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为何又采取低福利政策

2020年08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为何又采取低福利政策?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属于东南亚,是国土面积占地不大的一个岛国。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据2017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临马六甲海峡,是亚洲到大洋洲的"十字路口",为亚、欧、澳、非四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 新加坡有"花园之国"的美称。新加坡是国家、首都、城市、岛屿的统一体,新加坡离赤道仅百余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潮湿,温差变化不大,"全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很多去过这个国家旅游过的游客对新加坡的最大印象是:新加坡特别干净整洁!新加坡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去过的游客大都反映街上是找不到任何垃圾的,最让人惊讶的是,据说这个城市国家仅仅只有100名左右的清洁工。

据相关数据,2017年的新加坡GDP就高达32389.07亿美元。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达到6万多美元,新加坡的人均GDP超过美国,并且曾是国内的5倍左右。

2014年,新加坡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大约在55150美元左右,世界排名第七位,2015年新加坡的国民总收入在世界排名同样是第七位。后面几年,新加坡的国民总收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排名一直都是全球前十位。

在新加坡正常工薪阶层年收入大约是35,000新元,同时也是新加坡大学生毕业的起步薪资,这个工资水平相当于新加坡平均收入的66%左右,和世界水平相比高出了很大一截。

新加坡一般的大公司职员的年收入大约在53,196新元上下(大约近27万人民币),因此,新加坡国民收入的平均比率是较高,但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对比较均衡。贫富差距基本上也相对比较小,因此,新加坡国家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往往比较靠前。

新加坡的航空业非常发达。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Skytrax正式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最佳机场奖的排行,新加坡樟宜机场位列全球第一,实现“七连冠”。

新加坡福利政策丰富并且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项福利都透露出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

比如在住房方面:新加坡的组屋政策闻名于世,新加坡的组屋实际上就是政府出资建造的商品房,但住房是不以营利赚钱为目的,并且商品房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这样让很多普通公民都能买得起房子,而不是面对天价房“望房兴叹”,但购买者必须拥有新加坡的国籍。

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实施“低收入者购买住房”计划,政府希望绝大多数公民拥有自己的房产。由于新加坡有85%的房产是政府建造的,几乎所有最低收入的人都拥有集体住房。

新加坡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采用直接补贴,收入越低,津贴越高。永久居民不允许申请新住房,但他们可以购买二手房然后在市场上转售。假如外国人在新加坡成为永久居民后,购买二手房转售市场需要等待三年(相当于国内的限售),但不能享受政府购房补贴。

在公积金方面,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全球著名的中央公积金政策,这是由政府出台的强制储蓄政策,它要求国民将自己的钱按一定比例存入中央公积金以进行资产扩展。

与国内的住房公积金不同,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不仅可以用于购买住房,还可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和养老金。

由于公积金的存在,大大地保证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新加坡政府规定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公积金由员工自行缴纳,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六由雇佣者承担,为了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新加坡政策规定月收入低于五百新币的员工可以不用缴纳公积金。

同时,为了保障高收入人群的财政空间,新加坡政府也规定了月工资超过5千新币的员工可按五千计算。我国的公积金政策就是借鉴了新加坡的模式。

新加坡的医疗服务方面被评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六。新加坡拥有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医疗保健体系,新加坡及时引进世界高端医疗设备技术,国家每年在医疗设备更新上投入的金额非常巨大,如今的新加坡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新加坡医疗总费用中,个人自付比例占了60%以上,原因是新加坡政府采取的"保健储蓄"政策。

"保健储蓄"意思是:为住院,为未来,为老年,为疾病风险积累资金。

储蓄账户只限于支付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储蓄账户可以一家三代(父母,夫妻,子女)共同使用,而住院费用由国家补贴、个人医疗账户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而不是全额由个人账户支付。

