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柯淑娟
黄永丰与许多每天往返新马两地的“越堤族”不同,他的行程是相反的。他每周会从新加坡到柔佛士乃的厂房视察一两次。但黄永丰与长堤的牵绊,不仅因为工作,还因为他与新山有难以割舍的家庭纽带。
图:黄永丰觉得新山的生活环境更自由也更辽阔,能给小孩更快乐的童年。
黄永丰的太太是新山人,女儿在1997年出世后,他更加频繁往返新马。因此,他决定和妻子以及刚出生的女儿移居新山。相较于新加坡,当时居住在新山,物价和房价都更有优势。


图:因为太太还在新山坐月子,黄永丰孤身一人带女儿到新加坡就医。
不过,意外情况总是难以预料,黄永丰的女儿出生不久就患上新生儿黄疸。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他带女儿到新加坡就医。然而,当时长堤严重堵塞。为了不耽误女儿的治疗,他怀着初为人父的紧张和不安,将车子停在新山关卡附近,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撑着伞,就这样徒步越过长堤到新加坡。虽然至今已经过了26年,但这一幕仍然历历在目。
同年,黄永丰开始每日从新山越堤到新加坡工作的生活。他回忆起那时的长堤交通,并没有像现在般严重堵塞。早上通关到新加坡通常只需大约20分钟。随着孩子开始在新加坡上学,黄永丰也尽可能每天越堤送孩子上学。他通常在早上六时从新山出发,确保孩子按时到达学校。

图:黄永丰的儿子曾把护照落在巴士上,导致放学后无法回到新山。
视频:黄永丰在新山和新加坡分别体验过两种越堤人生。
过去的百年,如果没有长堤的话,我相信新加坡没有今天的繁荣。
- 黄永丰,
JOE Green 技术总监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5年。考虑到孩子上学的便利和职业前景,黄永丰决定转换工作跑道,加入一家将废玻璃再循环成建筑材料的新加坡公司。他担任该公司的技术总监,并与家人一同返回新加坡定居。但由于公司工厂设在柔佛,他需定期到现场巡视。
他说:“ 马币换新币的汇率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也做了一个决定,回新加坡做回老本行建筑业。有时候理想跟抉择是很难拿捏的,因为当时的状况没有得选择,因为经济萧条,你需要做决策。”
图:黄永丰与家人旅行时的合照。因为转换职业跑道,黄永丰举家在2015年搬迁到新加坡。
来来回回长堤将近20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驾轻就熟,黄永丰练就了一手避开长堤堵塞的好功夫。他分享说:“如果需要通勤进马来西亚,通常都是在早上7点半8点之前到关卡,下午就是4、5点之前到柔佛关卡,这样就能避开一些堵塞情况。”
进出新马觉得辛苦吗?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每天上万人,天天进进出出,帮新加坡建设现在的经济繁荣。
- 黄永丰,
JOE Green 技术总监

图:黄永丰是少数从新加坡跨堤到柔佛工作的人士。

当越堤族辛苦吗?黄永丰表示,每天和他一样有千千万万的工友也为生活越堤奔波。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必须经历这个考验和磨练。
但他也相信,未来几年,随着两国关卡通关科技越来越发达,新柔地铁也即将建成,往后通关时间会大大缩短,两国之间的交通枢纽会更加便捷高效。
对黄永丰来说,长堤不仅连接他的家庭和事业,也象征着千千万万越堤族的人生。这些无数马来西亚人的付出,也为新加坡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图:新柔地铁系统预计于2026年底竣工,到时每小时单向可载送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