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由原内阁部长、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领军的行动党盛港团队败北,是否让他感到意外,张有福坦言“政治不外就是预计不可预计的事”。
加入行动党也能在体制内推动改变
“不能在盛港胜出,不是基于单一理由。要更多反对声音的全民情绪是其一,我认为许多人在物色‘反对党’英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寻找条件能够比得上行动党候选人的人选。”
这也正是在电视辩论中,经济学博士林志蔚凭“不该给行动党空白支票”言论一夕爆红的原因。

许多民众希望加强反对党力量抗衡执政党,张有福则始终相信加入行动党同样可在体制内推动改变。(陈斌勤摄)
民众普遍认为反对党是弱势,希望加强反对党力量以抗衡执政党。张有福则因自己的经历,始终相信有政治抱负者不一定得加入反对党;加入行动党者,同样可以在体制内推动改变。
1988年,他在自己首个国会演讲中,吁请政府部门采取五天工作制,结果被指这么做会侵蚀工作伦理。一直到16年后的2004年9月1日,五天工作制终于在公共部门落实。
2014年,他也曾劝请政府,不要让在建国一代配套下受惠的国人,接受支付能力调查(means testing),他的建议很快被接纳。
可是,让张有福名声大噪的2005年8月“白象事件”,似乎显示“在体制内推动改变”不见得容易。
当时东北地铁线的万国站落成两年不启用,负责榜鹅南事务的张有福带领基层,在时任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长维文医生访问这区时,在万国地铁站外放置了八个造型逗趣的纸板白象。地铁站后来在隔年1月启用。
“那是两码事,我在取得公共运输业者的承诺后,曾向居民保证万国地铁站将通车。可是两周后业者居然宣布不启用该站,我和基层的诚信荡然无存,我们必须据理力争。”
回想起那段往事,张有福难以忘怀当年被警察叫去问话,警察还给了他和基层“无执照提供公共娱乐”罪名。
“我和警察说,若真有提供娱乐,就是娱乐了你们警察,让你们从到处找我们放置的白象中得到乐趣。”张有福语毕开怀大笑,完全展现他敢作敢当的风格。
他强调,不管是从体制内部推动改变,或从外头发挥影响力,关键是顺应民意改变而调整原来的办事方法,千万不能一成不变。
“以前,我们可以集结最好的脑袋关起门想方案,并在做出决定时,以不混淆民众为出发点公布,不提供太多选项。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人会想知道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另一个背后的考量。我们就得多加解释。”
多番解释自然需要更多时间和耐性,而且还会拖慢解决问题的进度,但张有福觉得这是前进的不二法门。
同理,一些参选人在九天竞选期间立志走遍选区每座组屋,结果不仅没达效果,还让居民觉得他们行色匆匆,缺少诚意。
张有福也是打击假信息国会特选委员会主席,他认为竞选期间在使用《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时,手法可更轻一些(light-touch)。他举例,讹传的政府人口目标,以及法院对权贵网开一面的言论,两者之间哪一个更符合假信息定义,更应该援引POFMA,其实并不难分辨。
在大选中,新加坡民主党声称副总理王瑞杰曾说要把我国人口增至1000万,引发一场激烈争论。
“你们不要逼得我出书!”
POFMA办事处为网上流传的相关假信息,向多个社交媒体用户发出更正指令。
工人党新人辣玉莎则被指发表冒犯性面簿贴文,包括就城市丰收教会判决,称法院无情地判少数族群坐牢,辣玉莎后来就此道歉。
即将告别政治的纷纷扰扰,张有福对年轻议员有一个忠告。
他步入政坛时,两个儿子分别四岁和两岁,32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有一个10岁孙女和未满周岁的孙子。
当年他任职新航工程,可获得免费机票,儿子嚷着要出国,他却因忙碌没能让他们如愿以偿。等到他在工作岗位和政坛都稳定了,再问儿子有没有兴趣举家旅行,儿子告诉他:“旅行当然要去,但不是跟你去。”
他因此劝告年轻代议士们,勿错过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机会。
至于如何规划引退后生活,张有福笑说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常态”。这“新常态”是否也包括花更多时间,陪伴在每届大选前都问他会否再参选的妻子?“她近几次已不再问我,她说反正我的‘最后一次’会是‘再一次’。这回她干脆威胁我说:你再不引退,我就去帮忙拉票,不是去帮你拉票,是帮你的对手拉票!”
