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举起”新加坡奥运梦 狮城首位奥运奖牌得主陈浩亮与世长辞

2024年12月06日   •   855次阅读

说起新加坡的奥运奖牌得主,相信蚁粉第一个想到的不是2016年夺下蝶泳金牌的约瑟林,就是今年刚摘下水翼风筝板铜牌的墨士廉。

有多少人还记得,新加坡有史以来首位奥运奖牌得主,是在1960年罗马奥运赢得举重银牌的陈浩亮?

当年27岁的他,体重只有67公斤,却以举起155公斤的壮举打破当时的奥运纪录,让在国际体坛上寂寂无闻的新加坡第一次扬名海外。

从那时候起,每到奥运年,陈浩亮的名字就会挂在新加坡人的嘴边。

这位深受爱戴的体坛英雄,(12月3日)因肺炎逝世,享年91岁。

陈浩亮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夺下举重银牌,打破当时的奥运纪录,成为新加坡有史以来首位奥运奖牌得主。(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参赛费用自己赚 赛后回国又失业

除了为人津津乐道的奥运银牌,陈浩亮也赢过共运会和亚运会金牌。

但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并没有因此一举成名,凯旋归国时也没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上世纪1950年代,新加坡还是个资源有限的自治邦,体育运动不像现在那么受重视,既没有重金礼聘的外国教练和营养师,也没有完善的运动器材和栽培项目。

生不逢时,似乎是上一代运动员的宿命。

20多岁的陈浩亮,每天下班后就到会所训练。看看这些“吃瓜群众”羡慕的目光……(海峡时报)

陈浩亮1933年在中国汕头出生,三岁随父亲南来新加坡。

他受的教育不多,17岁就到新加坡河当码头工人,结识了一群热爱举重的朋友,下班后就结伴到会所训练。

后来,他在朋友介绍下加入“永青举重会”接受前辈指导,并代表新加坡到马尼拉和墨尔本参赛。

不过,出国参赛的费用并非由政府资助,而是陈浩亮在国泰机构当文员、兼差当技工,千辛万苦赚来的血汗钱。

他在1960年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直言:

“我们参加体育赛事,没有任何物质奖励。每个运动员都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参与,我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有时甚至得饿着肚子去训练。”

陈浩亮(左)曾在民众俱乐部担任举重指导员。(海峡时报)

比赛结束回国后,陈浩亮又要重新开始找工作,因为一旦离开工作岗位出国参赛,饭碗恐怕是保不住了。

难怪当陈浩亮夺下奥运银牌后,各国记者问陈浩亮的教练蔡天德打算如何庆祝时,他只是说:

“我们没有香槟喝,也不会开舞会庆祝,因为我们的身上只剩下回新加坡的旅费。”

寥寥数语,道出了上一代运动员的辛酸。

1960年的奥运奖牌原来长这个样子,果然很有“罗马风”!(海峡时报)

灿烂后归于平淡 一生奉献给体育事业

陈浩亮一生中换过多份工作,除了当码头工人和文员,还在电器行和电影公司上过班,甚至开过德士。

可见,崇高的体育荣誉并没有为他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陈浩亮退役后,与妻女住在惹兰峇株一带的三房式组屋,并在新加坡体育理事会的健身房担任指导员。

除了指导健身爱好者,他自己每天也会花上一小时,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拍摄这张照片时,陈浩亮已经快70岁了。这一身肌肉,连年轻人都望尘莫及。(海峡时报)

不过,对于当年的光辉岁月,陈浩亮已意兴阑珊,不愿重提。 

过去数十年,他对媒体惜字如金,最后一次受访相信是在2017年的“新加坡体育奖”颁奖典礼上。

当年84岁的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那一切都过去了,已成为历史了。我很满足于现状,也很感谢体育理事会让我在健身房工作了那么多年。”

2017年的“新加坡体育奖”颁奖典礼上,奥运奖牌得主齐聚一堂,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蝶泳金牌得主约瑟林(后排左二),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乒乓女团银牌得主李佳薇(后排左一)、王越古(后排右二)和冯天薇(后排右一)。(海峡时报)

陈浩亮曾坦言,他不追求功名荣耀,只想过简单平静的生活。

他也从不收集自己参加奥运的剪报和照片,就连1960年赢得的奥运奖牌也已捐给体育理事会的博物馆作展览之用。

陈浩亮将当年的举重背心和腰带以及奥运银牌,捐给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博物馆。(新加坡体育理事会)

淡泊世事的陈浩亮虽然不觉得新加坡亏欠他什么,但红蚂蚁心里不免有个问号:

在力捧新一代体育明星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上一代的体坛英雄吧?

致力提携后辈 实现举重金牌梦

综观今日的新加坡体坛,栽培体育人才的项目可说是百花齐放。

除了吸引外来人才为新加坡争光,体育学校的成立也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让年轻选手可以兼顾学业和体育事业。

对于举重运动的没落,相信陈浩亮是痛心的。但他对体坛后辈却从未忘记提携,一直无私地传授一身的“功力”和知识,举重若轻。

小伙子,你是陈浩亮的接班人吗?(海峡时报)

或许这位豁达乐观的老人家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被他人肯定。

栽培年轻选手完成他无法实现的奥运举重金牌梦,或许才是他追求的目标。

如今,新加坡选手第一次赢得奥运金牌可获100万新元奖金,银牌50万新元,铜牌25万新元。

如果陈浩亮迟生50年,说不定早已成为百万富翁了吧?

再见了,举重英雄。(海峡时报)

555

真实记录,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过程!要向执行官说“谢谢”
2025年05月15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在搞大事!太让人震撼了
2025年05月16日   •   5万次阅读
没有起存要求!利率高达6.05%!盘点最适合新加坡上班族的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16日   •   4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宫小手术,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4万次阅读
18岁带孕求学、30岁三娃单身…她的人生逆袭故事太燃了!
2025年05月16日   •   2万次阅读
让孩子在新加坡成百万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币,在他们65岁时有100万!
2025年05月14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键直达马来西亚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热到爆!有没有不花钱又能凉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儿方式,让我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2025年05月11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盛赞:新加坡确实令人赞叹,迫不及待想再来
2025年05月15日   •   1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为何青睐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发钱啦!130万家庭都能领
2025年05月16日   •   8550次阅读
两人的一滴滴鲜血,都……
2025年05月15日   •   7182次阅读
曾是青少年的运动鞋天堂 女皇道购物中心会不会也走入历史?
2025年05月13日   •   6669次阅读
富豪扎堆,新加坡物价狂飙?如何破局?
2025年05月17日   •   6498次阅读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
2025年05月15日   •   6156次阅读
在新加坡,55岁能够收到公积金大红包
2025年05月17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樟宜机场T5航站楼:新时代航空枢纽的崛起
2025年05月16日   •   5643次阅读
冠病永远在你我左右 当局苦口婆心,人们却漫不经心?
2025年05月16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EP续签越来越难了?薪资达标仍被拒,空壳公司被查,这些坑千万别踩
2025年05月16日   •   4446次阅读
权力魔方转动!黄循财新内阁暗藏三大玄机:双副相制、65后全面接班、新生代闪电入阁!
2025年05月14日   •   3591次阅读
当 “孤独死” 敲响警钟:新加坡 PR 政策释放暖意,国际生及工作者迎来身份规划新机遇
2025年05月14日   •   3420次阅读
历经四届内阁的黄永宏卸任新加坡国防部长:谈大国博弈、国防转型与政治初心!
2025年05月16日   •   2736次阅读
YouTrip可以换马币啦,免费载你去新山🤩消费满额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费高达10% cashback~
2025年05月13日   •   273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