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24年不卖酒只卖歌,捧出众多新加坡歌手,新加坡最后一家民歌餐厅这个星期天熄灯

2021年05月14日   •   12万次阅读

“看那音乐的力量,照亮你心房,感谢这力量,一起来开创,把世界变更美好,更灿烂……”

这首《音乐的力量》是爱琴海民歌餐厅老板梁定花送给爱琴海的歌手、乐手、工作人员、曾到访和曾帮助爱琴海的朋友的告别礼,借着歌曲表达谢意。

下个星期天(16日),梁定花将带领爱琴海歌手演唱这首歌曲,随着歌声落幕,爱琴海也将结业。

爱琴海将在下个星期天结业。

爱琴海是本地仅存的民歌餐厅,即将在经营24年后拉下帷幕,也为本地民歌餐厅文化画上句点。

昏暗的民歌餐厅,响起吉他和键盘声,几名年轻歌手在小小的舞台上,唱着你我熟悉的中文歌曲。坐在台下的观众一边喝着饮料,一边静静听歌;青春的回忆,被跳跃的音符敲醒。这是民歌餐厅独有的景象。

上民歌餐厅听歌,是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活动,但随着娱乐形式和消费形态改变,民歌餐厅日渐凋零。

民歌餐厅培养了独有的听歌文化,也栽培了不少本地音乐人。在这道独特的风景消失之前,让“木船”“弹唱人”“爱琴海”这三家民歌餐厅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走一趟民歌餐厅的兴衰。爱琴海歌手和老顾客也诉说他们的不舍。

有好音乐与歌手再启航

木船

本地第一家民歌餐厅

首个把泡泡茶引进本地的业者

去年因冠病疫情结束营业

“木船”是本地第一家民歌餐厅,1993年开张,这20多年来多次搬迁,最后落户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但去年因冠病疫情结束营业。

木船是本地第一家民歌餐厅,1993年在阿波罗中心开始营业。(木船提供)

当年经营木船,老板董劲廷(52岁)回忆:“是一个十分钟,改变了我的命运。”她年轻时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工作,有一次到台湾出差经过一家餐厅,听到有人在唱歌,好奇进去看。

“我推开门,看到一个男生在弹吉他唱歌,那一幕让我很激动,因为在印尼很难听到华语歌。上洗手间回来,唱歌的男生不见了,侍应生说要一小时后再演唱,但我有事无法留下。我在餐厅只逗留十分钟,但当时就想:为什么新加坡没有这样的地方?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听歌、唱歌,而且不抽烟不喝酒。”

经营木船民歌餐厅20多年,董劲廷相信只要有好的音乐和歌手,民歌餐厅可以再办。(木船提供)

那时候董劲廷工作遇到瓶颈,于是决定回新,并开启她的民歌餐厅计划。她笑说没有人明白她要做什么,以为她要开卡拉OK。“但我很自信,也清楚自己要什么。很多人跟我说不卖酒,三个月就倒闭,但我坚持卖泡泡茶,我是第一个把泡泡茶引进本地的,还用歌名取名,‘吻别’泡泡茶卖得最好。”

木船在阿波罗中心(Apollo Centre)开始营业,董劲廷说:“很多人来到木船时跟我说,‘我找这样一个地方找了很久’。”当时每天爆满,许多海外歌手来新宣传也到木船演唱,有黄舒骏、周华健、张雨生、张惠妹、蔡依林等。

木船民歌餐厅去年因冠病疫情而结束营业。(木船提供)

木船的成功让民歌餐厅像雨后春笋般冒现,有爱琴海、一泡而红、50年代、木吉他、老地方、Unplugged等。

董劲廷一直给歌手灌输一个观念:“木船不是发明星梦的地方,它是让单纯喜欢唱歌的人业余唱唱歌,认识朋友的地方;把书读好,把家顾好,才能追求这个兴趣。”

谈起木船的歌手和乐手,她一脸骄傲。“我们的乐手曾为周华健和刘德华伴奏,他们很多后来开了音乐学校。蔡淳佳、永邦、黄碧燕(现改名为黄晶岩),出道前是我们的歌手。”她欣慰地说:”看到乐手和歌手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就是我的动力;我的人生精彩,是因为这些人。”

许多歌手曾在木船办活动。(木船提供)

越来越少人到民歌餐厅听歌,董劲廷分析几个因素:“观众要求越来越高,要看有经验的表演者。我们的歌手有旧有新,有些新人唱得不够好,我愿意花时间培训,也给他们表演机会吸取经验,但观众不愿意看。现在也有更多听歌管道,而且大多免费。”她也提到餐厅吸引歌手的问题:“现在喜欢唱歌的,把歌放到YouTube或抖音,可能冲到几亿的点阅,这是民歌餐厅做不到的。”

木船虽然结束了营业,但董劲廷不气馁:“有没有店不重要,人,才是关键。疫情期间,我们做了线上和校园演出,这方面会继续。疫情之后或许会再开店,我相信只要有好的音乐和歌手,还是可以的。”

希望每年做一次大型演出

爱琴海

本地最后一家民歌餐厅

5月16日结束营业

将继续做线上、户外和校园演出

梁定花(54岁)和一群好友2000年接手当时位于滨海广场的“爱琴海”,梁定花说:“那时候爱琴海做了三年,我听说要关了,就召集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朋友接手,那个环境是我们要的。”