持有新加坡PR身份(PR=Permenent Resident永久居民)就医可享受各种政府医疗补贴和优惠。

(新加坡公民即Singapore Citizen,简称为SC,SC持新加坡护照,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新加坡永久居民即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简称SPR,俗称“新加坡绿卡”,一般移民过去的首先是获得的SPR身份。)

新加坡公民的孩子在接种某些疫苗后得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其中一些疫苗甚至是免费的。永久居民也享受津贴,但接种疫苗的成本高于新加坡公民,例如,卡介苗对新加坡公民是免费的,但对于国民健康集团的永久居民,二次疫苗的价格是17.5元。

在国民保健集团综合门诊中,新加坡公民普通门诊费用为10.7元,新加坡永久居民门诊费用为34元。

在新加坡信合综合诊所,新加坡公民的门诊费是10.5元,而永久居民的门诊费是17.5元;

新加坡公民享受专科门诊医疗补助的50%和永久居民医疗补助的30%。新加坡公民享受政府最高80%的c级病房补贴,永久居民享受60%的c级病房补贴;居住在B2级病房的新加坡公民的津贴为65%;永久居民获得45%的津贴。

新加坡实行的是全民免费义务教育。新加坡永久居民缴纳的学费仅为外国学生缴纳学费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新加坡申请公立学校将优先考虑公民,其次是永久居民,最后才是国际学生。新加坡的公立学校是根据名额和学生的成绩来分配的,所以学生不能选择学校。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质量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拥有世界公认的、极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出色的教学质量、世界领先教育水平。

很多英美澳高校都在新加坡设有分校,其中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分别为第11,第15名,排名亚洲第一。新加坡在全球素有留学的“黄金跳板”美誉,因为在新加坡学习1-2年后,留学生可转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深造。

新加坡是世界上极少数积极采取英文和母语的双语国家。新加坡采取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而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等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

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同时接受到英式教育和东方传统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成为精通双语的人才,而且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新加坡的双语环境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替代的,因为新加坡百分之七十是华人,具有独特的中英文双语环境,所以,英文无法准确表达想法的时,可以通过中文去进行帮助,因此,沟通起来更加便捷准确。

新加坡社会治安良好,教育水平领先全球,这得益于新加坡对于教育的大力投资。

新加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国际评测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新加坡学生不仅在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测试中几乎年年排名第一,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在数学能力、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三方面也都名列前茅。

新加坡教育政策近乎完美,高度体现公平,而且新加坡各地教育水平几乎一完全致,并且学费也较为统一。小学每月的学费为13新币(约合人民币65.78元,1新加坡币=5.06人民币);公立中学的学费为每月22新币。

新加坡公平的教育政策,给新加坡学生创造了健康的学习环境,英雄不问出处,不拼爹、不拼家庭、不拼背景、只拼努力,人人都可成为栋梁之才。

新加坡小学采取的是半天上课,作业很少,因此压力相对也少。新加坡重视及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除了学习正常的知识,还进行实用教育、道德教育、公共知识教育,尤其特别重视双语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天赋和个人兴趣。新加坡沿袭的是英联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都与欧美国家同步。

新加坡院校专业设置会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新加坡培养人才的办学理念具有前瞻性思维,非常注重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能力,尤其是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市场超前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新加坡政府在教育上是舍得花钱的。每年都会拿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4%经费投入教育事业。

新加坡历来以办学认真,卓越的学术成就享誉全球。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加坡之所以教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和新加坡政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的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培育,不仅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让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培养、良性发展,而且新加坡教育更加注重基本价值观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品格和公民素质的教育。

新加坡被称为是全球最适合儿童成长的国家。据国际非政府组织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发布的2019年度《童年终结数据》,新加坡在全球176个国家中脱颖而出,蝉联全球最适合儿童成长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分1000分中,新加坡获得了989的高分。

新加坡的失学率达到惊人的0.1%,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新加坡在分类的医疗保障、教育、营养供给和儿童权益保护四个方面,新加坡都表现得尤为突出。

1/2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