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说600个家族办公室带着几百亿的资金,在排队等著批准进入新加坡。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听起来确实有点疯狂。所以先来看个视频吧:
新加坡2018年的时候,大概还只有50个家办。
后来虽说提高了门槛,比如13O计划最低2年2000万的资产,依然没有劝退大家对家办的热情嘛。

(图片来自:Unsplash)
到今年第一季度,数量已经突破800个了,就更别说还有600个带着至少120-300亿的资金在门口排著队呢。
这还只是家办。过去一年,其实还出了好几个“外国人在新加坡置业,一出手就是好几个亿”的新闻。
比如前些时间,说是旺旺集团的老板掏了差不多3亿新币,一口气买下Eden的全部20套单位。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还有个福建买家,一次性买了20套康宁河湾,差不多9000万吧。
说是当时还想多买个10套,正赶上外国人30%的额外印花税,这一趟批发下来,光交税就要交3000万。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类似的新闻其实不少。
然后好死不死,过去一年刚好是新加坡房价和生活成本疯长的一年。
难免不会有人把这两个事情联系到一块儿,然后就有人开始问了:
让世界富豪疯狂涌入
新加坡是不是做错了?
坦白说,我们在新加坡生活了快20年,确实有感觉过去的一年比较难过。
主要是几个方面吧:
1 房价
首先是房价涨了很多。不管买房子、租房子,都是很贵。
但其实认真看一下数据, 外国人的交易只占新加坡市场的4%。

(图片来自:AsiaOne)
就拿最近的 Lentor Modern 来说,刚开盘第一天就卖掉了84%。到底是哪些人在买房呢?
据说92%是新加坡人,PR和外国身份的买家仅占8%。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再说了,人家富豪过来买的那些房子,普通人也不会买。
所以房价应该还是本地人炒起来的,这锅外国人确实不合适背。
2 车价
然后是车价涨了很多。
但我们还是要用数据说话,看了一下COE的价格趋势,其实从2021年开始就已经在涨了。

(图片来自:motorist.sg)
那个时候因为疫情,根本就没多少外国人能来新加坡。
但涨这么疯狂,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之前跟朋友也聊过这个问题:
一个原因可能是疫情让很多人不愿意搭地铁了,所以能上私家车就上了。
毕竟去年有几个月,疫情分布图上面很多地铁站和公交转换站都简直是红到发黑。

(图片来自:Unsplash)
3 就业机会
还有一个让很多人难受的原因是工作机会变少了。
这个可能主要是要怪美国吧
也不能说是外国人的错,毕竟给外国人的工作准证门槛可是越来越高了。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所以我们还是觉得啊,新加坡让富豪涌入,可能也不是造成现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短期内,很多富豪还没有真正安顿下来。
可能再等个两三年,等他们屁股都坐舒服了,新加坡也会希望他们能在本地开公司、招人、交税以及其他方式来回馈社会吧。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