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国的保险争议事件 给新加坡带来什么启示?

2024年12月13日   •   1881次阅读

何谓保险?

根据广泛定义,它是种风险管理方式,透过让个体缴纳一定费用,将潜在损失的风险平均转嫁给集体,也就是所谓的“一人有难,大家平摊”。

这意味着,个人遭遇需用钱的困难(如生病、发生意外等)时,能通过保险获得自身经济能力未必能担负的保障,社会因此能正常运转,不至于上演大多数人因掏不出钱而陷入绝境的悲剧。

保险一旦被认为失去这样的功能,社会就有可能产生震荡。

新加坡前不久才发生英康保险(Income Insurance)拟被德国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收购引发的风波。

整个过程牵涉了普通人未必了解的经济术语,但英康保险能否继续履行社会使命,无疑是最关键的核心。

无独有偶,美国和马来西亚近来也发生了与保险有关的争议。

人有旦夕祸福,保险理论上应能提供一份保障。(互联网)

美国保险公司高管遇刺身亡,人们竟然“叫好”

美国医疗保险巨擘联合健康保险公司(UnitedHealth Group)的一名高管,在纽约一家酒店外遭冷血枪杀。

凶手在美国时间9日被捕,那几枪既夺走人命,也直击了美国医疗保险体系。

遇刺的是在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担任高管约20年的汤普森(Brian Thompson,50岁)。该公司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

现场发现的子弹壳上刻着“Delay(拖延)、Deny(拒绝)、Depose(推翻)”,传达的信息再清楚不过,这是许多美国民众在生命艰难时刻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最常收到的回应。

用极端暴力手段来表达抗议毫无疑问是过激且错误的行为,但美国不少民众对此“称快”。

有网民在新闻下写下了戏谑式的留言,例如“不幸的是,我的哀悼并不在赔付范围内”,也有自称急诊室护士的网民说,看到垂死的病人被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让他无法同情遇刺的保险公司高管。

这些阴暗评论,凸显了美国人对当地医疗保险现状的愤恨与不满。

美国并没有像新加坡一样的全国健保制度,由于医药费高昂,不少人只能仰赖私人保险,但就医过程中,却又往往要面临被拖延或求偿未果的遭遇。

如此不愉快乃至令人绝望的经历,也在不少美国文化作品中呈现。

在经典美剧《绝命毒师》中,主角沃特·怀特(Walter White)原本是位毕生安分守己的化学老师,却因罹癌后无法获得保险理赔,最后不得不走上制毒犯罪的不归路。

美国保险公司高管枪杀案的嫌犯日前落网。(路透社)

另一边厢,邻国马来西亚保险业者则因宣布医疗保费调高40%至70%,引发众怒。

据马国媒体报道,保险业者的涨价决定,迫使不少家庭恐因无法负担保费而断保。

面对民间不满,马国政府和国家银行宣布介入,强调会制定监管措施,确保医疗保费的涨幅不会过高。

英康是否还在乎社会使命?

两件事情在在说明,一旦保险公司过度追逐利润,甚至演变成吸血鬼式的剥削,就有可能会引发社会震荡。

德国保险巨擘安联(Allianz)今年7月计划以22亿新元收购英康保险(Income Insurance)51%股权所掀起的千层浪,多少也凸显了新加坡社会对保险不该无休止追逐利润的警惕。

新加坡政府最终叫停了该收购计划。

关键出在英康持有的一笔20亿新元资金。这20亿新元是英康在合作社时期获得的盈余资金。

按理,英康在2022年从合作社转为企业化实体时,这笔款项应归还给合作社清算账户或有关当局,但当时英康向监管当局要求保留这笔钱,理由是能用来推动英康的社会使命。

但在收购计划中,安联和英康非但没有提到这20亿新元要如何推动英康原本肩负的社会使命,反而还出现了退还现金18亿5000万新元给股东的减资计划。

换句话说,安联以22亿新元收购手中还持有20亿新元资金的英康后,打算再以51(安联)比49(英康)的比例对分18亿5000万新元。

政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上述疑虑后叫停收购计划。

合作社法令(Co-operative Societies Act)的监管部长,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唐振辉指出,文社青部最初并不知道减资计划。

最先收到收购计划,并知晓近19亿新元减资计划的金管局在后续审查过程中向文社青部提供了这项资讯。由于不确定收购计划是否会影响合作社或英康履行社会使命的能力,政府决定叫停收购计划。

安联是业务遍及全球的跨国保险巨擘。(路透社)

这项政策U转所揭露的交易及审查细节,除了让外界质疑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更让公众衍生了一种收购参与者“唯利是图”的印象。

新加坡拥有相对完善的社会安全网,政府组屋、公积金、全国健保制度等都为新加坡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在社会安全网无法完全覆盖之处,有赖具社会使命的组织填补空缺。

1970年,英康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成立,为工友提供可负担的保险。

如今的时空背景和当年不同,新加坡整体社会的经济能力也今非昔比,但不能否认,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需求如今依然存在。

针对英康出售风波,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曾在脸书贴文中语重心长指出,新加坡不该成为一个任何东西都能标价出售的国家:

“我们应该记取首任外交部长拉惹勒南的警告。他警惕我们,不该让新加坡成为人们只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的国度。”

对低收入者而言,一份可负担的保单,也许是攸关生死,以及身边所爱之人往后福祉的必需品。

这样的保障,不该成为只有价格,而没有价值的商品。

555

真实记录,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过程!要向执行官说“谢谢”
2025年05月15日   •   6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宫小手术,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在搞大事!太让人震撼了
2025年05月16日   •   4万次阅读
没有起存要求!利率高达6.05%!盘点最适合新加坡上班族的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16日   •   3万次阅读
18岁带孕求学、30岁三娃单身…她的人生逆袭故事太燃了!
2025年05月16日   •   1万次阅读
让孩子在新加坡成百万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币,在他们65岁时有100万!
2025年05月14日   •   1万次阅读
“你孩子没记作业关我什么事?”新加坡老师一番话炸翻家长群!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键直达马来西亚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热到爆!有没有不花钱又能凉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1万次阅读
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也打算来新加坡定居,设立家办了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儿方式,让我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2025年05月11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盛赞:新加坡确实令人赞叹,迫不及待想再来
2025年05月15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为何青睐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发钱啦!130万家庭都能领
2025年05月16日   •   8208次阅读
两人的一滴滴鲜血,都……
2025年05月15日   •   7182次阅读
比尔盖茨在新加坡找房!脸书联合创始人也入籍新加坡,还有他们...
2025年05月10日   •   7011次阅读
曾是青少年的运动鞋天堂 女皇道购物中心会不会也走入历史?
2025年05月13日   •   6498次阅读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
2025年05月15日   •   6156次阅读
新加坡樟宜机场T5航站楼:新时代航空枢纽的崛起
2025年05月16日   •   5643次阅读
冠病永远在你我左右 当局苦口婆心,人们却漫不经心?
2025年05月16日   •   4617次阅读
新加坡EP续签越来越难了?薪资达标仍被拒,空壳公司被查,这些坑千万别踩
2025年05月16日   •   4275次阅读
权力魔方转动!黄循财新内阁暗藏三大玄机:双副相制、65后全面接班、新生代闪电入阁!
2025年05月14日   •   3591次阅读
当 “孤独死” 敲响警钟:新加坡 PR 政策释放暖意,国际生及工作者迎来身份规划新机遇
2025年05月14日   •   3420次阅读
惊!年轻家庭拒内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开启理想生活新实验!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