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最后,再补充几点关键信息:
1.新马分家后,英国承认了新加坡的合法地位,在新加坡的基地要关闭,李光耀恳请保留基地和驻军,继续保卫新加坡。英军于是又多驻扎了三年。
2.鞭刑是英殖民时期的酷刑,但新加坡政府至今保留,认为这是一种有力的惩戒方式,屁股上有鞭痕的公民是不能成为政府官员的,类似一种肉体征信系统。

鞭刑
3.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雨量巨大。但因为国土面积太小,没有大的江河湖泊,无法蓄水,只能眼看着雨水流入海洋,人均水资源全球倒数第二。直到今天,虽然新加坡斥巨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但依然每年要向马来西亚进口大量淡水,好在1962年与马来西亚签订的淡水购买合同,合约期是99年。马来西亚后来也多次要求随行就市,进行涨价。
4.英国国力逐渐衰落后,基本撤出在东南亚的势力,被美国取而代之。独立初期的制造业发展,后来的港口业和金融业的兴盛,乃至于成为亚洲四小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投资,美国也乐于扶持这个扼守马六甲海峡要道的小弟,双方一拍即合。现在的新加坡与美国签订了安保协议,美军在新加坡拥有军事基地。
5.得益于李光耀和邓小平的互相信任,新加坡成为发达国家后,对中国实行过不少帮扶政策。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是学习的新加坡;1994中新两国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中国电影金鸡奖将苏州工业园中的金鸡湖设为永久颁奖基地;我国中组部定期选派干部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进行学习。

邓小平和李光耀
6.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李光耀长子)得益于新加坡的高薪养廉政策,年薪161万美元,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首脑中排名第一。第二是中国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64万美元。
7.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马六甲海峡占世界海运四分之一份额,而中国是马六甲海峡第一大使用国。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发马六甲海峡皇京港,建成后规模将超越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最大港口。
END
本文作者:小马,血钻故事研究员,重点研究方向:大中华地区、非洲。
部分参考书目:
1.李光耀 著,《风雨独立路》
2.李克,郭江妮 著,《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台海出版社
3.李光耀,《李光耀谈治国》,上海译文出版社
4.凌翔 著,《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