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2020年02月1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所幸留存一些店屋街区。然而,店屋大多只保留立面,室内任由业主改造,早已不是当年模样,能够原汁原味锁住记忆的屈指可数,这是民居类历史性建筑保护的痛点——家族绵延几代,共有产权人增加,各自理念不同,往往导致族产的出让,接手的业主大多关注商业效益,老屋记忆在翻修后消失殆尽。

难能可贵的是,新加坡留存了一处较为完整的历史性民居建筑,是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为世人留下一处生动展示土生华人家族生活的所在,也令人反思该如何有效地保护与再利用历史性建筑。

这栋保留建筑就是国大峇峇屋(NUS BABA HOUSE),坐落在尼路(Neil Road)较为僻静的一段,门牌编号157。外墙有着耀眼的蓝色,远观是一排店屋中最醒目的一栋,然而,称其为“店屋”并不贴切,这栋三层高的建筑有着独立的前院,称为排屋更为恰当。

尼路157号峇峇屋

福建籍土生华人家族

峇峇屋建于1895年,虽不知最初建造者为何人,可以确定的是,1910年成为黄永清的产业,当时这位黄敏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年仅15岁,其祖母Ang Cheng An Neo为他购置了这处产业,随后的70年间,黄家居住于此。

在新加坡传承六代的黄敏家族,第一代是黄敏(Wee Bin,1823~1868),自福建龙溪而来,赤手空拳打造出航运王国,成为人皆仰慕的富豪。他迎娶马六甲土生华人龚光传之女,育有一子一女。为了巩固家业,将爱女黄水霞(Wee Chwee Ha)下嫁给龙溪同乡、也是他的得力助手林和坂(Lim Ho Puah,1841~1914)。

黄敏45岁英年早逝,18岁的独子黄文德(Wee Boon Teck,1850~1888)在姐夫林和坂的协助下,积极扩展家族生意,参与社会事务。然而,黄文德于38岁仓促离世,留下13岁的独子黄祥达(Wee Siang Tat,1875~1901)。黄祥达在26岁之龄猝然而终,留下6岁的独子黄永清(Wee Eng Cheng,1895–1928)。不幸的是,黄永清也在33岁去世,留下独子黄赐福(Wee Seck Hock,1922~1972)年仅6岁。

黄敏家族五代单传,家族谱系简单,避免了析产的问题。然而,由于男丁的英年早逝,使得庞大的家族产业遭遇困顿,不得不于1911年收盘。可以推测,女性在黄敏家族担当重要角色,主持家务,直到男丁成年。对于这个五代单传的显赫家族,人丁兴旺与平安富贵是最大的期望,宅邸室内可见大量华族传统吉祥符号,特别是闽南建筑特有的装饰手法,令人好奇与其祖籍地龙溪的文化关联。

海峡华人家具。

图片来源:罗裕恒、翁嘉薇。

土生华人家庭生活

目前峇峇屋的格局为窄面宽大进深的一进两落,前后均有院子。建筑原为两层高,后加建第三层,新旧两部分的作法不同。加建部分室内外装饰均较为简单,屋顶采用V型瓦,原有建筑一层外檐则是琉璃筒瓦与滴水。

前院入口正中装饰尖券铸铁框,两侧矮墙各镶嵌四块绿釉花砖,地面铺设陶土地砖,中间为斜铺,两侧为平铺,以窄条花岗石板分隔。从前院踏上一级台阶,进入廊下空间,根据两侧残留的拱门痕迹推测,这里曾是联通的五脚基(five-foot-way)。

外檐装饰。

图片来源:罗裕恒、翁嘉薇。

主入口除设有实木通高门扇,外侧设有栅门,廊顶高悬黄家灯笼。接待厅是整栋建筑装饰最为精美之处,正面是华丽的透雕木屏风,遮蔽后部的私人空间。接待厅后沿天井设有木楼梯连接二楼,楼梯下部空间以泥塑与瓷砖围合,形成生动有趣的休息空间。

