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崛起

新加坡是首几个在疫情后重开边境的亚洲国家之一,加上政治局势稳定、推动政策速度快等因素,吸引企业从香港转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有迁移服务顾问接获的相关询问和处理的申请数目,今年来同比增加两倍。
本地最早解除防疫措施并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带动跨国企业在本地设立区域总部,近期更是出现一些企业把区域总部从香港搬到新加坡的现象,以寻求更稳定的商业环境。 受访企业咨询公司和迁移服务顾问指出,此前香港政府何时全面开放不明朗,为跨国企业带来不确定因素。尽管香港从12月14日起进一步放宽入境隔离限制,业界人士认为,跨国企业仍会从长远视角评估,尤其是政治局势的稳定性。

近期把区域总部从香港搬到新加坡的跨国企业,包括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正泰国际(CHINT)、咨询公司凯捷(Capgemini),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狮子集团控股(Lion Group Holding)。这些企业在此之前已进驻新加坡。 此外,国际行李箱公司新秀丽(Samsonite)在重组全球业务时,也把品牌发展和采购中心设立在新加坡。新秀丽在本地拥有20多年的历史。 近年出现跨国企业把区域总部从香港搬来新加坡的趋势,部分原因是香港实施严格的防疫政策,一些隔离措施和航班禁令给商业出行造成限制。
相反的,新加坡是首几个重开边境的亚洲国家之一,并且已成功在今年转而把冠病视为地方流行病。
新加坡提前对外开放给出国公干和经商带来便利,这是跨国企业决定对区域总部进行投资的实际考量因素。
咨询公司接获有关从香港迁移到新加坡的询问和处理的申请数目,今年来同比增加两倍。

也有一些跨国企业和起步公司采取双总部制,它们原先在香港设立总部,现在也来新加坡设立另一个总部。这也许是过渡期的安排,避免业务突然间受影响。
跨国企业把外派人员和业务从香港转移来新加坡的现象,其实早在冠病疫情之前出现,主要是因为当地政治局势不稳定。随着香港实施严格防疫限制,这个现象近来愈加明显。
另一家迁移服务公司认为,跨国企业对香港长远的政治局势仍感到不安,它们不太可能因为当地解除防疫措施而改变观点。相比之下,我国政治局势稳定,推行政策的速度快,给企业提供更大确定性。
2020年共吸引超过130家国际企业在新设总部。2020年吸引超过130家国际企业在本地开设区域或全球总部,关闭总部的则有45家。整体来看,在本地营业的5万家国际企业当中,750家把区域总部设在本地。

新加坡基本面强劲,包括衔接性良好、拥有亲商环境和素质良好的工作队伍,持续吸引全球企业和投资。
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冠病和供应链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选择一个给企业带来稳定性、出行便利和货品流动顺畅的地点至关重要。新加坡将继续在未来保持高度吸引力。
大量资金涌入

冠病疫情、地缘政治以及宏观经济风险,并没有动摇新加坡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与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中,新加坡成为更多外国企业与富豪投资的首选地。
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数据,去年我国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5万4150亿元,比2020年的4万6540亿元增加16%,净流入的资金达4480亿元。另一方面,截至2020年底,在本地设立的家族理财办公室(简称家办)有约400个,去年底激增至约700个。
今年首四个月,它批准100多份家办的申请。据业内人士反映,更多高净值者和富裕家族在申请设立家办,促使审批的等候时间从过去的约四个月,增加到至少八个月。
除了资产管理以及家办,也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在此设立区域总部。据经济发展局的数据,在亚洲的区域总部中,有46%落户新加坡,而从事科技业的跨国企业所设立的区域总部中,有59%驻扎在新加坡。
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国际联通性,是吸引外资涌入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政治稳定与政策的可预测性、亲商环境与条规、以及高素质的劳动队伍,也是外资青睐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地缘政治纷纷扰扰以及疫情持续反扑之际,本地提供安全的经商与居住环境,更是许多外资在此设立区域总部以及富裕人士举家迁移到新加坡的导因。
据伦敦一家投资咨询机构的研究,由于战争或政策变动,不少高净值者准备迁移到较安全的地方。它估计,今年有2800名资产净值达100万美元或以上的富翁迁移到新加坡,比疫情前2019年的1500人多出87%。
外部环境越不稳定,越凸显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与财富管理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不过,大量外来资金的涌入,对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岛也是个挑战。

当有大笔资金进入任何国家,政府都应该担心。其中一个担忧是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推动房价上涨。本地的监管机构没有阻止资金进入,而是推出房地产降温措施,以防止过热。
新加坡的资本、金融和银行体系有能力处理大量资金的流动。即便如此,大量热钱的快速流入与流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投资或投机,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管局在11月25日发布的年度《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指出,2020年3月全球股灾时发生的“争夺现金”事件、2021年美国Archegos家族理财办公室的高杠杆投资爆仓,以及最近英国退休基金一度面临清盘的险境显示,非银行金融机构若面对流动性突然紧缩,可能波及银行和各大企业。

另类资产的资金管理规模在去年达1万2300亿元,比前年增加30%。它们包括私募股权、风险创投和对冲基金。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上采取高杠杆的投资,除非出了状况,否则它们都不在监管机关的视线内。
从正面来看,外来资金的涌入,可发挥群集效应,进一步加强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与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它为国人带来更多高薪酬的工作机会,并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热钱的流动也可能推高资产及稀有物品的价格,并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外来资金能扎根新加坡,扮演企业公民的角色,消除国人对外来资金涌入的焦虑。
新加坡希望与家办建立更牢固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家办不仅仅是投资者,同时还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通过支持创新企业、促进气候转型和加强慈善事业发展等三个途径,协助推动新加坡的包容性增长。
如果大家有任何关于家族办公室的问题,可以私信或者扫描二维码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