因为商场装修,爱琴海从三楼搬到二楼,多年后商场又翻新,爱琴海被迫搬迁。梁定花说:“其实那时候打算结业,但歌手都不舍,后来我找到加冷道的Aperia Mall,2014年搬过来,直到现在。但这个商场也做了两次大装修,影响人流。每一次搬迁花不少装修费,也流失客人,我没有多余资金做宣传,搬迁后很多客人以为我们关了。”

24年来不卖酒,这是梁定花的坚持。“我要的是一个纯净的听歌地方,大家来这里是欣赏演出,这是对歌手和乐手的尊重。”

这里的基本消费是一杯饮料十多元,梁定花这么多年也没涨价。她认为一般大众觉得非酒类饮料十多元不便宜,却没有把“听歌”这个“娱乐消费”计算在内,她也难涨价。

以新谣为背景的本地电视剧《起飞》2015年到爱琴海拍摄,带动了人流,但只是短暂性,梁定花试过一整天没有客人。她从餐饮着手,看中Aperia Mall附近有不少办公楼,开始卖午餐。

撑了21年,梁定花告诉自己,是时候放下了。(龙国雄摄)

去年冠病疫情暴发后,爱琴海自3月取消了现场演出,生意一落千丈,后来经过申请,终于在11月底恢复现场表演。餐厅分用餐和表演两个时段,晚餐时间结束后才能开始演出,从晚上8时15分到10时,演出期间客人不能用餐喝水,也必须戴口罩。梁定花叹:“很多客人不习惯。”

不卖酒不涨价,租金和各种成本却在提高,客人则越来越少,梁定花透露这10年几乎都在亏损,靠储蓄和贷款撑下去。一直不愿放弃,她解释:“我太热爱音乐,拿得起放不下。对歌手也有责任感,还有作为最后一家民歌餐厅,有使命感。”歌手的成长和成就是她的一大动力,蔡礼莲、梦fm(前称“梦飞船”)、“麦克疯”(MICappella)团长黄烈传,都曾是爱琴海歌手。

顾客用手机记录在爱琴海的最后回忆。

这次疫情让梁定花看清一些事情。

“现在音乐人都在线上免费演唱,就更少人来现场听歌。很多Pub也开始唱中文歌曲,又可以喝酒聊天,年轻人比较喜欢。趁著租约将满,我跟自己说,是时候放下了。心很痛,但想想,卸下之前还可以做现场演出,让一些人来感受,我没有遗憾了。”

梁定花形容这21年坚守爱琴海的心境:“苦,但不后悔。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如《音乐的力量》歌词“换上了翅膀,在宇宙翱翔”,餐厅的结业不代表爱琴海的结束,梁定花分享:“我们会做线上和户外演出,也会继续到学校办新谣说唱会;实际的地方不在了,但传承新谣的精神不变。”

明年是爱琴海成立25周年,梁定花希望办一场演唱会,也期盼接下来每年能做一次大型演出,就像弹唱人的“明天”系列新谣演唱会。

梁定花也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她曾是新谣小组“交叉点音乐实验室”成员,写了不少歌曲,要为自己的创作做个合集。她感慨:“这是要为自己做的事,拖了21年,终于可以开始做了。”

歌手与观众话民歌餐厅

前驻唱歌手忆当年

林倛玉和刘晋旭十几岁就在各家民歌餐厅演唱,包括木船、爱琴海、木吉他、一泡而红。后来两人和苏梽诚组“梦飞船”,三人在爱琴海演出一个月培养默契,之后正式出道。

林倛玉(右)曾为郑中基伴奏。(受访者提供)

林倛玉和刘晋旭难忘“跑场”的日子。刘晋旭回忆:“我们试过一天跑四家,有三家在丹戎巴葛,真的是‘跑’场,唱完再搭车去世界贸易中心另一家。有观众是特地来看我们的,所以跟着我们跑场,很好玩。”

驻唱的日子让林倛玉获益许多。“民歌餐厅是我练习键盘和吉他很好的地方,也学习面对观众。还有遇到很多人,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跟音乐圈的朋友交流也让自己进步许多,这些对我的音乐事业都有帮助。”

两人分享歌手到民歌餐厅宣传时合作的经验。林倛玉曾与莫文蔚合唱《广岛之恋》,他笑说:“莫文蔚很坏,知道我喜欢她,就一直跟我放电,害我唱错弹错。”刘晋旭难忘与张惠妹合唱《最爱的人伤我最深》:“我唱不到张雨生的Key,阿妹竟主动降Key。”

刘晋旭(右)难忘与张惠妹合唱。(受访者提供)

民歌餐厅即将终结,两人都很感慨。刘晋旭说:“民歌餐厅是后新谣时代培育音乐人的摇篮。我们对音乐满腔热忱,在那里挥霍青春,回想自己和朋友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情感上很不舍,但实际上能理解。定花撑了20多年,已经非常了不起。”

爱琴海歌手说告别

吴奚魅(41岁)和杨杰豪(41岁)在爱琴海唱了14年,吴奚魅受访当天带了以前观众写的点歌单和卡片,她说:“这里让我最感动的是观众。记得有一晚满场,有人点《小幸运》,我唱到一半呛到口水,正觉得好丢脸,没想到观众帮我唱完整首歌,还高喊‘没关系’。”

吴奚魅(左起)、高崇唐和杨杰豪,感谢爱琴海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表演平台。

杨杰豪说:“一些忠实观众能感受到你‘不一样’。有一次我唱到哽咽,有观众在点歌单上写下‘你心情还好吗?’我何德何能得到他们的关心。”

吴奚魅喜欢和观众“互相扶持”的关系:“我们须要观众的注意,观众也希望从我们的歌声中得到安慰。”

1/2
下一页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