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逛街,突然發現新加坡的奶茶店的菜單開始有營養標籤了。

圖源:我的皮在癢
新加坡政府要求從2022年12月30日起,在售包裝飲料印上營養等級標籤。
根據含糖及飽和脂肪量的占比,分為A、B、C或D四個等級,讓消費者能在購買時更好識別健康飲品。

標籤有兩個部分,飽和脂肪量分為ABCD,後面百分比為含糖量。
A級最健康;D級最不健康。被列為C或D級的飲料須在包裝的正面展示等級標籤,D級含糖飲料不准打廣告。較健康的A級和B級飲料,廠家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印等級標籤。

新加坡的這番良苦用心,是因為新加坡糖尿病患者超過40萬人,在已開發國家名列第二。而且新加坡每年平均1200名糖尿病患者必須截肢,可能是全世界最嚴重的。
炎熱的氣候和飲食習慣,決定了新加坡人對「糖」的偏愛。
新加坡人有多愛吃糖?奶茶、咖啡、milo......連吃印度煎餅,都愛配白砂糖!

由於新加坡的住宅建築沒有煙道,小販中心、食閣等地也有各種美食,大部分人乾脆選擇在外面解決三餐,每天吸收高油高糖的食物,不僅肥胖,還損傷膠原蛋白,導致衰老,並患上糖尿病。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曾如此描述對糖尿病的擔心:「正因為很多人不把糖尿病當一回事,它今天才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新加坡人的糖尿病日益嚴重,10%的民眾有糖尿病,其中有17%的糖尿病患者是馬來族,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新加坡幾乎是糖尿病世界冠軍!」
新加坡政府為大家的健康也操碎了心!
眼哥又去超市逛了一圈,小小的 「紅綠燈」標籤,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很多平時會喝的飲料,含糖量驚人!
D級:每100毫升糖分超過10克
紅牛作為許多人的加班燃料,竟然是D級。本來提神醒腦,這下給身體又增加了多少無形的負荷。

功能性飲料含糖量真的很高,雙刃劍實錘了。

平日裡經常買給孩子喝的益多酸奶,竟然被掛上紅牌。

這款明治牛奶,號稱日本第一暢銷巴氏殺菌奶,雖然含糖量是0%,但脂肪含量很高。

這位就不驚訝了,完全意料之內。

很多小孩都喜歡這款蘋果味氣泡水,家長一定要注意購買低糖版的。

C級:每100毫升所含糖分在5克至10克之間
很多飲料打著健康選擇的包裝,實際上卻是高糖擦邊球,黃牌警告!
如果想喝果蔬飲,比起買飲料,還是自己在家鮮榨更健康。

這是新加坡本地鮮奶的經典品牌了吧,也是黃牌。

前段時間超級火的巧克力燕麥奶,就算是全素飲品,也逃不過黃牌的命運。

所以買飲品也不能「以貌取人」,被包裝誤導。為了全家的健康,一定要多看營養標籤。

很多新加坡感冒時都會買椰子水來喝,雖然解熱,但同樣是黃牌。

同樣作為功能性飲料,運動飲料的糖分還相對低一些。

新加坡很多國名飲料,也全是黃牌......
POKKA檸檬茶簡直是家中必備的飲料,含糖量也不低。

利賓納果汁,也是很多小孩愛喝的。

經典的玫瑰露,很多老人會嘴饞愛喝,得多注意了。

星巴克的卡布奇諾!可可粉和牛奶的搭配,果然藏了很多糖。

B級:每100毫升所含糖分在1克至5克之間
意想不到的B級標籤!紅牛原來也有少糖版本的。

零糖版本的綠標,看著就安心多了。

又一款國民飲料!皆大歡喜,Milo竟然是安全的B級,這下可以敞開喝了。

高鈣版本也是B級,看得出來Milo真的有在為受眾群的健康思考。

A級:每100毫升所含糖分低於1克
在超市尋覓半天,才找到幾款A級健康飲品。
看來只有無糖,才能做到「優等生」級別,下次就冰箱就囤它吧!

被網友評為「最難喝」的白花蛇草水,也坐上了A級健康飲品的寶座,真是良「藥」苦口呢......

中國飲料糖分盤點
在新加坡也能買到很多中國的飲料,一些大家經常喝的竟然都糖分超標。。
這款酸奶是多少人的心頭愛?沒想到是D級......

這款功能飲料也是D級。

之前被中國網友大讚「好喝到會上癮」的檸檬茶,也逃不過紅牌標籤~

這兩瓶燒烤火鍋必備的解膩冰飲,下次吃飯要注意選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