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光耀管理新加坡的方法,离不开中英日三国影响

2023年06月20日   •   6498次阅读

今年是李光耀诞辰100周年。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 ,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新加坡建国总理,被誉为“新加坡国父”。2018年12月18日,李光耀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为纪念“李光耀诞辰100周年”,本号推出“百年光耀”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三结合”是中国在组织领导班子时常用的一句话:“老中青三结合”, 意思是领导班子中年龄结构,要有“老年”“中年”“青年”干部。 李光耀的“实用主义”也是“三结合”,主要就是吸取中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主义的优点,克服它们的缺点。 在新加坡,你不但能看到孔子像,也能看到莱佛士像、邓小平像,以及日本文化的公园——星和园……

图为新加坡市中心的莱佛士塑像

图为新加坡的日本文化公园--星和园

图为笔者与新加坡邓小平像合影

中国大陆是“反帝、反封建”,李光耀在新加坡是“仿帝、仿封建”。资本主义的法制社会、有法可依 ;封建社会的卑尊有序、克己复礼等等。只要对新加坡有用,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大家对新加坡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英国的制度这些方面比较了解,对学习日本的严格管理知道较少。

李光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了以德治国,防患于未然;从英国人身上学到了依法治国,按制度办事;从日本人身上学到了从严治国,如何利用权力,也就是“强制力”来落实各项制度,也可以理解为“三结合”的“实用主义”吧。 李光耀的 “三结合”的“实用主义”:

一、中国文化

二、英国制度

三、日本管理

一、中国文化 李光耀是华人,中华传统文化李光耀的影响根深蒂固。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对人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以德治国,防患于未然。 中国文化对李光耀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外“不选边站”

1.中庸之道--“不选边站”。李光耀把“不选边站”作为新加坡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不选边站”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影响的。

新加坡不仅仅是现在在中美之间“不选边站”,其实在多年前及许多地方,新加坡都是“不选边站”的。 A. 不在中美苏三个国家之间“选边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世界上三大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苏美是两个“超级大国”,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新加坡当时就面临“选边站”的问题,当时苏联的总理柯西金,对新加坡的港口为中国服务很有意见。李光耀对他说,新加坡的港口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服务,不但为中国服务,同时也为苏联服务,都一视同仁。当时新加坡与苏联的关系也很好,因为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苏联支持新加坡加入联合国,李光耀对苏联很是感谢。东盟个别国家曾经在中苏之间“选边站”,结果中南半岛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B. 不在台海两岸之间“选边站” ,台海两岸都是李光耀的好朋友。李光耀说:台湾是我的老朋友,大陆是我的好朋友。他一生访问台湾17次,访问大陆33次。他特别关心两岸统一的问题。君子成人之美,李光耀多次为两岸和平统一当“红娘”,促成在新加坡曾经举行“汪辜会谈、习马会见”等等。

C. 不在阿拉伯的穆斯林和以色列之间“选边站”。新加坡也不“选边站”,既是以色列的朋友,也是以色列的敌人阿拉伯的朋友。新加坡的周边国家以穆斯林为主,他竟然做到了和穆斯林及穆斯林的“敌人”都是“好朋友”。以和为贵 --新加坡做到了全世界没有一个“敌对国家”。

2. “不选边站”不等于没有原则

新加坡的“不选边站”具有新加坡的特点: 一是原则问题、大是大非的问题,要站在联合国的立场上。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国际法》是小国的生存根本保证,所以新加坡坚决维护对《国际法》的执行。如对发生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新加坡就明确支持乌克兰。因为俄罗斯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第二是新加坡利益放在第一位。新加坡“不选边站”,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允许美国驻军?这是新加坡安全的需要。李光耀认为,在这个“动荡敏感”的地区,没有美国的驻军,新加坡就没有“安全感”!美国的驻军等于是新加坡的“保镖”。李光耀曾经说过,为了亚太地区的平衡,美军不宜撤出该地区。

3. 记恩不记仇。新加坡曾经是英国和日本的殖民地,但是李光耀对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并没有“深仇大恨”,反而感谢英国,原谅日本。这主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记恩不记仇,冤家宜解不宜结。“记恩”大家都是“朋友”;“记仇”大家都成为了“敌人”。记恩者得恩;记仇者得仇。 由于“记恩不记仇”,新加坡的发展,得到了英国和日本的极大帮助,成为“四小龙”。

其实,这一点日本也是如此,二战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对手,日军大部分是被美军消灭的,中国战场打了14年,只消灭50多万日军,而太平洋战争,只打3年,美军就消灭了150多万日军。特别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及对日本本土的大肆轰炸,杀死了大量的日本人。而日本人也是 “记恩不记仇”,不计前嫌接受美国的帮助扶持,使经济迅速发展。 目前,新加坡和日本,多次是全世界免签证国家第一;也是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对内“ 以德治国” 说到新加坡,人们都对它的花园城市,高效的管理和良好的秩序赞赏不已。但是维护国家秩序,仅仅靠严刑峻法的是根本不够的。上医治未病,教育人民遵纪守法才是”上策“,再多的法律,对于遵纪守法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只是对违法乱纪的人有震慑作用。

