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華裔館)
隨後,南洋理工大學1995年在校園內立起了一個復刻版的南洋大學牌坊,陳六使也跟著這個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大學,重新被人們記起。

(位於現南洋理工大學雲南園中的「復刻版」)
1998年,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推動籌款,籌得170多萬新元,政府以「一對一」的方式資助,共得340萬新幣,在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設立了「陳六使中華語言文化教授基金」,邀請傑出學者前來南洋理工大學講學。
其實這些年來,對於「南洋理工大學」復名為「南洋大學」的建議,並不在少數。「南洋大學」,區區四個字,蘊含了太多太重的情感。

(位於裕廊西93街和文禮地鐵延伸線相交處的原南洋大學校門)
歐清海教授認為:
主張復名的大多數是前南洋大學校友,他們對南大難以忘懷,其中有些人不認同與南洋大學合併之後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另有一些懷著政治失落的感情,希望以復名來證明李光耀當時決定關閉南洋大學的錯誤。
這些爭論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問題或大學名稱的問題,而是帶了濃濃的政治氣息,尤其在馬來西亞的南洋大學畢業生的網站上,政治氣息更為濃厚,敵意更為明顯。
和南洋大學復名一起被提及的,還有陳六使的公民權。2003年,新加坡多媒體藝術家陳瑞獻在接受南洋理工大學頒發榮譽文學博士而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提出「恢復南大倡辦人陳六使的身分和尊嚴」的建議。
一直到2017年,反對黨議員、南洋大學校友劉程強在國會裡提出詢問,政府正式答覆:「有關已故陳六使先生公民權,狀態至今未變」(「There has been no change in his Singapore citizenship status since then.」),換句話說,陳六使的新加坡公民權未恢復。

陳六使的公民權尚未恢復,然而,今天,南洋理工大學傳出,校內將一條道路將以陳六使命名,另有一棟建築以新加坡福建會館命名!
命名儀式將在本周六(10月19日)下午四點半,在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舉行,由教育部長王乙康揭幕。

這是不是也算是承認並正視了陳六使對南洋理工大學以及新加坡教育的貢獻?看來,這頁等於是翻過去了。
據悉這條路並不是大路,更不是主幹道,或許,這也間接說明了新加坡政府的一些姿態......
無論如何,向前看,比起糾結過去,總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