天井采用白色大理石铺地,一侧走道连接到祖厅,正中靠墙摆放着黄家神龛,前设长条餐桌与座椅,两侧墙壁开设壁龛,设有镶嵌玻璃的木门。1950年代,由于殖民政府强制开辟后巷,隔断了原有建筑后部的厨房,黄家因此增建厨房、厕所,以及螺旋楼梯。

接待厅内精美木雕。

图片来源:罗裕恒、翁嘉薇。

二楼前部以木板隔出一间房,室内除保留黄家珍贵的婚庆家具,还有大量古董家具及生活用品,展示当年土生华人的生活趣味。掀开地毯,可见地板上的两处孔洞,一处位于接待厅上,一处位于五脚基上,便于观测一层室内外活动。 二楼天井一侧是宽敞走道,沿墙摆设座椅。当年整栋建筑只有一间卧室,家人在地板上铺床垫睡觉,空间使用相当灵活。修复时在天井后部空间增加木隔板,围合出一间卧室,放置一套受赠的土生华人家具。

峇峇屋改造之后,墙上悬挂不少黄敏家族与陈祯禄家族的历史照片,以纪念这两个土生华人家族,有时不免令人混淆。室内也展示了大量土生华人喜爱的欧洲装饰用品,例如,巨幅墙镜、电唱机、摆件等等,显示出他们对于华族、巫族与西洋文化的多元喜好。

栅门。图片来源:罗裕恒、翁嘉薇。

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

1980年代黄家迁出尼路157号,老屋空置许久,黄赐福之子黄麟与Wee Sun欲将产业出让,又希望能留住家族记忆,一直在寻找适合的买家。2006年,陈祯禄爵士(Tun Dato Sri Sir Cheng-lock Tan,1883~1960)的女儿陈金蕊(Agnes Tan)决定向国大捐款四百万元以纪念其父亲,经多方接洽,这笔捐款用于尼路157号的购置、修复、研究等,并将其命名为“峇峇屋”,以展示土生华人的历史文化。

2007年,峇峇屋展开全面修复,得到新加坡土生华人社群的支持,黄麟兄弟出让原有家具,陈金蕊馈赠不少古董家具,加上其他土生华人的捐赠,不仅令建筑重获新生,室内也得以重现当年富裕土生华人的生活日常。

2008年9月峇峇屋完成修复对外开放,现为国大艺术中心管理,采取网上预约制度,限定参观人数,每批次最多13人,每人收费新币10元,指定成员免费。除了在特定时段提供中英文导览服务,参观者也可在指定时段预约自行参观。对于参观流量与行为的控制,使得室内展示没有栏杆与展柜的限制,每一处均有人员接待,随时回答参观者的问题,达到极佳的参观体验。

暴露砖墙展示修复过程。图片来源:罗裕恒、翁嘉薇。

虽然峇峇屋的建筑规模有限,为了促进空间再利用,将三层改造作为小型展览与研讨会使用,跟上社会变化与需求。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展开详细研究,于2016年出版介绍峇峇屋建筑、装饰与家具的书籍,并且加以售卖。

历史性建筑的保护,除了一次性投入大量经费进行修复,有效的活化再利用才能确保长期维护。国大峇峇屋依托大学管理及社会捐助,达到较高的修复水平,充分展现历史性民居建筑的特征与土生华人文化,修复后恰当地利用空间,通过严格的管理与积极的推广,带来持续性的收入,是值得借鉴的作法。

专题出版物,国大峇峇屋内有售。

原文题为

“国大峇峇屋”

刊登于《怡和世纪》

第41期 · 2019年10月,页20-21。

若要参观国大峇峇屋,请访问官网: https://babahouse.nus.edu.sg/

相关文章:

新加坡产官学研合作推出的展览:福建人的建筑!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