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任意住房項目即使政府承包給了私人開放商,新加坡政府也不允許他們囤積土地。
不遵守的話,就罰到你遵守為止!

圖源:香港01
可以說,組屋制度在有效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抑制了住房投機。
這也就是新加坡目前有近80%的人都住在組屋內,幾乎人人都買得起房的秘訣了。
當然,「新加坡模式」並不是完美無瑕。它存在不少改進空間,也不能完全照搬到全世界任意一個國家內使用。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剛剛在今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將對現有的組屋分級「框架」做出調整,以達到下面三個目標:
①確保所有收入階層的國人能負擔得起組屋;
②確保每個市鎮和地區擁有良好的社會組合;
③確保住房制度對所有人都公平;

另外,組屋制度也給新加坡財政帶來了較重的負擔。
2022/2023財年建屋發展局赤字,達到了歷史新高的53.8億新幣,相當於2022年GDP規模的約0.85%。

來源:CNA
各國有各國的國情,人口規模、土地面積和新加坡相比不能一概而論。
「新加坡模式」可以借鑑可以仿效但肯定不能照抄。難怪有人說,新加坡的住房模式是「想學也學不來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