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简称EDB)透露,截至去年年底,新加坡全球投资者计划(GIP)的投资者已通过经批准的基金向新加坡公司投资了9亿5000万元。EDB在2022年6月宣布,已委任七家基金管理公司作为GIP的精选基金,这些投资者主要来自制造业、科技业和物流业。

图源:FACEBOOK
去年3月,新加坡提升了全球投资者计划的门槛,据市场人士透露,修订后的计划吸引了更多有意在新加坡扩大业务或建立区域总部的企业主申请。其中,大部分申请者来自中国,他们因地缘冲突而寻求在中立地区设立总部并进行投资,以拓展至其他市场。
Kennedys Law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李德龙表示,申请GIP的人数比以前增加了两到三倍。李德龙目前正在协助至少10家公司进行重组,这些公司计划将新加坡作为总部,以拓展区域乃至欧美市场,并寻求在海外上市。
中国企业家乐于通过GIP成立新加坡总部
精选基金公司Jungle Ventures的创办合伙人阿南德指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中国投资者对GIP基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者对此也表现出增加的兴趣。来自制造业和工业领域的投资者通常寻求分散投资组合,并扩展到科技领域,以跟上全球市场的趋势并把握科技发展的机会。
这些投资者的公司包括在A股、港股,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行业涵盖软件、科技和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半导体、制造业,跨境电商、物流和消费品等。

图源:FACEBOOK
Go Global Gem商业咨询公司总裁何家俊透露,GIP计划的门槛提高后,对于一些公司的掌舵人来说反而更加有利。这些公司原本就计划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研发团队,因此投资额容易达到计划要求的1000万元,尤其是上市公司。
何家俊表示:“企业主认为,无论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地缘冲突对贸易的影响一时半会都不会消减。”许多出海的中资企业处于敏感行业,因此选择在中立地点设立国际总部,也有企业因行业面临监管压力,如游戏、教育和web 3.0,也正寻求在新加坡设立总部以扩展海外市场。
修改后的GIP计划更具吸引力
根据2004年推出的GIP,外国人可以通过三种方案到新加坡投资,并获得永久居留身份。新修订的GIP申请条件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方案一规定申请人投资需至少1000万元(包括缴足资本)成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投资于正在运营的业务,而此前的规定是250万元。

图源:CNA
何家俊指出,虽然原先的投资额较低,但要求以个人名义投资,若通过公司名义,则需要更多的文书工作和处理时间来获得特别批准。计划修改后更为便利,对于计划设立总部和研发团队的公司来说,投资1000万元是合理的。
Dentons瑞德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刘家铭观察到,去年3月后,投资者对GIP的兴趣依然浓厚,最受欢迎的是方案一,但至少要聘请30名员工、包括至少15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要求对于不少企业来时是一个挑战,因为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一些行业可能不需要那么多员工。
Stephenson Hardwood律师事务所的主管律师李诣表示,修改后的GIP非常现代化,与政府的目标一致,全球都在寻求有实质内容、对社会带来贡献的投资,经发局对拥有创新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公司感兴趣,鼓励他们分享更多对新加坡的业务计划。
新加坡GIP投资计划最新细则
EDB的一位发言人表示,GIP旨在吸引能够为新加坡的商业和创新生态系统做出贡献的高素质全球投资者和企业主,并协助将他们的投资进一步转化。这与经发局的目标一致,即加强新加坡作为高增长公司和投资活动的亚洲重要节点的地位,发展现有和新兴行业。

图源:FACEBOOK
新加坡最新的全球投资者计划投资要求在2023年3月15日进行了重大调整。现在,GIP提供三种投资方案:
方案一:申请人需要投资至少1000万元新币(包括缴足资本)来成立新的商业实体或在已营运的业务中进行投资。此外,公司必须雇用至少30名员工,其中至少一半必须是新加坡公民,并且10名是新员工。
方案二:申请人须投资至少2500万元新币在新加坡GIP精选基金。
方案三:申请人必须在新加坡设立资产管理规模至少2亿元的单一家办,其中至少5000万元必须投资在四个类别,包括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许可的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符合资格的债务证券、在新加坡注册的经理人所发行的基金,以及注资在新加坡的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