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2020年02月1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所幸留存一些店屋街區。然而,店屋大多只保留立面,室內任由業主改造,早已不是當年模樣,能夠原汁原味鎖住記憶的屈指可數,這是民居類歷史性建築保護的痛點——家族綿延幾代,共有產權人增加,各自理念不同,往往導致族產的出讓,接手的業主大多關注商業效益,老屋記憶在翻修後消失殆盡。

難能可貴的是,新加坡留存了一處較為完整的歷史性民居建築,是各種機緣巧合的結果,為世人留下一處生動展示土生華人家族生活的所在,也令人反思該如何有效地保護與再利用歷史性建築。

這棟保留建築就是國大峇峇屋(NUS BABA HOUSE),坐落在尼路(Neil Road)較為僻靜的一段,門牌編號157。外牆有著耀眼的藍色,遠觀是一排店屋中最醒目的一棟,然而,稱其為「店屋」並不貼切,這棟三層高的建築有著獨立的前院,稱為排屋更為恰當。

尼路157號峇峇屋

福建籍土生華人家族

峇峇屋建於1895年,雖不知最初建造者為何人,可以確定的是,1910年成為黃永清的產業,當時這位黃敏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年僅15歲,其祖母Ang Cheng An Neo為他購置了這處產業,隨後的70年間,黃家居住於此。

在新加坡傳承六代的黃敏家族,第一代是黃敏(Wee Bin,1823~1868),自福建龍溪而來,赤手空拳打造出航運王國,成為人皆仰慕的富豪。他迎娶馬六甲土生華人龔光傳之女,育有一子一女。為了鞏固家業,將愛女黃水霞(Wee Chwee Ha)下嫁給龍溪同鄉、也是他的得力助手林和坂(Lim Ho Puah,1841~1914)。

黃敏45歲英年早逝,18歲的獨子黃文德(Wee Boon Teck,1850~1888)在姐夫林和坂的協助下,積極擴展家族生意,參與社會事務。然而,黃文德於38歲倉促離世,留下13歲的獨子黃祥達(Wee Siang Tat,1875~1901)。黃祥達在26歲之齡猝然而終,留下6歲的獨子黃永清(Wee Eng Cheng,1895–1928)。不幸的是,黃永清也在33歲去世,留下獨子黃賜福(Wee Seck Hock,1922~1972)年僅6歲。

黃敏家族五代單傳,家族譜系簡單,避免了析產的問題。然而,由於男丁的英年早逝,使得龐大的家族產業遭遇困頓,不得不於1911年收盤。可以推測,女性在黃敏家族擔當重要角色,主持家務,直到男丁成年。對於這個五代單傳的顯赫家族,人丁興旺與平安富貴是最大的期望,宅邸室內可見大量華族傳統吉祥符號,特別是閩南建築特有的裝飾手法,令人好奇與其祖籍地龍溪的文化關聯。

海峽華人家具。

圖片來源:羅裕恆、翁嘉薇。

土生華人家庭生活

目前峇峇屋的格局為窄面寬大進深的一進兩落,前後均有院子。建築原為兩層高,後加建第三層,新舊兩部分的作法不同。加建部分室內外裝飾均較為簡單,屋頂採用V型瓦,原有建築一層外檐則是琉璃筒瓦與滴水。

前院入口正中裝飾尖券鑄鐵框,兩側矮牆各鑲嵌四塊綠釉花磚,地面鋪設陶土地磚,中間為斜鋪,兩側為平鋪,以窄條花崗石板分隔。從前院踏上一級台階,進入廊下空間,根據兩側殘留的拱門痕跡推測,這裡曾是聯通的五腳基(five-foot-way)。

外檐裝飾。

圖片來源:羅裕恆、翁嘉薇。

主入口除設有實木通高門扇,外側設有柵門,廊頂高懸黃家燈籠。接待廳是整棟建築裝飾最為精美之處,正面是華麗的透雕木屏風,遮蔽後部的私人空間。接待廳後沿天井設有木樓梯連接二樓,樓梯下部空間以泥塑與瓷磚圍合,形成生動有趣的休息空間。

