释。
04 新加坡第四怪:怕输精神
可以体现在排队、为孩子拼学区房

图源:peakD
新加坡文化之一即“kiasu”(怕输),来自闽南语,意思就是害怕失败。
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小雪,父母移民到新加坡,而她是第二代移民。在她看来,新加坡的kiasu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新餐馆新商场开店往往大排长龙,买彩票也疯狂排队。“新加坡人喜欢最新的房产,喜欢新的热门的东西。”

图源:rice media
“很多新加坡人害怕落后于同辈人,潜意识中大家好像都有种要比朋友做得更好的想法。”
比如多数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名校,或者在最好的街区买房。
换一个城市生活,相当于人际、生活习惯、生活场景、当地社会文化风俗整个换了芯子。
对于大家来说,刚来新加坡那会,有没有哪些方面比较难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