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它涉及人们的生活、财富、健康等各种方面。同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和香港,它们都是亚洲保险业的重要市场,在保险行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新加坡与香港保险行业的异同之处。
01 新加坡和香港保险市场概览
1.新加坡保险市场概览
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保险中心之一,在亚洲有着广泛的市场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新加坡的保险市场规模庞大,在2021年,新加坡保险公司总资产约为436.78亿新币。截至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拥有76家直接保险公司、51家再保险公司、85家专属保险公司、7家授权再保险公司、104家注册保险经纪、43家豁免保险经纪人、3家金融控股公司(保险)。其中,有很多是国际性的保险公司,包括大型的跨国保险公司、地区性保险公司以及本地的保险公司。
新加坡的保险市场提供广泛的保险产品,包括寿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旅游保险等多种保险类型。此外,还有一些创新型保险产品,例如数字保险和健康保险等。 新加坡保险市场非常注重技术创新,许多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开发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例如在线销售平台、智能保险产品、保险理赔系统等。 新加坡的保险市场监管环境稳定健康,政府机构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保险业监管局(IA)一直致力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2.香港保险市场概览
香港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保险市场也非常发达,香港保险市场规模庞大,在2021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总额增加0.06%至5817亿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香港共有164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89家经营一般业务,53家经营长期业务,19家经营综合业务及3家经营特定目的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1736家持牌保险代理机构,80873名持牌个人保险代理,以及24279名持牌业务代表(代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819家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和10903名持牌业务代表(经纪) 。
香港的保险市场非常竞争,有来自本地和外国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香港的本地保险公司包括友邦保险、汇丰保险、香港保险、永安保险等,外国保险公司包括安联保险、普华永道保险、阿克森美孚保险等。 香港保险市场有很多特色产品,比如旅游保险、雇主责任险、雇员补偿保险等。其中,旅游保险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的保险,适合那些喜欢旅游的人。雇主责任险是为雇主提供法律责任保障的保险,适用于招聘员工的公司。雇员补偿保险是为员工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的保险,适合雇佣大量员工的公司。
香港保险市场也积极推动保险科技的发展,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来提高保险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有些公司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保险产品,可以在保险索赔过程中提高数据安全性和透明度。
香港保险监管机构是保险业监管局(Insurance Authority),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部门,负责监管香港的保险市场。保险业监管局于2017年11月1日成立,取代了之前的保险业监管委员会。

02 新加坡保险与香港保险相似之处
1.高度监管
新加坡和香港都有保险监管机构,新加坡的保险监管机构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为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这些机构负责监管保险公司的运营、产品开发、销售和理赔等方面,确保保险公司和代理人的行为符合法规和道德标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2.多元化的保险产品
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旅行保险、汽车保险等,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此外,两地的保险公司也提供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

3.活跃的保险市场
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市场都十分活跃,两地均吸引了许多国际保险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本地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此外,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险市场都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香港的保险科技(Insurtech)和新加坡的保险数字化化(Insur-digitalization)等。两地的保险公司都开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改善服务和管理风险。

4.客户群体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高收入国家,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生活水平。因此,两地的保险客户群体以中高收入人士为主,这些人士通常有更高的保险需求和较强的理财意识。

5.保费融资和保单贷款
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公司都有可以提供保费融资和保单贷款的服务。 保费融资是指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借款,用于支付保险费用。客户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期限和利率还款,如果未能按时还款,则会影响保单的有效性。
保单贷款则是指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贷款,以客户所持有的保单作为抵押。客户可以根据需要从保险公司贷款,而不必立即赎回保单。客户需要按照协议规定的期限和利率还款,如果未能按时还款,则可能会导致保单终止或对保险金产生影响。