天井採用白色大理石鋪地,一側走道連接到祖廳,正中靠牆擺放著黃家神龕,前設長條餐桌與座椅,兩側牆壁開設壁龕,設有鑲嵌玻璃的木門。1950年代,由於殖民政府強制開闢後巷,隔斷了原有建筑後部的廚房,黃家因此增建廚房、廁所,以及螺旋樓梯。

接待廳內精美木雕。

圖片來源:羅裕恆、翁嘉薇。

二樓前部以木板隔出一間房,室內除保留黃家珍貴的婚慶家具,還有大量古董家具及生活用品,展示當年土生華人的生活趣味。掀開地毯,可見地板上的兩處孔洞,一處位於接待廳上,一處位於五腳基上,便於觀測一層室內外活動。 二樓天井一側是寬敞走道,沿牆擺設座椅。當年整棟建築只有一間臥室,家人在地板上鋪床墊睡覺,空間使用相當靈活。修復時在天井後部空間增加木隔板,圍合出一間臥室,放置一套受贈的土生華人家具。

峇峇屋改造之後,牆上懸掛不少黃敏家族與陳禎祿家族的歷史照片,以紀念這兩個土生華人家族,有時不免令人混淆。室內也展示了大量土生華人喜愛的歐洲裝飾用品,例如,巨幅牆鏡、電唱機、擺件等等,顯示出他們對於華族、巫族與西洋文化的多元喜好。

柵門。圖片來源:羅裕恆、翁嘉薇。

民居的保護與再利用

1980年代黃家遷出尼路157號,老屋空置許久,黃賜福之子黃麟與Wee Sun欲將產業出讓,又希望能留住家族記憶,一直在尋找適合的買家。2006年,陳禎祿爵士(Tun Dato Sri Sir Cheng-lock Tan,1883~1960)的女兒陳金蕊(Agnes Tan)決定向國大捐款四百萬元以紀念其父親,經多方接洽,這筆捐款用於尼路157號的購置、修復、研究等,並將其命名為「峇峇屋」,以展示土生華人的歷史文化。

2007年,峇峇屋展開全面修復,得到新加坡土生華人社群的支持,黃麟兄弟出讓原有家具,陳金蕊饋贈不少古董家具,加上其他土生華人的捐贈,不僅令建築重獲新生,室內也得以重現當年富裕土生華人的生活日常。

2008年9月峇峇屋完成修復對外開放,現為國大藝術中心管理,採取網上預約制度,限定參觀人數,每批次最多13人,每人收費新幣10元,指定成員免費。除了在特定時段提供中英文導覽服務,參觀者也可在指定時段預約自行參觀。對於參觀流量與行為的控制,使得室內展示沒有欄杆與展櫃的限制,每一處均有人員接待,隨時回答參觀者的問題,達到極佳的參觀體驗。

暴露磚牆展示修復過程。圖片來源:羅裕恆、翁嘉薇。

雖然峇峇屋的建築規模有限,為了促進空間再利用,將三層改造作為小型展覽與研討會使用,跟上社會變化與需求。同時,組織專家學者展開詳細研究,於2016年出版介紹峇峇屋建築、裝飾與家具的書籍,並且加以售賣。

歷史性建築的保護,除了一次性投入大量經費進行修復,有效的活化再利用才能確保長期維護。國大峇峇屋依託大學管理及社會捐助,達到較高的修復水平,充分展現歷史性民居建築的特徵與土生華人文化,修復後恰當地利用空間,通過嚴格的管理與積極的推廣,帶來持續性的收入,是值得借鑑的作法。

專題出版物,國大峇峇屋內有售。

原文題為

「國大峇峇屋」

刊登於《怡和世紀》

第41期 · 2019年10月,頁20-21。

若要參觀國大峇峇屋,請訪問官網: https://babahouse.nus.edu.sg/

相關文章:

新加坡產官學研合作推出的展覽:福建人的建築!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