1.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1967年,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冲击。尼克森访问新加坡,尼克森问李光耀:“中国发生了什么?”李光耀对尼克森说:“中国在镶嵌著旧中国画的瓷砖上涂水彩,现在看上去都是水彩的颜色,但是经过时间的风雨洗刷之后,凸显的仍然是瓷砖的底色,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光彩。

李光耀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一定要把基本的价值观和信仰全部抛弃。看看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保留勤俭、刻苦的传统价值观,强调注重学问知识,效忠家庭和国家,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因为有了这些儒家价值观,才有社会的凝聚力、高储蓄、高投资,进而带来生产力的高增长。”

在新加坡,无处不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教育。一个几百平方公里小岛,竟然有264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庙宇,26座公共图书馆和数不清的“组屋图书馆”,中国文化的公园——裕华园,遍布各个社区的民众俱乐部,几百所学校,虽然通用是英语,但是,说华语也是“通行无阻”,被一些人称之为“第三个中国”。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老吾老幼吾幼”使人们充满爱心;“礼义仁智信”构建了一个文明礼貌诚信的和谐社会。

如果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比较一下。一个城市的街道、特别是道路交通,最能反映城市的社会秩序、文明水准和政府管理水平的。

笔者在新加坡居住多年,居然没有看到过一个交通警察!更谈不上协警和交通管理员了,普通警察也是极少看到。但是马路上人来车往各行其道,堵车及车祸极少。

新加坡的警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清闲的岗位。新加坡的城市的公用设施,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新加坡也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女孩夜里12点没有回家,家长一点都不担心,公共汽车上,女士的包包拉链没有拉上,不用担心小偷,有的商店还专门设有免费商品的柜台……

在曼谷、胡志明市和雅加达市,摩托车像蝗虫一样在街上飞奔,人们不守交通规则,无论是汽车、摩托车还是行人,有的地方也没有红绿灯,有的地方没有斑马线,你要规矩一点就过不了马路,会感到路上充满危险。还有脏乱的街道和店铺,乱要价的买卖,乱索费的管理人员。还有城市交通设计的混乱,像曼谷市不是地铁而是地上铁道(又粗又笨)直贯市中心大道,使城市充满嘈杂、混乱。但是,新加坡,总有一种从混乱回到秩序,从嘈杂回到安宁,有回到花园的感觉。

在新加坡的街头, 很少听到汽车鸣喇叭,而一遇到行人,基本上都是机动车司机耐心等候行人过马路…… 只要看到有人遇到困难,马上就会有人伸出援手。基本上没有小偷小摸,打架闹事,群体上访,游行示威等等现象。再现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极少出现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景象。

“强权政治”虽然可以使人民惧怕法律,但不可能使人民信赖尊重政府;不可能出现助人为乐,大家都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可能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景象。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做到。

新加坡政府的廉洁还在于它经过几十年的国民教育,公民具有良好的素质,已经建立起廉政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文化:人们把贪污受贿的公职人员看成社会公敌。加上新加坡是个法治社会,人们都自觉地依法律规则办事, 而不会首先想到去打通关系。所以,靠行贿办事在新加坡自然就很少。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公民的文明教育,而且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因素,光是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秩序,使社会充满活力。

2. 克服传统文化“不足”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李光耀并非都是一味地继承,对一些不好的东西,也是坚决反对的。如封建社会的“终身制、家天下”“刑不上大夫、官官相护 ”等等。不少人误解新加坡是“李家坡家天下”。

其实,李光耀在67岁就主动退居二线,他推荐的是陈庆炎来接班,内阁多数人不同意,多数人推荐吴作栋接班。李光耀尊重大家的意见:吴作栋接班。 1995年,新加坡发生“房产折扣风波”。时任总理吴作栋下令调查涉及李光耀的两处房产。事情的经过是:李光耀的妻子和儿子购买了两处房产,开发商按照惯例给小部分客户一定的折扣,这两处房产因此享受了100万元的折扣。由于开发商是上市公司,有人向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举报。时任总理吴作栋,下令调查涉及李光耀的两处房产。调查后,公开了房产的价格与折扣,没有发现违法现象。

事后,李光耀将此事提交国会讨论,反对党议员也表示折扣没有问题。李光耀告诉国会,政府对他本人展开调查,证明我国的法律制度是公正有效的,这件事证明,任何人都不能贪赃枉法。

二、英国制度 以法治国

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岛,使新加坡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在独立建国后,为莱佛士塑像,以此纪念他为新加坡开埠的功劳。

2019年,新加坡隆重纪念开埠200周年,并且尊称莱佛士为新加坡第一个“国父”,李光耀为第二个“国父”。

李光耀虽然是华人,但从小新加坡就“抱给”英国了。1923年,他出生在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后来又到英国留学。 可以说,新加坡是在英国人的“抚养”下长大的。所以现在的新加坡,到处都有英国人留下的痕迹。许多地方、单位都是以英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如莱佛士城,莱佛士学院,莱佛士饭店;伊丽莎白学校,女皇镇等等。

1. 首先从制度上来说,李光耀沿用了是英国的制度,新加坡现在还是英联邦的成员,通用语是英语。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