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这个瞬息万变的小岛上,更不可能。想要安稳,唯有跑的比时代,行业快才能获得!

听从了前辈的话,我准备拿政府资助考一个资格证,证多不压身。
前路仍然是迷茫,我想这就是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人到中年,仍在成长,而我历经的所有磨难,都是希望我女儿少一些growing pains......”
在新加坡,千万别小看中年男人
看了这些中年人的故事
椰子不禁想起了
开计程车的新移民博士
千万别小看在新加坡
开计程车的中年男人
他可能是中科院的硕士
史丹福大学的博士

如果你查新闻报道,可能很难查到这个名字,但是如果去google学术上搜索,你会发现蔡博士的论文。
被引用过上百次,他在学术界有不小的影响力。然而,这一切很难和驾驶席上,头发泛白的司机Uncle联系到一起。
55的蔡教授在A星工作,在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担任首席研究员长达16年,这在新加坡也算是罕有的“铁饭碗”了。
然而,他却在55岁时突然被解雇。

原因不出奇,有网友根据他在blog了文章,得出了结论。
“Uniquely Singapore”新加坡特有的,但没有明确说怎么回事。他简略的讲了一点。大致是说,本来他在研究所里干得好好的,但是数年前几个来自西方的“大牛”进入管理层后,把那个地方搞得乌烟瘴气,管理混乱。
尽管他在这个地方奉献了小半辈子,最终还是被解雇,而且没有任何补偿。
失业后,他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按说这样的资历,这样的学历,找工作不难,他却处处碰壁。
这,可能是因为他失业时的年纪,55岁。这样尴尬的年纪,赶上2008年金融危机,那时候新加坡职场犹如是一片荒地,到处都是饥渴的求职者。
他挤在年轻小伙子堆里,显得愈发的苍老了。

据他所说,当时放眼全岛来看,唯一还招聘的行业,就只有计程车司机了。年过半百的他,考了驾照,上了路。
也许是搞科研多了,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观察记录,并且试图找出规律和道理。
上路不久,他也开始学年轻人写blog记录他开计程车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天马行空的事。
有芽笼的女孩,醉汉,还有普通人。那些市井当中的故事,那些社会底层的轶事,让他blog一下子火了。

时隔多年,他的blog已经关闭
当然,这和他是一个科研者有关系,那些故事都非常引人入胜,观点独到!精致的文笔,流畅的文章吸引了众多读者。
在后来,媒体纷纷来采访他,他成了新加坡人尽皆知的博士司机。
最后,他还出了一本书:Diary of a Taxi Driver。

蔡博士调侃自己,可能是世界上的唯一开计程车的博士。很多人也为他感到惋惜,觉得他应该回到学术界。
但是,他觉得这样也不错,专心写作偶尔开开计程车。

他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

这些故事很新加坡
这是,是一个不养闲人的地方
中国新移民的博士
可能曾经有着固有观念
以为去了政府部门
就像是公务员一样
有了铁饭碗
但你永远不知道
明天会发生什么
铁饭碗会碎
生活会变得一地鸡毛

然而,蔡博士故事
却给那些在小岛上经历
中年危机的人最好的启发
逆境时不需沮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新加坡不相信眼泪
只相信努力!

生命本身就是
这样互惠的过程
选择新加坡,我们纵然
面对 负担和压力
但我们依然有创造
更有 传承和责任
2019年你还在岛上生活吗?
无论过去的一年里
是苦涩还是喜悦
让我们整理好思绪再出发吧
各位椰友,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