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华裔馆)
随后,南洋理工大学1995年在校园内立起了一个复刻版的南洋大学牌坊,陈六使也跟着这个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学,重新被人们记起。

(位于现南洋理工大学云南园中的“复刻版”)
1998年,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推动筹款,筹得170多万新元,政府以“一对一”的方式资助,共得340万新币,在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设立了“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邀请杰出学者前来南洋理工大学讲学。
其实这些年来,对于“南洋理工大学”复名为“南洋大学”的建议,并不在少数。“南洋大学”,区区四个字,蕴含了太多太重的情感。

(位于裕廊西93街和文礼地铁延伸线相交处的原南洋大学校门)
欧清海教授认为:
主张复名的大多数是前南洋大学校友,他们对南大难以忘怀,其中有些人不认同与南洋大学合并之后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另有一些怀着政治失落的感情,希望以复名来证明李光耀当时决定关闭南洋大学的错误。
这些争论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或大学名称的问题,而是带了浓浓的政治气息,尤其在马来西亚的南洋大学毕业生的网站上,政治气息更为浓厚,敌意更为明显。
和南洋大学复名一起被提及的,还有陈六使的公民权。2003年,新加坡多媒体艺术家陈瑞献在接受南洋理工大学颁发荣誉文学博士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提出“恢复南大倡办人陈六使的身份和尊严”的建议。
一直到2017年,反对党议员、南洋大学校友刘程强在国会里提出询问,政府正式答复:“有关已故陈六使先生公民权,状态至今未变”(“There has been no change in his Singapore citizenship status since then.”),换句话说,陈六使的新加坡公民权未恢复。

陈六使的公民权尚未恢复,然而,今天,南洋理工大学传出,校内将一条道路将以陈六使命名,另有一栋建筑以新加坡福建会馆命名!
命名仪式将在本周六(10月19日)下午四点半,在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举行,由教育部长王乙康揭幕。

这是不是也算是承认并正视了陈六使对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教育的贡献?看来,这页等于是翻过去了。
据悉这条路并不是大路,更不是主干道,或许,这也间接说明了新加坡政府的一些姿态......
无论如何,向前看,比起纠结过去,总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