许多人退休时都说会找时间干些园艺活,张有福却说自己没有耐心看着草一天一天长高。他不掩饰幽默的本色说:“我倒是警告不同的部长:你们不要逼得我出书!”
九年议员生涯 洪鼎基学会聆听居民心声
过去九年多以来担任代议士的经验让洪鼎基学习到,要在社区里推行新措施或鼓励居民改变一些行为,不应该拔苗助长,或单靠政府快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花时间聆听和了解居民心声,从而找出对策。
洪鼎基在2011年踏入政坛,今年已步入55岁。他这些年在社区、国会及工会努力,灰白的头发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他选择在本届大选中引退,认为是时候让新血尝试在国会发声,并为居民做出贡献。

洪鼎基认为,是时候让政坛新血在国会试炼及为居民做出贡献,因此他选择在本届大选引退。(潘丰源摄)
他过去两届大选都当选为宏茂桥集选区议员,负责静山—实里达区事务。谈到为该区居民服务的经验,他多次重复自己从中学到的是“不要拔苗助长”。
他说,要在社区里鼓励居民培养一些好习惯和行为,不少人往往就会赶着落实一系列措施来达到目标,他们没有意识到人们是需要时间培养和调整这些行为的。
洪鼎基认为,欲速则不达,只在乎尽快达到最终目标,反而会弄巧反拙;不断催促政府部门快速处理好社区事务,则会让每个人都依赖政府来解决问题。“比如社区出现乱丢垃圾现象,不能只要求政府部门在区里多设几个垃圾桶,这样虽然方便也能够解决眼前问题,但这是拔苗助长,导致居民没有了自发的心态。”
区里出现“邻避”(not in my backyard)心态,也让洪鼎基印象深刻。许多居民虽欢迎区内增设乐龄护理中心和托儿中心等设施,但都表示希望不要建在自己住家底层。他与居民沟通后,才了解到令他们不满的根源其实是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增设的乐龄护理中心外七个冷气压缩机连成一排,而压缩机的热气和噪音影响到二三楼的住家。
洪鼎基指出,要解决居民的问题可能须投入额外资金和资源。在上述例子中,就须把七个压缩机分开,这个做法虽会导致成本增加,却能长久消除居民的顾虑。
“不论是政府部门或企业,要在社区设立新的中心或提供新服务,都得投入时间聆听居民意见,为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找出对策。”
洪鼎基当上议员初期,曾执著于工作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等,直到一名女居民以福建话开导他说,就连手指都有长短,他能做的是以长补短,因为勤能补拙,这句话让他至今都铭记于心。
卸下政治工作 只煮“工友的菜”
洪鼎基目前是全国职工总会助理总干事,并且担任全国德士师傅协会和全国私人计程车司机协会顾问一职。他向来在国会为德士师傅和私召车司机积极发声,坦言自己夹在两者之间,十分为难。这些年来,他须应对的最大挑战正是如何让德士师傅接纳私召车行业进入本地市场,与他们同分一杯羹。
不少德士师傅当初都视私召车司机为竞争对象,尤其是私召车司机无须遵守条例和考取职业执照等,令他们觉得不公平。
“当时这个问题很严峻,因为竞争影响到大家生计,这两者对立的情况也会延伸到社会上。”
不过,他也认为,目前情况已大大改善,虽然入行门槛不平等问题还存在,但“已接近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引退后,洪鼎基把所有精力都专注在帮助工友。他指出,在疫情期间,职总所有人都铆足全力,共同为国人保工作和解决可能出现裁员的情况等。“卸下国会议员职务只让我不再忙政治这一块,但为工友发声的工作就要更加关注。之前我的专注力分散在照顾社区和居民等多方面,现在我可说是能够专注煮一道菜,就只煮‘工友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