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新加坡又有新招了

2019年06月06日   •   2万次阅读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堵塞的难题。据统计,在全球交通最拥堵的那些城市,司机每年因堵车而损失的时间最高达272小时。

严重的拥堵令司机们头疼不已,它不仅加剧了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还阻碍经济增长。解决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新加坡也不例外。

在新加坡,除了一些相关措施之外,政府还提高了汽车拥有成本,并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公共出行方案,以减少道路行车量。但这种方法真的能创造一个“少车”的社会,有效避免高峰时段的交通堵塞吗?

教授简介

Ivan PNG | 方博亮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及经济系杰出教授

新加坡国会官委议员(2005-2006)

史丹福大学企业管理博士

研究领域:经济创新与生产力

新加坡现在是全球车价最贵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拥车成本之高昂,几乎令其他国家的人震惊。

在新加坡,如果想要购买一辆车,就必须在月度的拍卖活动中竞拍拥车证(COE),这一花费会被添加到车价中。目前一辆小型汽车的拥车证为25,000新元,当然,该价格会随供需情况波动。

去年,新加坡政府希望保持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不变,拥车证的价格也随之上升。此外,车主还需支付附加注册费(ARF),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新加坡的购车成本。

很多饱受拥堵困扰的国家都研究过这一举措,但具体到提升拥车成本是否能够真正缓解堵车这一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对此,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何德华教授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Sedat Reza开展了一项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提高车价会无意中令有车一族更偏向于选择驾车出行。换言之,对于购车者来说,既然已经花了大价钱买车,自然应该“物尽其用”。

为了评估高车价对汽车使用的影响,我们研究了2000年至2013年间在新加坡出售的8,264辆某特定品牌汽车的数据。我们在车辆维修保养时追踪了其行驶的公里数,并根据购买车辆所支出的全部花费,以及新加坡道路的拥堵程度对该车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拥车证和附加注册费额外支出的存在,人们在买车时付出的越多,他们就越倾向于驾车出行。即使驾车多年或富裕的车主也不例外。

当一个人在汽车等无法收回的投资支出过高时,心理上就会期望通过频繁用车来证明投入的合理性。

我们还发现,这种想法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在前48个月内,为了平衡购车的花费,汽车使用量会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之后,随着汽车的老化,使用频率逐渐走低。而且初始花费越高,高频使用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为新加坡额外增加的行车公里数,我们选取了2009年至2013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这段时间内,拥车证限额从17,030降至6,546,而其价格从11,278新元上升至24,316新元。该价格增长导致车主每月驾车频率提升了5.6%(或86公里)。

这一发现也深化了对其他相似案例的理解,例如,消费者和企业预先投资后,会倾向于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或者最大限度使用投资成果。

“协和谬误”

例如,你支付了赌场的入场费,但已经在输钱了,这时你是离开,还是继续玩?我们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坚持下去:因为就此离开,无疑浪费了之前的入场费——尽管留下来或许意味着更多的损失。

这种现象也可能发生在商业活动中。有时它被称作“协和谬误”(Concorde Fallacy)——英法政府在已经明显没有经济收益的情况下,仍继续资助协和式超音速喷气飞机的联合开发。

另一相似案例发生在通用电气前执行长Jeff Immelt身上。他执掌这家企业达16年,且公司在他任职期间业绩表现不佳。因此,有批评声质疑他的任期过长。

CEO有必要扪心自问,自己究竟是在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还是仅仅对自己在时间、金钱和声誉上投入产生了依恋。

通过保持高昂的拥车成本限制道路上的行车数量,新加坡的确避免了大规模交通堵塞的困扰。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事实,即此举会造成有车一族在出行时更依赖私家车。

新加坡政府非常清楚靠提升拥车成本来应对堵塞的潜在风险,因而已经开始降低车辆税,转向征收使用费。

从2020年开始,新加坡将采用一套新型道路计价系统。该系统将通过GPS,根据距离、时间、地点和车辆型号确定车主应支付的金额,司机也会收到关于费用和路况的实时信息。

比起现有的提高拥车成本一法,这种方法鼓励驾车者考虑其他路线,或选择公共运输工具,能够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文章英文版Why high car prices put more cars on the road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 Business,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作者:方博亮,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及经济系杰出教授;何德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兼高级常务副校长、市场营销系教授;Sedat Reza,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翻译:李柏慧

*本文观点来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