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逛街,突然发现新加坡的奶茶店的菜单开始有营养标签了。

图源:我的皮在痒
新加坡政府要求从2022年12月30日起,在售包装饮料印上营养等级标签。
根据含糖及饱和脂肪量的占比,分为A、B、C或D四个等级,让消费者能在购买时更好识别健康饮品。

标签有两个部分,饱和脂肪量分为ABCD,后面百分比为含糖量。
A级最健康;D级最不健康。被列为C或D级的饮料须在包装的正面展示等级标签,D级含糖饮料不准打广告。较健康的A级和B级饮料,厂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印等级标签。

新加坡的这番良苦用心,是因为新加坡糖尿病患者超过40万人,在发达国家名列第二。而且新加坡每年平均1200名糖尿病患者必须截肢,可能是全世界最严重的。
炎热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决定了新加坡人对“糖”的偏爱。
新加坡人有多爱吃糖?奶茶、咖啡、milo......连吃印度煎饼,都爱配白砂糖!

由于新加坡的住宅建筑没有烟道,小贩中心、食阁等地也有各种美食,大部分人干脆选择在外面解决三餐,每天吸收高油高糖的食物,不仅肥胖,还损伤胶原蛋白,导致衰老,并患上糖尿病。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曾如此描述对糖尿病的担心:“正因为很多人不把糖尿病当一回事,它今天才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新加坡人的糖尿病日益严重,10%的民众有糖尿病,其中有17%的糖尿病患者是马来族,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几乎是糖尿病世界冠军!”
新加坡政府为大家的健康也操碎了心!
眼哥又去超市逛了一圈,小小的 “红绿灯”标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很多平时会喝的饮料,含糖量惊人!
D级:每100毫升糖分超过10克
红牛作为许多人的加班燃料,竟然是D级。本来提神醒脑,这下给身体又增加了多少无形的负荷。

功能性饮料含糖量真的很高,双刃剑实锤了。

平日里经常买给孩子喝的益多酸奶,竟然被挂上红牌。

这款明治牛奶,号称日本第一畅销巴氏杀菌奶,虽然含糖量是0%,但脂肪含量很高。

这位就不惊讶了,完全意料之内。

很多小孩都喜欢这款苹果味气泡水,家长一定要注意购买低糖版的。

C级:每100毫升所含糖分在5克至10克之间
很多饮料打着健康选择的包装,实际上却是高糖擦边球,黄牌警告!
如果想喝果蔬饮,比起买饮料,还是自己在家鲜榨更健康。

这是新加坡本地鲜奶的经典品牌了吧,也是黄牌。

前段时间超级火的巧克力燕麦奶,就算是全素饮品,也逃不过黄牌的命运。

所以买饮品也不能“以貌取人”,被包装误导。为了全家的健康,一定要多看营养标签。

很多新加坡感冒时都会买椰子水来喝,虽然解热,但同样是黄牌。

同样作为功能性饮料,运动饮料的糖分还相对低一些。

新加坡很多国名饮料,也全是黄牌......
POKKA柠檬茶简直是家中必备的饮料,含糖量也不低。

利宾纳果汁,也是很多小孩爱喝的。

经典的玫瑰露,很多老人会嘴馋爱喝,得多注意了。

星巴克的卡布奇诺!可可粉和牛奶的搭配,果然藏了很多糖。

B级:每100毫升所含糖分在1克至5克之间
意想不到的B级标签!红牛原来也有少糖版本的。

零糖版本的绿标,看着就安心多了。

又一款国民饮料!皆大欢喜,Milo竟然是安全的B级,这下可以敞开喝了。

高钙版本也是B级,看得出来Milo真的有在为受众群的健康思考。

A级:每100毫升所含糖分低于1克
在超市寻觅半天,才找到几款A级健康饮品。
看来只有无糖,才能做到“优等生”级别,下次就冰箱就囤它吧!

被网友评为“最难喝”的白花蛇草水,也坐上了A级健康饮品的宝座,真是良“药”苦口呢......

中国饮料糖分盘点
在新加坡也能买到很多中国的饮料,一些大家经常喝的竟然都糖分超标。。
这款酸奶是多少人的心头爱?没想到是D级......

这款功能饮料也是D级。

之前被中国网友大赞“好喝到会上瘾”的柠檬茶,也逃不过红牌标签~

这两瓶烧烤火锅必备的解腻冰饮,下次吃饭要注意选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