03 新加坡保险与香港保险不同之处
1.保险产品种类
香港和新加坡的保险产品类型也存在差异。
香港的保险市场以传统的人寿保险为主,这是香港的保险市场传统的主流产品。在香港,人寿保险在保险市场中的占比高达60%以上。此外,香港的保险市场还包括汽车保险、家庭保险等领域。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保险市场则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人寿保险之外,新加坡的保险市场还包括健康保险、旅游保险、家庭保险、汽车保险、财产保险等多个领域。此外,新加坡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保险产品,如多元化投资策略的投资联结保险、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会保险等。

2.监管力度
虽然新加坡和香港都有稳健的保险监管框架,但是它们的保险监管政策存在一定差异。
新加坡的保险市场监管机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除了对保险公司进行注册和监管外,还负责监管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此外,新加坡的保险市场监管政策也更加注重消费者保护,对保险公司的营销和广告活动也有更严格的规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还采取措施提高保险产品销售的披露和透明度,包括要求保险公司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摘要和关键事实陈述。
而香港的保险市场监管机构是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其监管职责包括注册和监管保险公司、审查保险产品以及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香港保监局实行以风险为本的资本制度,以确保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

3.消费者偏好
新加坡和香港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偏好可能不同。例如,新加坡人通常更容易接受新颖和创新的保险产品,而香港人可能更喜欢传统的人寿保险产品。新加坡人可能更愿意购买保障范围更全面的保险产品,而香港人可能更注重价格。此外,新加坡人往往更看重客户服务质量,而香港人可能更看重保险公司的声誉。

4.保险产品理念及产品设计
新加坡的保险产品更加偏重保障,着重于为疾病或死亡等意外事件提供全面的保障。这体现在重疾险、定期寿险等产品的火爆上,旨在发生意外健康问题时提供财务保护。这些产品还可能包括定制选项,允许消费者根据他们的特定需求定制他们的覆蓋范围。
相比之下,香港的保险产品往往更注重储蓄或投资机会等增值功能。从产品的普及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例如将人寿保险与投资部分相结合的分红型终身人寿保险。香港的许多保险产品都结合了人寿保险和投资成分,让消费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储蓄。
在产品设计方面,新加坡的保险产品可能更侧重于为特定风险提供简单直接的保障。例如,新加坡的定期人寿保险保单通常在保单持有人死亡时提供固定赔付,无需任何额外投资或储蓄,这可以使这些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比较。
相比之下,香港的保险产品可能更复杂,更强调保单的投资部分。例如,香港的分红终身寿险保单可能同时提供有保证的身故赔偿和非保证投资部分,这可能会根据市场表现而波动,这会使这些产品更难被消费者理解和比较。
因此,大陆客户去香港买寿险很少会买消费型定期寿险,保险代理推荐的往往都是分红型终身寿险,强调保单的升值空间。而大陆客户来新加坡则相反,很多人会选择定期寿险,因为保障属性更强。

5.保单收益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香港的保险产品更复杂。以储蓄分红类保单来说,新加坡的保证收益更高,香港的非保证收益更高。香港分红保单以“悲观情景”和“乐观情景”来做收益预期,市场波动大,投资者可能会赚钱,也可能会亏钱。
而新加坡分红保单因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规定,必须统一使用投资回报率来预期分红,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

6.关于币种
在香港和新加坡购买保险的货币有所不同。 在香港,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大部分分险公司会使用美元作为保单的计价货币,因此,多为美金保单,大陆客户在香港投保也多以美金保单为主。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客户来说,美元也是一种更熟悉和普遍的货币,因此选择以美元计价的保单更方便。
新加坡的保单以新币为主,美金为辅。与港币不同,新币也是一种比较为稳定的货币,70年代开始,新加坡与货币组合挂钩,而不是任何单一货币。这个一篮子货币是不公开的,但与新加坡有主要贸易关系的国家相联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还使用一个监测带来监管新币的汇率。它可以自由浮动,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浮动,否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介入调节供需,因此,新币足够稳定。在新加坡,保险公司可以使用新币作为保单计价货币,并且大部分保险公司也提供以美元计价的保单选择,以满足客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