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停车场也同样。

想在路边稍作休息,也有专门停放位置;

经常使用电动助行车代步的本地居民李先生说:“我已经使用助行车超过两年,平时从蔡厝港到义顺看望孙子,全程乘坐地铁转巴士都没问题。”
便于残障人士出行的坡道、盲道、护栏、直梯……遍布新加坡各个区域。如何让他们更方便、平等生活,是新加坡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做出改善的事情。

新加坡官网的残疾人服务手册 就在去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又投入3900万新元(近2亿人民币),计划继续改造公共设施的台阶、照明等,考虑到老龄化社会的越发严重,还增加残障人士与老年人在公共区域的座位与空间。
残障儿童也有多彩童年
当然,一直以人性化著称的新加坡不会只做到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程度。
残障人士的娱乐需求、成长需求、健身需求、工作需求……都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
对有体障的孩童,新加坡设有无障碍游乐园,让这些孩子们也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童年。

自从首个无障碍游乐场在三巴旺建成后,新加坡又前前后后在碧山、宏茂桥、城市广场、淡滨尼等等全岛各区域建立了很多个这样的游乐场,让更多体障孩子体验游乐设施。

有家长说:“儿子最喜欢有可供轮椅使用者玩耍的秋千和旋转盘,摆荡和旋转的滋味,会让他兴奋地欢呼。”
如今有更多这类设施,特殊需求孩子不必过着与主流社会隔离的生活;一般孩子也可增进对特殊需求孩童的了解。

就算坐轮椅,依然可以荡秋千;

可以玩滑梯;

可以放声大笑,自信勇敢!

丰富生活、助力工作
成年人亦能享受到关怀。 想强身健体,可以去专用的健身房;

想要工作,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提供一站式信息和转介服务,和系统化职业培训及就业配对服务,鼓励企业招聘残障人士,政府还会给雇佣残障人士为员工的企业提供额外补助。
“刚开始,我确实害怕找不到工作。上了课后,因为学会了这些数字技能而变得自信,对找工作也有自信了。”一名接受课程的学习者这样说道。

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有每年一度的THE PURPLE PARADE——“紫色行动”,是新加坡最大的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和提高公众对特需人群认知的运动。
辣妈今年还组织了我们的粉丝参加了THE PURPLE PARADE,真的是非常好的让小朋友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活动宣读“紫色誓约”,承诺打造包容社会,新加坡的领导团队也会参加。

李显龙说:“新加坡将接纳并认可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并为残障人士提供公平的机会,让他们不论在日常生活、终身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方面,都有公平的机会。”
有一句话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它能否平等对待弱势群体”。我们认为的“新加坡残障人士很多”,其实是因为官方对他们的特别关注,让他们能够走出家门,如普通人一样正常、平等地活着。
对残障人士来说,独立生活关系到"尊严" ,能不依赖他人靠自己独立生活、工作可以带给他们极大的生活信心,新加坡花大力气做的,正是为了让他们拾起那份“尊严”,拾起对自己的自信。
而自信有尊严,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