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任意住房项目即使政府承包给了私人开放商,新加坡政府也不允许他们囤积土地。
不遵守的话,就罚到你遵守为止!

图源:香港01
可以说,组屋制度在有效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抑制了住房投机。
这也就是新加坡目前有近80%的人都住在组屋内,几乎人人都买得起房的秘诀了。
当然,“新加坡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瑕。它存在不少改进空间,也不能完全照搬到全世界任意一个国家内使用。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刚刚在今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将对现有的组屋分级“框架”做出调整,以达到下面三个目标:
①确保所有收入阶层的国人能负担得起组屋;
②确保每个市镇和地区拥有良好的社会组合;
③确保住房制度对所有人都公平;

另外,组屋制度也给新加坡财政带来了较重的负担。
2022/2023财年建屋发展局赤字,达到了历史新高的53.8亿新币,相当于2022年GDP规模的约0.85%。

来源:CNA
各国有各国的国情,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和新加坡相比不能一概而论。
“新加坡模式”可以借鉴可以仿效但肯定不能照抄。难怪有人说,新加坡的住房模式是“想学也学不来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